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文房四宝的笔墨纸砚,被人们广为熟知,而刻铜文房却鲜有知晓。其中,集书画艺术与雕刻艺术于一身的铜墨盒享有“最后的文玩”之称,在历史上曾经备受青睐。

  铜墨盒盛行于清中晚期,清末震钧著《天咫偶闻》中记载:“墨盒盛行,端砚日贱。宋代旧玩,不逾十金,贾人亦绝不识。士夫案头,墨盒之外,石砚寥寥。”

  清末刻铜墨盒(一组)

  铜墨盒所受青睐的程度由此可见一斑。随着时代的发展,铜墨盒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但作为文房收藏的品类之一,铜墨盒仍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小众藏品 价格跨度较大

  与传统书画和古董瓷器相比较,刻铜墨盒在当今市场中仍属小众范畴。然而,铜墨盒却以其质地坚固、造型小巧、画面雅致等特色赢得了一批忠实的收藏爱好者。

  据了解,自2003年起,这些收藏爱好者自发组织雅集与交流活动并一直延续至今,其中2008年、2010年、2012年、2014年分别于北京、上海、湖南长沙、山东济南举办过4届全国性的文房刻铜雅集活动。

  与清末民初较大规模的刻铜墨盒售卖群体相异,在当今市场里几乎没有专营刻铜一项的实体店铺,而刻铜仅作为文房杂项中的一部分,偶尔出现在市场一隅。

  清代 铜墨盒

  成交价:RMB 801,965

  拍卖公司:香港炎黄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拍卖时间:2018-10-22

  据了解,整体上刻铜的价格呈现上涨趋势,根据墨盒的精美程度不同,单品价格从千余元到几万元不等,偶尔也出现数十万元的高价单品,

  比如上海朵云轩在2009年春拍举办了“清风堂藏铜墨盒专场”,上拍标的铜墨盒仅20组,总成交额达145.6万元;又如2012年夏,上海某藏家在一次拍卖会中的唐云旧藏专场中以37.95万元拍得一方白石款花鸟题材圆形黄铜墨盒,也属于铜墨盒拍卖出现的较高价。

  谨慎辨别 收藏铜墨盒需防范伪作

  随着收藏的普及,铜墨盒已引起越来越多收藏者的兴趣,不少人都加入了收藏铜墨盒的队伍。对于大众收藏者来说,收藏铜墨盒需要多方面进行考量。

  第一,从外形上看,铜墨盒整体较坚固,但盒盖部分的边缘材质较薄,容易损坏。目前市面上流传下来的铜墨盒大部分因已被使用过,墨汁残留在盒内,经数十年的腐蚀,四角极易开裂,因而在购买时要特别注意墨盒盖边缘是否有开裂、破损的现象。

  陈寅生《兰亭序》铜墨盒

  成交价:RMB 664,720

  拍卖公司:英国大公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拍卖时间:2018-05-28

  第二,从工艺上来说,精品铜墨盒多出自名家,以工艺精湛著称。如陈寅生、张樾丞、姚茫父等的作品价值普遍高于普通作品。此外,使用特殊工艺制作、器形独特,或由著名书画家提供画稿、与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有关等因素,也会提升刻铜墨盒的收藏价值。

  第三,在材质方面,铜墨盒的材料多为白铜和黄铜。一般来说,用白铜制作的铜墨盒光泽柔亮,手感光滑细润,盒面上镌刻的文字和图案与黄铜材质的铜墨盒相较更具有表现力。

  但如果黄铜墨盒有极好的工艺,也值得收藏。另外,由白铜、黄铜、紫铜共同制造而成的“三镶”铜墨盒,由于市面上较少见,收藏价值较高。

  第四,在收藏铜墨盒时,需要注意辨别旧盒旧仿、旧盒新款等造假现象。旧盒旧仿是指在民国期间制造出的仿品,因陈寅生、姚茫父等名家刻制的铜墨盒作品价格较高,大量赝品在民国时期就已流通,现在鉴定起来十分困难。

  民国 陈年铭幽篁图铜墨盒

  成交价:RMB 63,250

  拍卖公司:上海朵云轩拍卖有限公司

  拍卖时间:2016-06-29

  以陈寅生作品为例,他的刻铜墨盒代表了明清时期乃至近代刻铜工艺的较高水平,带有“寅生刻”落款的铜墨盒成为收藏家追求的对象。

  正是这种稀缺性,促使市场出现了大量仿制品,据不完全统计,晚清民国时期被标注为“寅生刻”的赝品铜墨盒约占80%,当代就更难见真品。旧盒新款也是常见的造假手法。有的老铜墨盒本身为旧时所制,但却被现代作伪者多用电动刀、激光等工具加刻名款、年款。

  除了要辨别伪作之外,收藏铜墨盒还要注意旧盒新补的问题。使用频繁的墨盒,子口与砚板容易破损,甚至脱落,盒底容易磕碰变形,出现内陷、磨穿。

  这些部位损坏后,使用者往往请人进行修补。因此,购买旧墨盒时,对上述部位要仔细观察,看清楚是否经过更换或修补。一个做工精良的墨盒,如果盒盖保存完好,其他部位虽经修补,仍有收藏价值。

  另外,还有一些铜墨盒本身被作为重要的礼品,不曾使用,这些墨盒内壁不仅没有墨痕,甚至连吸墨的海绵都没有。这种未经使用的墨盒,其珍贵程度甚至会高于名家所制的、墨痕累累的墨盒。

  微信号aimeili5917

  拉你入藏友交流群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