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海峯

話說,張家口蔚縣是全國知名的歷史文化名城,除了全國僅有的300多年絕技——“打樹花”之外,寺廟也是比比皆是。尤其是其中的故城寺,更是名聲顯赫,故而還被列入了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那麼,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下面我們就一起前往探查一番。

首先,我們先共同瞭解一下蔚縣的基本簡況。蔚縣位於北京西邊大約200千米,在古代曾經被稱爲蔚州,是“燕雲十六州”之一。春秋時爲代國地,秦置代郡,兩漢時也稱代郡,南北朝北周宣帝時(公元579年)置蔚州,但自清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開始成爲了蔚縣。

蔚州歷史悠久,現存文物古蹟之多,在中國實屬罕見。其中,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就有21項,涵蓋古遺址、古墓葬、古建築三大類。而著名的古建築——故城寺則位於蔚縣宋家莊鎮大固城村。始建於明正德二年(1507年),佔地面積2365平方米。

如果提起蔚縣宋家莊,事實上它和古老的蔚縣一樣,歷史非常悠久,文化非常燦爛,物產非常豐富,據有關專家考證,遠在新石器時代宋家莊鎮一帶就有人類活動。北魏時期,這裏陸續有人建村立寨,狩獵耕種,安居樂業。等到了隋唐以後,宋家莊鎮一帶已經是十里一堡、五里一莊的繁華之地了。

宋家莊鎮一帶的古建築一般都以磚木結構爲多。青磚灰瓦,起脊安獸,木雕磚刻,油飾彩繪,很是氣派。除了古城寺之外,村村還都有財神廟、觀音廟、龍王廟、老爺廟、奶奶廟、五道廟等。

當然,儘管故城寺保存相對完好,至今還是晨鐘暮鼓,香火不斷。但在歷經了歷史的風雨之後,古城寺的很多建築其實已經被拆毀,如今也僅存大殿一座。大殿坐北朝南,懸山布瓦頂,面寬三間,進深二間,通高8米。五架樑前後出單步廊,前檐明間置木板門兩扇。殿內樑架用材碩大,具有典型明代早期建築手法。

當然,最具特色的是,在它的脊檁下還有古人的墨書題記:“時大明國山西大同府蔚州東鄉故城裏故城寺德俊於正德貳年歲丁卯季秋吉旦”紀年,並記載了該寺住持僧人的名字。大殿東西山牆則保存有完整的儒、釋、道三教大水陸內容彩繪壁畫,設色豔麗,線條流暢,技法精湛,人物形象逼真。

當然,故城寺的設計風格和所有中國寺廟的設計風格都非常類似,也是以對稱爲主,即主要建築物建築在主線上,緊緊沿着山門殿———天王殿———大雄寶殿———本寺主供菩薩殿———法堂———藏經樓這條南北縱深軸線來組織空間。次要建築物分別以主線爲對稱軸左右位置,房屋排列儼然有序。

總之,張家口蔚縣的這座寺廟爲什麼會被列爲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因爲它具有非常高的歷史、科學、文化和藝術價值。(呂海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