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考研跟高考不一樣,一個教室幾十個人,除了政治之外,其他科目的試卷都是不一樣的。你考數學三,他可能考的是數學一,你做的是北京大學哲學系的卷子,他可能做的是清華大學化學系卷子。

那麼問題就來了?知道你的初試試卷是怎麼評閱的嗎?閱卷老師有哪些癖好?你的試卷都經歷了什麼?

衆所周知,研究生考試是國家標準化考試,很多學生都不清楚閱卷是怎樣的,不明不白的就丟掉了很多分。如果說閱卷有潛規則還有內幕,你相信嗎?瞭解這些考研閱卷“潛規則”,並巧妙地應用在你的答題中,盡最大可能多得分減少失分,能讓每科分數至少提高5分!

自己琢磨琢磨,這樣的分數收益劃不划算?下面帶你看清考研閱卷的“真面目”,扒一扒考研閱卷的祕密吧。

六個工作組

大家都應該知道,考研統考科目實行集中統一閱卷。自命題科目試卷一般是由報考院校專業導師命題,當然也只能由該院校相關院系老師閱卷。因爲專業性的東西必須由懂這個專業的老師判斷。統考科目試卷閱卷工作一般是由各省市考試院主管負責,並召集閱卷老師在統一的一個地方進行封閉式閱卷。一般情況下,閱卷工作組分爲以下六個小組。各自承擔相應的工作職責。

1、人工評卷組,負責所有統考科目主觀題評卷。

2、機閱統分組,負責所有統考科目客觀題評卷,負責成績錄入、校對、數據處理、合成等工作。

3、複覈組負責主觀題試卷計分的複覈和登分。

4、試卷調度組,負責試卷接收、整理、分發、回收和保管。

5、紀檢組,負責全部評卷工作各環節的紀檢監察。

6、後勤與保衛組,負責評卷期間的後勤保障與保衛工作。

網上閱卷

從2013年起,教育部就規定,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統考科目均實行網上統一評卷,並對閱卷現場全程錄像。這樣做的目的是爲規範考試管理,提高評卷質量,確保公平公正。實行網上閱卷,電腦自動分配試卷,同時有嚴格的複查機制,這就最大程度保證了考試閱卷工作的公平性。

關於網上閱卷,其實就是在電腦上看卷子打分,要把試卷掃描成電子版,存儲起來,然後再進行評卷。

閱卷工作流程

1、招生單位送試卷

2、評卷點召開評卷老師及工作人員會議

3、組織教師試評制定評分細則

4、人工閱卷、機讀閱卷

5、複覈、成績錄入、校對、合成等

6、成績檢查、舞弊處理

7、各招生單位網上報業務課成績,預合成

8、各招生單位報業務課成績、領取合成後成績庫

9、申請查分查卷

其中,要提醒大家的是,從第四步到第九步,是考研閱卷工作的最重要的環節,也是最耗費時間的階段。一般會持續大概15天左右。之後上報業務課成績,領取統考科目成績之後,再進行合成。整個過程至少得一個月。正是因爲閱卷工作的複雜和嚴謹性,所以從閱卷開始到公佈初試成績一般要一個半月。

閱卷人說

我參加過的幾次考研閱卷,都是這樣的流程:

1、第一天一般是培訓。在一棟戒備森嚴的樓中,每個閱卷老師分一個題目,在閱卷的這幾天中就批閱這一個題目。會有人培訓閱卷老師,怎麼批改這道題,回答成什麼樣子得多少分。

2、然後是試批。通過試批,把握鬆緊度,統一不同閱卷老師的尺度。

3、正式批卷子。每個題目中,要根據得分點批改出3-5(取決於標準答案)個“小分”,用圓圈圈起來,把小分加起來就是這個題的得分,寫在題目旁邊的方格里並簽名,然後再把分數寫到試卷第一頁的統分欄並簽名。

4、自始至終卷子是密封的。

最大的印象就是:批卷很快,不可能有時間逐字(逐單詞)讀你寫了什麼,所以,再次強調,工整、可辨認很重要,拿出幾天時間來在模擬試卷上演練一下寫出工整、可辨認的字,做出一份整潔的卷面來,要比看幾天的輔導書更有用。

大家一定要注意:1、找到一道題的得分點。2、卷面整潔可辨認。這兩點非常重要!

那麼接下來現在要跟大家說的是考研加分的事情。

考研加分有2種:軟和硬,先說第一種軟加分:加分10—20分。

規則一: 評閱速度很快

一個老師每天閱卷的數量在幾百到上千左右,這就要求他們需要較快的閱卷速度,也就意味着他們評閱每道題的速度非常之快,甚至可能只需要幾秒鐘。

所以首先要做到的是卷面整潔,字跡工整。面對如此快的改卷速度,考生在答題時就要有技巧,儘可能在一開始就博得閱卷老師的好感。首先,卷面要整潔,字跡要工整,層次清楚。如果出現書寫模糊,塗改多處,字跡難以辨認的情況,給老師的第一印象分就不好。

其次,概念準確,敘述簡明,讓老師能一看就懂。另外,還要注意要按題做答,不要出現答錯題以及隨意塗改的情況。

規則二: “眼緣” 影響成績

日常生活中的人際交往就能反映這個道理,其實閱卷也是如此。由於時間太緊,很多題都來不及細看,所以會按自己的方式來評卷。

而很多老師評卷就會有第一印象,就比如改英語作文,相當部分老師都會重點看開頭,中間看一段,結尾看一下就結束了,所以說第一印象直接影響到整體成績。雖然老師也會力求公正,但是第一印象的影響仍然是很重要的。

所以寫作的開頭很重要,答題要有特色,這一點在英語作文上體現的尤爲明顯。一個漂亮的開頭可能就直接奠定了你整篇作文高分的基礎。而且,每天面對大量的試卷,很多老師其實已經出現了審美疲勞,如果沒有任何新意,就很容易流於一般。因此,寫的別出心裁、個性鮮明才能出彩,這纔是拿高分的策略。其他如大篇幅的論述、案例分析,也有這樣的因素存在。

規則三: 只看答對部分

評卷人員是根據正確答案提煉出的關鍵詞來判卷的,所以對照關鍵詞評卷人就只看答對的部分了,而對於答偏、答錯的常常無暇顧及。這是標準化考試閱卷規則很重要的一個特點。

所以一定要規避要害,回答重點。答卷時一定要在最開始就將自己確切的答案亮出來,然後可以進行一定的補充和完善,讓閱卷人一眼就能看到要點。千萬不要答得含糊不清,混淆了老師的視線,可能就會因此失分。

規則四、注重用詞組句規範

規範用語是標準答案權威性、公正性的具體體現。雖然現在教育強調自由,但大部分考試還是需要以客觀事實來論述,畢竟評分細則有所限制,所以個人主觀意識太強烈、答題過分側重個人感悟的可能不易拿到高分。在平常的複習過程就要養成規範用語、規範表達的習慣,在答題時儘量從客觀角度論述,不要有太濃重的個人色彩或者用大白話。尤其是聯繫實際的題目,決不能簡單理解會“隨便說說”,那樣是會喫大虧的。

規則五、條理分明思路清晰

閱卷量大,任務繁重,老師精力有限,在評卷時最不喜歡的就是含糊不清沒有條理,有時候甚至都沒有精力去細看,所以條理分明的答卷會讓老師賞心悅目。提高卷面的“顏值”很重要!答題做到字跡清晰、條理分明,千萬不要因爲想緊扣採分點而囉嗦一大堆卻答不到正點上,這樣只會影響閱卷人員尋找關鍵詞,很容易造成失分。同樣,要養成答題分段、加標號如“1、2、3、”這樣的習慣,以便閱卷人員迅速鎖定正確答案和採分點。

規則六、論說文評分標準

評分準則

(1)按照內容、結構、語言三項綜合評分;

(2)漏擬標題扣2分。每三個錯別字扣1分,重複的不計,扣滿2分爲止;

(3)卷面整潔清楚,標點正確,酌情加1~2分,但總分不得超過35分。

【評分說明】

(1)關於表達

◆語言規範,語句結構完整,沒有語病,讀起來順口,視爲語言流暢。

◆語言規範,有2、3處語病,視爲語言通順。

◆語言大致規範,有4、5處語病,視爲語言基本通順。

◆語言不夠規範,有5處以上語病,視爲語言不通順。

(2)關於結構

◆文章具有必要的組成部分,且圍繞中心,銜接自然,有較強的內在聯繫,視爲結構嚴謹。

◆文章具有必要的組成部分,且圍繞中心,銜接較自然,視爲結構完整。

◆文章具有必要的組成部分,且大致圍繞中心,視爲結構基本完整。

◆文章缺乏必要的組成部分,內在聯繫混亂,條理不清楚,或者內在邏輯十分混亂,或文章沒有完篇,嚴重影響到文章的完整,視爲結構混亂。

如果覺得不是那麼有把握的話,那還是先去學習吧!

除了這些,還有硬加分政策。每年,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會公佈:關於做好當年“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招生工作的通知。

退役大學生計劃是考研專項計劃的一種。其實,考研除了專項計劃還有另外2種適合cc同學使用的加分政策,你們都知道麼?

初試加分政策

1.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

2.三支一扶計劃;

3.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

4.赴外漢語教師志願者等項目服務期滿考覈合格的考生;

5.普通高等學校應屆畢業生應徵入伍服義務兵役退役後的考生;

(3年內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初試成績加10分,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

6.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項目服務期滿、考覈稱職以上的考生。

(3年內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初試總分加10分,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其中報考人文社科類專業研究生的,初試總分加15分)

少數民族政策優惠

1、報考地處二、三區招生單位,且畢業後在國務院公佈的民族區域自治地方就業的少數民族普通高校應屆本科畢業生考生;

2、工作單位在民族區域自治地方範圍,爲原單位定向或委託培養的少數民族在職人員考生。

如果你沒有優越的加分政策,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是這樣,所以就好好閱讀“軟加分”做好試卷上的每一道題,每一個分值,好好對待,相信閱卷老師不會虧待你;

現在該階段正是做真題做模擬卷的時候,所以在應試方面,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這方面的得分可以說是白給的,不需要高智商高學歷,而效果卻可以很明顯,再加20分目標院校就歸你了。給自己打打氣吧,加油!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