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副中国名画之《流民图》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侵入中国,中国人民陷于水深火热的遭遇。抗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处于白热化阶段,燎原之火遍布中华,满目尽是国土沦丧、生灵涂炭、哀鸿遍野的惨象。国难与时艰、苦难与饥馑反复蹂躏着这块土地。断壁残垣、血流遍地的街上,零散几队逃难的行人,如幽灵一样飘过。他们没有夸张的表情,没有扭曲的姿势,没有惨叫的声音。活着的、死去的人堆叠在一起,牲畜般残喘于水深火热的当下——甚至,存活本身都变成了一件绝望而意义待考的事情。

这是画家蒋兆和于1943年绘制的巨幅人物群像《流民图》描绘的情景。此画于危难时局中顶风完成,于战乱中屡遭禁展、丢弃、严重毁损,于政治非常时期惨遭批判又得到正名,令画家背负了一世骂名,让观者立于其前哑然失语……

“唯我所同情者,乃道旁之饿殍”

民族悲怆激发其内心深处强烈的悲愤之情,经过长期酝酿,蒋兆和于1942年开始动笔,先后去上海、南京等地搜集素材,画了许多素描、速写人物,并请了许多模特儿,包括自己身边的朋友,历时一年多完成了《流民图》长卷。1943年10月29日《流民图》在北平太庙展出几小时之后,被日本宪兵队禁展了此画。1944年《流民图》在上海展出,又遭变相没收与流失的命运。

该幅作品原尺寸高2米,长近27米。1953年《流民图》在上海发现,已霉烂不堪,仅存半卷。所幸的是在北平展出前蒋兆和为防不测,洗印了50套《流民图》全卷照片,每套10张,才使《流民图》得以流传下来。画面通过对100余位无家可归者躲避日军轰炸、在死亡线上挣扎的痛苦情状的塑造,通过一个个满面愁容、疲惫不堪、倒地而息的人物群像,展现出由侵略者造成的饿殍遍地、生灵涂炭的人间悲剧。

《流民图》是在残酷的战争年代里,画家身处沦陷的特殊背景之下诞生的直接揭示战争灾难的作品。它表达了一个有良知的艺术家对难胞的同情和对侵略战争的控诉。 它不仅仅是一幅杰出的艺术品,也是历史的见证。

1956年《流民图》编入日本版《世界美术全集》。1957年《流民图》在前苏联展出。1981年《流民图》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1991年《流民图》雕刻在蒋兆和的故乡四川泸州玉蟾山上。1995年蒋兆和的弟子姚有多、马振声等五人完成《流民图》复制品全卷,并在北京与日本展出。

1998年蒋兆和夫人代表全家将《流民图》原作捐献给中国北京美术馆。此原作上半卷画面50余位人物,儿童形象近半,其余多为老人和妇女。正是通过这些天真的幼童、无助的老者和愁苦的妇女形象,使作品更添了悲剧意识和人性在遭受蹂躏过程中的沉重感,表达出创作者同情大众、反对侵略的正义心声。在画面构图上,作者采用了超时空的思维和群像并置的长卷方式;在人物比例上,以接近真人大小的尺寸来表现,让观者也仿佛一起走进这流民的行列。贯穿作品主线的是画中人物共同的悲剧命运,共同的悲剧命运在不同人物身心上有着不同的表现,个人悲剧、母子悲剧、家庭悲剧等若干局部情节以宽银幕方式缓缓移动,使画面产生结构上的变化与聚散。

《流民图》把人生的价值赤裸裸地、深刻地毁灭在那战争灾难所造成的悲剧氛围之中,融人物的真实感与精神的内向性为一体,将独特的结构方式和高度的语言技巧完美结合,形成了博大、深沉的艺术格调,也由此而成为中国现代人物画史上触及人生、触及时代的批判现实主义杰作。2001年《流民图》复制品捐献给四川泸州博物馆蒋兆和艺术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迹,为艺术发声,

我们诚邀您登录真迹网(zhenji.cn)、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真迹网,或者下载APP随时随地分享艺术作品和进行艺术评论。优化您的艺术路,实现您的艺术梦,艺术路上我们与您一路前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