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上港奪冠,無論是他們的球員還是球迷都在感謝徐根寶。由於目前的上港和申花,都有很濃的根寶烙印,可以說根寶已經是毫無疑問的上海足球教父。那麼根寶模式有可能被複制麼?我覺得完全沒有可能。

  先來說說大環境,當年根寶選這批孩子的時候,全國踢球的人還是挺多的,因此他的教練組很容易挑出一些精英球員。當然根寶的教練組選材跟別人還不太一樣,這也是從小身材單薄的張琳芃、武磊被帶到崇明島的主要原因。而現在,由於上面補貼,大家開始一窩蜂做青訓,但是大多數踢球的孩子不是奔着職業聯賽去的,大多數家長讓自己的踢球只是當成了愛好。就算現在踢球的孩子,人數跟十幾、二十年前差不多,但是當年各俱樂部沒什麼梯隊,可是現在各俱樂部都在弄青訓,難免會造成人才分流。

  當然根寶搞足球的決心同樣是很多人所不具備的,當年根寶弄這個基地,投進去800萬全部家當,還貸款了2300萬。800萬在2000年是什麼概念?那時候陸家嘴的房子也就4000/平,現在陸家嘴周邊不說20萬,也有15、6W/平,簡而言之如果當年徐根寶把錢都去投房地產,他早就成億萬富翁了。或許很多人覺得根寶又不懂房地產,所以搞足球,但是很多人不一定知道的是,根寶的弟弟祖寶當年一直在幹房地產。。。但是最終就憑藉一腔熱血,根寶拉着弟弟祖寶,以及楊禮敏等老戰友一起幹青訓。現在還會有人願意自己掏出全部家當,放着明知道賺錢的項目不幹,去做青訓麼?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