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決定成敗,服務行業尤其如此。有時候,一句話,一個微笑,一個小細節,或許就能讓顧客回頭!

在餐廳內,從顧客的視覺、聽覺、嗅覺、味覺等方面,設計一些環節給他驚喜,往往能起到四兩撥千斤的營銷效果。

海底撈就是細節營造大師,它的套路從消費者進門就開始展現。這種極致的“觸點營銷”,往往讓人慾罷不能。

餐飲老闆做營銷,往往會花不少力氣在餐廳外,以提高品牌認知度,吸引顧客到店消費。

其實,那些已經進店消費的顧客,也應該是重點營銷的對象 。從顧客出現在你的餐廳門口,到消費後離店,處處都是可以營銷的地方。

設計一些”小心機“,花不了多少錢,卻會讓顧客記住你的餐廳,甚至會主動傳播,何樂而不爲呢?

今天,小編梳理了一些餐廳在不同環節的“小心機”,來看看它們都有什麼絕招!

餐廳門口設置吸睛點

有趣的互動,能提高顧客進門的概率

關於喫飯這件事,不少人目的並不明確,是有選擇困難症的。如果你在餐廳門口設置有趣的環節,把消費者的目光吸引過來,那麼,就能提高消費者踏進你家餐廳的可能性。

1.挑戰將計時器按到10秒 成功後能免單

有一些餐廳啥火用啥。 比如,最近抖音上比較火的挑戰“10秒免單”模式,就被一些餐廳採用了。

顧客可以隨心挑戰這個遊戲,按下按鈕,如果計時器正好停在10秒整,就算挑戰成功,即可享受免單。如果按到秒數爲 9.99 至10.0999,也能得到一份餐廳贈送菜品。

與此類似的還有“跳遠打折”,男生跳遠達到2.8米就能免費,女生達到2.4米免單;“摸麻將打折”,把麻將牌裏的餅牌挑出,食客摸到幾餅就打幾折。

把這些互動環節放在餐廳門口,一來可以吸引路人的關注,二來也讓打折活動變得更有價值感,顧客付出後收穫的打折,會讓他們更珍惜。

2.給排隊超過2小時的顧客,免費發電影票

不少餐廳高峯期常常有顧客在門口排隊等位的情況。

等待本身十分無聊、枯燥,時間一長難免引起顧客抱怨。這時,優秀的餐廳卻能利用排隊提升顧客體驗,其中一個絕招就是:讓顧客乾點兒啥,而不是乾等。

像免費美甲、打撲克、打麻將,這些已經司空見慣。所以,最近又出現了一種新的方式,請顧客看電影。

都一家烤魚店,在高峯期會向排隊候餐的顧客發電影票,勸說排隊時間超過2小時的人,取完排號單先去看一場電影。看完電影后,再來美美地喫頓烤魚。

這樣一來,顧客的侯餐時間,就不會被白白浪費,排隊本身也變成了一種享受,不再是受罪。

對於餐廳來說,讓顧客提前有所收穫,在某種程度上也能降低排隊流失率的問題。

點餐時的營銷

處處製造小驚喜 服務員一句話提升營業額

顧客進入餐廳後,接下來就要開始點餐了。在這個環節,從服務員話術到菜單設置等,都可以給顧客製造一些“小驚喜”。

1.菜品由餐廳製作,價格由顧客決定

天津一家餐館推出一道菜叫“隨心所欲”,顧客如果點了這道菜,並不知道會喫到什麼樣式的菜,一切都是未知的。

而且,這道菜值多少錢,並不是由餐廳來定,而是喫這道菜的顧客。顧客覺得值多少錢,就付多少錢。

與此類似的,還有四川一家餐廳推出促銷活動,在活動期間重點推廣5道菜。顧客在5道菜裏選擇一道,隨意給價格。只要顧客願意,一分錢也可以。

通常,菜品的定價由餐廳決定,這樣的活動,反其道而行之,把主動權交給了顧客,帶來不確定性,也帶來意外和驚喜。

2.麥肯服務員的經典話術 一句話提升營業額

這類促銷活動,主要目的是提升體驗和顧客粘性。 而服務員在點餐時的話術,則能發揮以一當十的作用,直接提升營業額。

麥當勞、肯德基門店點餐時常問的4個經典話術,簡單直接進行快推式產品營銷:

> 1、您是否要加一包薯條,這樣可以湊成一個套餐,節省2元?(實際上多花5元)

> 2、您要不要加3元把可樂換成大杯,可以多一半哦?(實際上3元可以買到600毫升)

> 3、您要不要加10元買個玩具給小朋友呢?

> 4、結賬前總要問一句:“您還需要點什麼?”

前三句話讓你多消費了18元,最後一句“您還需要點什麼”,因爲多說這一句話,快餐業巨頭每年多賺回幾個億。

就餐時的營銷

從感官、情感等方面設計互動 提升菜品價值感

顧客點完菜後,就是用餐環節了。在這期間,餐廳如果從感官、情感等方面設計一些互動,可以賦予菜品更高的價值感,讓顧客感覺物超所值!

1.向顧客演示製作過程,提升菜品價值感

成都一家美蛙魚頭火鍋店,直接把後廚的製作部分移到了餐桌。

顧客點好餐後,服務員5分鐘後會上齊所有備料,擺滿一桌,然後邊做邊介紹食材和製作手法,“美蛙和魚頭現殺的,經過10分鐘醃製,魚頭中放了木瓜來保持鮮嫩......”。

這樣的操作,在成本不變的情況下,既大大提升了後廚效率,推動整個門店的運轉速度;在服務員的製作和介紹過程中,也無形中提升了產品本身的價值感。

2.西餐廳找外國大廚在前廳晃悠,凸顯產品的正宗

一家西餐廳在剛開業期間,讓一名外國廚師在就餐高峯期,一身廚師裝扮去前廳,和顧客進行溝通互動。

他會用非常不正宗的中國話詢問顧客:好喫嗎?等顧客回答之後,他再說一句中文:謝謝。

大廚只是去前廳晃悠了一圈,和顧客聊聊天,其實沒費什麼勁。

但是,他和顧客的溝通,一方面顯示了其對產品和顧客反饋的關注度,另一方面,也悄無聲息的向顧客傳遞出一個信息:我們的產品真的很正宗。

3.在內包裝上設置小心機,主動撩顧客

不少餐廳可能經常在產品的外包裝上設置互動,主打捲餅類輕餐的暴風捲卻在包裝的內部動起了小心思。

暴風捲的餅,外包裝分爲3個部分,顧客撕着喫,不會喫得滿手油。同時,撕開外包裝後,顧客還會發現包裝的內部有不同的文字。

如:

聽說你單身,

我可以把你捲回家嘛?

你會不會忽然的出現,

在這家捲餅店。

不動聲色地撩顧客,這種新式很有趣,還能帶來意外驚喜,在感情上就瞬間拉進了。

很多顧客主動在微博上分享喫捲餅時收穫的驚喜瞬間。

餐後營銷

積分送實名杯 讓頭回客變回頭客

心理學上有一個定律叫“峯終定律”: 人們對一件事的印象,往往只能記住兩個部分,一個是過程中的最強體驗,峯;一個是最後的體驗,終。

因此,顧客就餐結束,離店前的最後5分鐘,對一家餐廳的印象很重要, 這常常決定着他會不會再次來消費,成爲回頭客。

現在,不少品牌都很重視餐後服務。

1.撈王送用餐結束的顧客上車,並記下車牌號

滴滴系列安全事件爆發後,撈王專門推出了“餐後平安乘車”服務。

顧客用餐結束後,想打車前往下一個目的地,可以把姓名和聯繫方式告知服務員。服務員會送顧客上車,並記錄下出租車的車牌號碼。

用餐結束後,餐廳主動提供的暖心服務,很容易讓顧客覺得安心,對品牌留下極好的印象。

2.憑藉積分兌換專屬杯子,讓顧客變回頭客

幾乎所有餐廳都有積分制,這也是營銷的常規方式之一。 對於大部分餐廳來說,積分多用於兌換菜品或者小禮品。

日本有一家餐廳,卻通過獨特的積分促銷制度,成功地讓頭回客變成了回頭客。

這家店會對每一位來就餐的顧客進行登記,消費一次記一分。集齊日間50分、夜間20分的顧客,將免費獲得一隻實名杯。

杯子上刻有客人的名字和座右銘,由餐廳保管。

客人以後每次來店消費,都能使用自己的專屬杯子。慢慢地,甚至有客人也帶來了自己的專屬筷子,和杯子放置在一起。

這種個性化定製的積分方式,贏得了顧客的一致好評。 餐廳開業兩年後,持有專屬杯子的顧客已突破150人。

總 結

這些在餐廳內設計的“小心機”,在營銷學上有個術語,叫“觸點營銷”。 觸點就是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味覺等五官所接觸到每一個點。

從門口、入座、點單、用餐、買單等環節,重視這些觸點對顧客的體驗,並利用一定的營銷手段,使他們對餐廳形成好印象,進而促成復購。

宣稱從不做廣告的海底撈,就是“觸點營銷”的大師,店內每個環節都有營銷點。甚至從消費者剛踏上海底撈所在樓層,海底撈服務員對他微笑鞠躬時,營銷就開始了。

觸點營銷做得好,往往能起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不過,還是那句話,做任何營銷的前提是:你的產品一定要能站得住腳。否則,玩再多花樣,都是白搭。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