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便是我们下船的码头,旁边是绵长的海岸,无边无际的蔚蓝海面,令人欣喜不已。刘公岛是威海城区东部的一座小岛,属于威海湾的核心区域。

刘公岛是威海城区东部的一座小岛,属于威海湾的核心区域。1985年正式对外开放。由威海乘坐轮渡前往岛上,大约需要一刻钟的时间。它的面积并不算大,只有3平方公里多点,岛岸线全长15公里,所以如果想乘船周游一圈,即便慢些行驶,一个小时也已足够。

本来就风光秀美的刘公岛,今天的天气也格外明媚,远远望去,岛上植被茂密,楼阁错落,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更加旖旎精致。

回看身后的威海港,宛如一双臂膀在守护着雄峙中心的刘公岛。如此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它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这便是我们下船的码头,旁边是绵长的海岸,无边无际的蔚蓝海面,令人欣喜不已。

刘公岛虽然是个小岛,但已成为国家5A级景区,拥有诸多的美称:“海上源”、”东隅屏藩“等等都是特指它。这里不仅具备迷人的景致,同时在历史上曾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至今在岛上还能看到许多的古迹。


近代的北洋水师便是在1888年时,在这里正式诞生的。当时在设岛上设置了铁码头、水师学堂、电报局等相关的实施。

进入甲午战争博物馆参观,看着那一幕幕的历史场景,能够重温那段往事,并引发深沉的思考。



中华海坛是国内唯一一座祭海神坛,四周的浮雕上刻有相互盘旋的56条龙,寓意着全民族紧密相连。正中的定海神针,高达16.8米,在顶端镶嵌着一颗巨大的夜明珠,象征着祖国灿烂辉煌的明天。

沿着葱郁翠绿的小路,一路攀行到了山顶。放眼俯瞰,脚下的山川象起伏的海浪,背后则是悬崖峭壁,不远处的山峰上面依稀可见一片片残垣断壁,那是见证了甲午风云的炮台遗址。炮台建于1890年,分为地下掩体及地面炮位两层,展示的这门大炮射程达6000米,在当时属于非常先进的武器。


望海楼始建于唐代,但没能留存下来,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仿当初样貌重建的。这里地势开阔,周围被苍松环抱,抬阶而上,面朝大海,惊艳风光尽收眼底。
北洋海军忠魂碑是为了纪念北海海军成立百年而建。六棱的外形如同一把巨剑直指蓝天,象征着中华民族勇于亮剑的勇气与决心。

北洋海军的战舰当年就停靠在这座铁码头上。墩桩采用厚铁板制成方柱,中间注入水泥后沉入海底,异常坚固,至今依然发挥着作用。

到了刘公岛,不能只停留于古迹,还要兼顾自然的景色。眼前红褐色的栈桥,延伸在碧绿的池水中,一条条鲜艳的金鱼,在欢快地嬉戏。

海面上一只只海鸥展翅飞翔……
夕阳时分,恋恋不舍的离开刘公岛,绚丽的晚霞将邓世昌的身影衬托得更加挺拔伟岸,他正在专注在瞭望着远方,守护着我们神圣的疆土。

刘公岛之行,让我感触颇深,驻足甲板上,任海风吹拂思绪。这何尝只是个海岛啊,它更是一处令中华民族扬起风帆的警醒之地。

我是行摄岁月。在大量的文章中,你可以看到这篇图文,相信这是我们的缘分。而您的关注便是对这份偶遇的最好诠释。期待再次见到你!(本文部分照片源于其他摄影师,在此表示真诚的感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