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長江商報

長江商報消息 ●長江商報記者 李順

海科融通前兩次“賣身”上市公司均失敗後,此次欲再尋“金主”引起極大關注。

日前,翠微股份公告擬收購海科融通100%的股權,三天後上交所即下發問詢函,要求公司說明海科融通淨利潤波動較大,受到政策影響其未來業務發展是否穩定和可持續等問題。

海科融通此前先後和融鈺集團前身永大集團、新力金融接洽重組,但均以失敗告終。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翠微股份看中海科融通,除了屬於同一控制人旗下,還有原因或是其業績一直停滯不前,希望尋求新盈利點。從2014開始翠微股份營業收入連續5年下滑,2018年其營收和淨利潤分別僅爲50.07億元、1.46億元,與上市時相當。

海科融通再尋新“買主”

11月22日,翠微股份發佈的公告顯示,翠微股份擬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海淀科技等107名股東所持有海科融通100%的股權,其中股份支付比例爲70%,現金支付比例爲30%。

海科融通成立於2001年4月5日,註冊資本2.558億。海科融通於2011年獲得《支付業務許可證》,主要盈利模式爲向客戶提供收單服務,並收取相應手續費。不過其許可證將於2021年12月21日到期。海淀科技爲海科融通第一大股東佔股約35%,而海淀科技與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均爲北京市海淀區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海淀科技系公司關聯方,本次交易構成關聯交易。

事實上這已是海科融通第三次“賣身”。2015年12月融鈺集團前身永大集團擬以29.69億元收購海科融通100%的股份,其中向海科融通股東以股份支付交易對價26.64億元,支付現金3.06億元。海科融通業績補償義務人承諾2016-2018年淨利潤分別不低於2億元、2.6億元、3.4億元。不過停牌五個多月後終止重組,原因是“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發展面臨着監管政策的重大不確定性”。

重組失敗後,新力金融又與海科融通展開收購談判。2016年9月,新力金融公告正式披露重組預案,擬以股份支付18.13億元,並支付現金5.66億元,合計作價23.79億元,爲加快推進重組,新力金融還在2017年12月宣佈調整收購方案,用23.79億元現金收購海科融通100%股權,但最終還是失敗。當時海科融通業績承諾爲,2016-2019年度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後孰低的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不低於1億元、1.95億元、2.7億元和3.35億元。

歷時一年多但同樣未果。2018年3月新力金融收購海科融通控股股東海淀科技的《通知函》,稱“基於海科融通與新力金融在2016年7月開始重組一事歷時較久、市場環境變化較大、且與最初的規劃存在不確定的風險,經海科融通股東審慎評估,決定終止此次重組”。

根據目前預案顯示,2017年—2019年1至10月海科融通分別實現淨利潤9356.31萬元、1.45億元和1.57億元,同時,公開信息顯示海科融通2014年—2016年1至7月的淨利潤分別爲-5971.4萬元、-1868.78萬元、1.13億元。也就是說即使海科融通前兩次併購完成,其淨利潤根本無法達到業績承諾。

11月25日,上交所問詢稱,前兩次重組與本次重組交易方案的主要差異,海科融通前兩次重組終止的原因、相關程序履行情況、相關影響因素是否已經消除,補充說明本次交易是否存在實質性障礙,是否存在終止的風險,並對相關情況進行充分的風險提示。

上市以來業績停滯不前

海科融通屢次急於賣身的原因或源於其賬面資金銳減負債較高。

2017年—2019年1至10月海科融通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爲 2.04億元、2.17億元、-0.48億元,雖然2017年和2018年海科融通經營性現金流淨額持續流入,但同期公司的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爲-0.41億元、-2.11億元,大幅流出,公司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餘額分別爲1.87億元、1.49億元、1.13億元,近兩年其賬面資金大幅減少。

並且近三期海科融通營收大幅增長,但其負債也不斷攀升。2017-2019年10月31日海科融通營業收入分別爲20.70億元、30.37億元、26.23億元,資產負債率分別爲50.16%、68.93%、61.19%。

同時翠微股份百貨業近年來營收不斷下滑,也急於尋求開拓新的業務。從2014開始翠微股份營業收入連續5年下滑,2018年其營收和淨利潤分別僅爲50.07億元、1.46億元,與2012年上市時相當,6年間基本爲零增長

翠微股份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36.41億元,同比增長0.32%,淨利潤爲1.33億元,同比增長45.98%,不過扣除公允價值變動損益以及投資收益合計5730.61萬元等,扣非後淨利潤8650.69萬元,同比增長僅爲4.2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