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在南方一个古老的村落,进入农历十月,天开始冷了,秋收也已走进尾声,只差最后庄重一笔——晒种子。

种子是精挑细选出来的,按理说它们已经晒过一秋,蒸腾完水分就可以入仓了。但每年刚入冬,爷爷都会瞧着日光,把种子翻出来晒晒。

图片1|脑洞少女0616 ©

图片2|k歌之王1977 ©

往往等没了日光,寒天朔风的时候才肯罢休。爷爷说,种子积蓄了阳光,有了光和热,冰霜雪冻也不怕了。补足阳光还不行,还要把种子用布袋慎重收好,存入粮仓封锁。

如此一来,入冬补暖,封存温度,种子就不会被冻坏。就像一颗心,入冬补冬,补暖存温,才好扑通扑通地过冬。

图片|國軍 ©

/ 入 冬 补 冬 /

补一颗热气腾腾的心

入冬补冬,少不了一碗羊肉汤。

一口羊汤下肚,冷得哆嗦的身体马上从头到脚暖过来,四川人说:“喝了羊肉汤,冬天不穿衣裳”,一碗羊肉汤是可以补暖的。但对我而言,冬天不吃羊肉火锅是不完整的,因为它“补心”。

图片|许诗颖不是徐思影 ©

小时候,母亲喜欢用羊骨熬一锅高汤,放进羊肉、羊肚、肥肠,煮到七八分端到煤气灶。刚支起火,我们就忍不住摆弄碗筷,直勾勾盯着一锅肉,直到浓汤咕咚响,几块羊肉下肚才止住了馋嘴。

何止止住了馋嘴,也止住一颗被寒风吹冷的心。人一到冬天,就特别懒洋洋,躲着冷天过日子。

图片1.2|来源网络

可只要哈着热气,吃上几口锅里翻滚着的肉,身体马上就暖了。心也随着浓汤翻滚,扑通扑通跳,任凭外面天有多冷地有多冻,此时此刻心里暖洋洋,想懒也懒不下来了。

在我们心中,吃下一顿热乎乎的羊肉,就补好了一颗热气腾腾的心。

图片|来源网络

/ 入 冬 补 冬 /

补一颗温暖如春的心

补心的好食补还有一碗汤。

有一回黛玉想起家中往事,犯了旧疾,什么都吃不下,紫鹃便给她做了一道汤。这道汤,不是什么奇珍异材,是普通到用火腿肉煮成的一碗白菜汤。

说来也神奇,这碗汤比燕窝粥、人参汤还有用,黛玉喝了以后,病症就缓了许多。

这颗普通的白菜也叫“平安菜”。平时吃了养胃生津,冬季吃了预防感冒,易上火的人吃了清虚火。所以一到冬天人们都喜欢囤上一些,大鱼大肉之后,吃上几口清清胃。

图片|来源网络

但其实小白菜还有更深一层意义。苏东坡说:“白菘类羔豚,冒土出熊蹯”。白菘像小羊羔一样鲜美,又像熊掌一样十分有营养。

“菘”便是白菜的雅称,它像松树一样四季常绿,就算是在最冷的冬季历尽风雪,最后还是饱含春光的样子,常鲜常绿。

寒气逼人的日子里,就着一碗热腾腾的白菜汤,补一颗“常鲜常绿”的心,冷冬也温暖如春。

图片|来源网络

/ 入 冬 补 冬 /

补一颗“蠢蠢欲动”的心

入冬补冬,还要补一颗想动的心。

秋收冬藏,人们忙碌了大半年理应要闲下来好好歇歇了,可不知道为什么一入冬,却是家家户户往来走动得最勤的时候。

图片|汪汪623 ©

小时候,家里一旦忙完事情,母亲就盘算着要走亲访友,整个冬天没有几天消停的。一开始还兴致盎然地跟着出门,可没几次就乏了,只想在家懒上一个冬天,只是每次都拗不过。

后来,实在忍不住问:“入冬,歇歇不好么”?人到了冬天应该和万物一样,养精蓄锐,好好休养,才能应对来年漫长的付出。

可母亲说:“人啊,歇一歇就不想动了”。春夏秋哪一季不是热腾腾地过着,才有了春华秋实。

图片|李林1020 ©

是啊,人一懒,就容易赖上整个冬天,越赖越没劲,越对生活提不起兴致。冬天,补一颗“蠢蠢欲动”的心,才有力量迎接来年的变化。

凛冬将至,有机会的话,一定要入冬补冬。时不时邀朋唤友到家里,动手做顿饭,喝点温酒,吃锅热菜, 或者到热闹的地方逛逛......总之,面对生活,面对冬天,愿你也能拥有一颗,扑通扑通跳动的心。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