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呂海峯

話說,我們張家口有許多著名的人文勝地,其中就有東方人類的故鄉——泥河灣。甚至,在這裏,我們可以實現與古人的成功對話。那麼,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下面我們就一起前往探查一番。

首先,我們先共同瞭解一下泥河灣的基本簡況。泥河灣遺址所在的張家口市陽原縣歷史非常悠久,戰國時期曾經屬於趙國,西漢時,又開始單屬一縣,系西漢王朝下設的代國管理。等到了五代十國時期,又歸屬晉國蔚州管理。等到了後晉天福二年,由於石敬瑭將燕雲十六州都割讓給了契丹,所以,又屬於了當時的遼國勢力範圍。

而泥河灣遺址羣則以自身大約200多萬年的人類歷史、世界罕見的160多處舊石器遺址、連綿不斷的歷史文化和舉世公認的第四紀標準地層聞名於世,是目前唯一能與東非奧杜維峽谷媲美、對“非洲單一起源論”提出挑戰的世界級人類文化寶庫,也被譽爲是“世界天然地層博物館”,更有“東方人類從這裏走來,中華文明從這裏走來”,這“兩個走來”之說。

事實上,泥河灣遺址的古老文明還不僅如此,迄今爲止,全世界100萬年以上的早期人類文化遺存目前也就發現了53處,但張家口陽原泥河灣遺址羣就佔了40處。尤其是,泥河灣的馬圈溝遺址更是震驚世界,它把亞洲的文化起源至少推到了距今200萬年以前。

馬圈溝遺址所發現的各類遺物,價值斐然,至少也有數千餘件,石製品不光有石核、石片、石錘、斷片,還有古人類通過第二次加工、打磨出的刮削器、凹缺刮削器等,而在大象化石的肋骨上,至今都保存有十分清晰的砍砸和刮削痕跡,其中的一件石質刮削器,恰好置於一條肋骨上,進而展現出一幅極爲形象的當時人類羣體肢解動物、敲骨吸髓、刮肉取食的進餐場面。

顯然,世界古老的人類文明到底從何而來?是單一地區起源還是多地區起源?人類如何自我塑造,才最終成爲地球的統治者?這些問題在張家口陽原縣的泥河灣遺址都可以找尋到標準答案。

當然,對於人類的起源,我們在達爾文的《物種起源》一書當中,已經得到了一定的昭示,至少可以讓我們認識到人類絕不是由上帝所創造出來的,而是由猿猴進化而來的。但是,達爾文卻僅僅基於解剖學和胚胎學證據,就非常簡單地提出了人類可能起源於非洲,這一不太恰當的理論。但他卻沒有任何的考古證據能夠證明這一判斷。

然而,張家口陽原泥河灣文化的出現,卻有力證明了兩百萬年以前,陽原泥河灣一帶是一個面積達到9000多平方公里的大湖,陽原縣則位於大湖的東北方,靠近岸邊。而湖中是螺蚌遍佈,魚蝦成羣;湖邊有着廣闊的森林、繁茂的草原,大量哺乳動物,包括最初的古人類都在這裏繁衍生息,生存和生活。只不過,後來,隨着水位的漲落,古人類開始不斷遷徙,才逐漸離開了陽原泥河灣這一片古老的土地。

顯然,古人類的故鄉就應該是我們張家口陽原的泥河灣,在這裏我們完全可以實現與古人的成功對話。(呂海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