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在進步,人與自然的關係人卻似乎越來越疏離。四季不再那麼分明,尤其對於農時,除了留守在鄉村的老人,越來越少的人知道和關心。當秋色漸漸暈染農村大地,一場喜悅的忙碌也就拉開帷幕。扯花生、收豆子、雙搶……一邊是辛勤,一邊是豐收,這纔是秋天真正的底色。扯花生最傷手,扯上一畝地手上全是繭和水泡,一不小心還會被花生葉上的毛癩蜇,扯花生最好戴上手袖子。

  扯花生都會選擇雨後。如果天下雨,地裏太乾了,就得用鋤頭去挖,更是耗時又耗力。

  花生,大家都喜歡喫。可是扯花生和摘花生就沒有那麼容易了。天公作美的話,就會送來一場秋雨,等雨澆透了土壤,扯花生就順利多了。扯住花生中間的那幾根主藤,用力一拉,花生就被扯出來了,輕輕把根部的泥土抖落,先堆放成小堆,等把一塊地的花生全部扯完後再打捆挑走。

  但是,若是遇到不下雨,任憑你使盡全身的力氣,也只能扯出一兩粒花生來,大部分花生還埋在地底下。這時候就只能回家扛耙子來挖花生了。耙子可以鬆土但又不會把花生鋤碎,是挖花生最理想的工具。

  有經驗的農民從花生藤葉健旺中顯粗老黯淡,少數葉片暗黃甚至有點焦黃,就判斷那花生已經成熟,應該把它們扯回來了。不然,如果近日內天下雨的話,要不了幾天,少數熟透了的花生會乘着雨水的滋潤,長芽破殼了。缺乏經驗的農民,則每每在這個時候,去地裏扯幾蔸看看,確認花生成熟了纔去收穫。

  扯下花生後,須隨即在地上敲落連結纏繞花生的泥巴;纏結得很緊,很頑固的則要用手使勁將它們捋下來。然後把所有的花生理順——生長花生的跟蔸聚一頭,另一頭當然就是花生滿身的藤葉及其後尾了嘍。不要搞得一大把一大把的花生有倒有順,頭尾交錯。地裏摘花生太熱,就把花生成片地的扯完,再用板車運回家,或者籮筐擔回家慢慢摘。

  花生挑回家後,農民們會利用中午勞作休息時間或晚上,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將花生藤下方根鬚上的花生一粒一粒地摘下來,裝在大一點的竹籮筐裏。如果說扯花生是體力活,那摘花生就是耐心活了。在農村長大的小孩,都有過被父母逼着摘花生的經歷。坐在那像小山一樣高的花生藤堆裏,一顆一顆把花生摘下來,真的是一種煎熬。

  洗花生也曾是農村一道熱鬧的風景。大人們把摘好的花生挑到塘邊或者水渠裏,把泥土洗掉,然後挑到坪裏曬乾。當泥土去除,各家各戶的花生到底“長”啥模樣一下子就一目瞭然了。“你家今年的花生好,一粒‘許子’也沒有。”“明年我到你家換花生種!”“你這花生顏色蠻好看”……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談笑間全是喜悅。

  秋收的花生是最好喫的,因爲是最新鮮的。剛剛從土裏挖出來的花生不僅水份足,放到嘴裏還越嚼越甜。扯上一把新鮮的花生把泥洗乾淨了,什麼都不用放,就用清水煮熟,也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味。當新鮮的花生在鍋裏翻滾,那香噴噴的花生香氣會飄散好遠。在農村幾乎沒有零食的曾經,花生是家裏最美味的零食,所以那時幾乎每家每戶都會栽種花生。

  花生,農村土生土長的孩子肯定不會陌生,隨着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逐漸和土地剝離,這些農忙的辛勤和樂趣也逐漸成爲記憶。但若哪天空閒,放下電腦和忙碌,赤腳與泥土親密接觸,或許,你會發現,辛勤就是秋收最大的樂趣。小夥伴們,是不是勾起了你小時候的記憶?這個季節田野間充滿收穫的喜悅, 你是否有體驗過這樣的樂趣呢?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