摘要:就这样每个星期偷一点,一直持续了大约一年时间,绝大部分的图纸都已经成功运走了,最后一批图纸在机场装运时被发现端倪,顺藤摸瓜查出了这件“惊天大盗”案件,然而以色列已经得到了大部分图纸,基本掌握了“幻影”5战斗机的整体技术。即便是在苏泽尔公司内部,能够接触到全面技术图纸的人也只是少数,“摩萨德”特工将目标锁定为工程师阿尔弗雷德·弗朗克内希特,他作为公司的高级职员,主要工作是监督战机的生产,是有机会接触所有图纸的。

以色列“摩萨德”被称为世界四大情报机构之一,擅长执行一些高难度的特种任务,总能找到突破口解决问题。大约50年前,“摩萨德”的特工们就用蚂蚁搬家的方式,用一年的时间偷走了一火车皮的战斗机图纸。

空军的危机

60年代的以色列空军,大量装备了法制“幻影”系列战斗机,这些战斗机在著名的“6日战争”中,将周边敌对国家打得很惨。尽管战斗胜利,不过随之而来的是法国对以色列进行的全面武器禁运。

以色列虽然现在技术实力不低,但是在当时,在先进战斗机技术方面并不擅长。当法国方面的军售断绝之后,连一些零配件都成了问题,长此以往空军的作战能力将大打折扣,而引进其他系列的战斗机也非一朝一夕,而且会对现有的空军保障体系造成很大的冲击。

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便是盗取几件“幻影”战斗机零部件也解决不了问题,需要具备自主生产的能力,于是“摩萨德”接到了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盗取法国“幻影”5战斗机的技术图纸。

巧妙偷盗图纸

“幻影”5作为当时法国为以色列专门开发的战斗机型号,由“幻影”IIIE基础上改进而来,降低了部分标准,加强了对地攻击能力。虽然法国的保密机构名气不那么大,但是也不容易找到突破口。

凡事总有例外,1968年,法国和瑞士签订合同,双方共同研制“幻影”5的深化型号,负责生产的公司则是瑞士苏泽尔飞机制造公司。

即便是在苏泽尔公司内部,能够接触到全面技术图纸的人也只是少数,“摩萨德”特工将目标锁定为工程师阿尔弗雷德·弗朗克内希特,他作为公司的高级职员,主要工作是监督战机的生产,是有机会接触所有图纸的。

在一次巴黎飞机技术大会上,一名以色列特工假冒飞机技术专家接近阿尔弗雷德,并和他成为“至交”。最终通过金钱的诱惑,阿尔弗雷德同意了为以色列特工工作。

尽管如此,要想偷取图纸仍然不简单,因为“幻影”5的所有技术图纸足足装满一火车皮,在公司内部别说全部偷取,就算拿走一张也会被技术部门在生产的时候发现。阿尔弗雷德于是向他的上司提议,把所有的图纸都拍成胶卷保存起来,这样公司每年能省下包括管理费在内的大约10万法郎的开支。

阿尔弗雷德的计划奏效了,上司很快同意了他的计划,于是开始分批拍摄胶卷,然后将拍摄过的图纸打包送到焚化厂烧毁。这个过程大约每个星期能完成50千克图纸的拍摄。

拍照计划本身对公司还是有利的,不过他们的漏洞在于每个星期运送图纸去焚毁的人是阿尔弗雷德,而且公司没有派遣保镖跟随,这就给了“摩萨德”特工偷梁换柱的机会。

在每个星期的运送过程中,阿尔弗雷德就会在半路上将车开进一个停车房,“摩萨德”特工在那里用事先购买的专利局废旧图纸,替换车上的战斗机图纸。至于焚化厂那边,因为是高级机密,负责焚烧的工人也是没有资格查验的,而且看懂的可能性也不大。

“摩萨德”特工会将得到的图纸赶紧转移,通过德、意两国,再换乘以色列本国航班运回国内。

就这样每个星期偷一点,一直持续了大约一年时间,绝大部分的图纸都已经成功运走了,最后一批图纸在机场装运时被发现端倪,顺藤摸瓜查出了这件“惊天大盗”案件,然而以色列已经得到了大部分图纸,基本掌握了“幻影”5战斗机的整体技术。

结语

对这件惊天大案,许多人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确实是以色列特工行事周密,才得以顺利进行下去;而有一部分人则认为是法国方面故意给了“摩萨德”机会。

不管如何以色列特工确实成功地偷到了几乎全套战斗机图纸,并以此为基础发展出“幼狮”战斗机,完成了先进战机技术积累的第一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