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爲大家聊一聊相聲界的那些事,如今最火的相聲演員當屬《德雲社》郭德綱門下的一批弟子,郭德綱的徒弟除了說相聲,還主持節目,參加綜藝節目,更是涉足影視圈中。其中也不免前幾年社員紛紛退社,給郭德綱帶來不小的壓力。于謙也在說相聲的時候自嘲過“離開德雲社的都沒紅”。

近幾年德雲社可以說是事業飛速發展,就像是東北二人轉的趙本山一樣,有人說北有趙本山二人轉,南有郭德綱相聲。可見郭德綱在相聲界的影響力非同一般,名氣大那肯定也會出現一些變故,就拿德雲社最早一批社員突然退社來說,可謂是一場重大變故,導致德雲社進入了低谷期。

算是真正的爲全國觀衆所熟知。據統計李菁在離開德雲社後出演電影作品12部,電視劇7部遠遠比在德雲社表演相聲時候忙得多,而綜藝節目也參加了3個。可以看出離開德雲社的李菁事業發展依然是如火如荼。

接下來我們來看下第二位何偉,藝名是何雲偉同曹雲金一個雲字輩。不過爲何曹雲金離開德雲社後還沿用自己曾經的德雲社藝名,可能是曹雲金怕影響自己發展?

迴歸正題我們來看下何偉的發展情況,據統計兩人於2010年宣佈退社至今。何偉共出演過電影14部,也是一個量大的演員了,同時參演的電視劇就達到了16部之多。

可見何偉離開德雲社之後也是發展得相當順利,比此前在德雲社中相對混得要好得多一些。但是何偉的感情生活卻沒有李菁順利,何偉與妻子是在網上認識的,可能兩人的婚姻感情基礎不牢固所以最終矛盾升級就分手了。

在此提醒大家網戀有風險,見面需謹慎。何偉與妻子結婚不到半年就因爲感情不合離婚了,最終13年第三次結婚,李菁則是家庭幸福美滿事業也得以成功。兩人可謂都是成功人士。

接着我們再來說這位重量級的明星相聲演員曹雲金

曹雲金是退社中的一股清流,算是最讓郭德綱頭疼的一個,且還是郭德綱的愛徒。得意弟子背叛師門,按說應該是事業一落千丈的。但是曹雲金在離開德雲社後反而演藝事業更加的成功了,更是獨自開了個相聲劇場。

與前兩位一樣曹雲金也是於2010年退出的德雲社,並且在2016年德雲社將其除名。同時曹雲金還發了一篇6000多字的長文來痛批郭德綱,表示“是時候了,也該做個了結了”。

並且表示江湖險惡,道不同不相爲謀,還直言“我最清楚你那些見不得光的往事。”對於兩人的師徒之戰,可以說是鬧起了一場不小的風波。

我們峯迴路轉來看下曹雲金離開德雲社後的發展情況,在宣佈退出德雲社至今影視作品共有8部,出演電視劇有7部。可以說對於年輕的曹雲金來說,相對於如今跟他同一批的德雲社社員中混得比較不錯的一個。雖然如今德雲社的一些相聲演員有時候也會去客串電影,比如我們所熟知的燒餅,張雲雷,曹鶴陽等人,但是量確實不大。可能是德雲社商業演出的規模巨大導致,電影客串比較少的原因。

據相關數據報道曹雲金目前控股的公司有四家,而且還擁有5層豪宅,如今身價已經上億。可算是衆多德雲社退社人員尤爲成功的一個,曹雲金的工作室,也是其名下的重要產業。

曹雲金離開德雲社後的智慧

曹雲金離開德雲社沒有更改藝名,依然沿用曹雲金這個藝名。小球分析原因有二:第一點曹雲金這個名字有一定的影響力,而且改名可能影響發展。第二點曹雲金敢於叫板,在被郭德綱除名以後竟然霸氣回懟得以翻身。堅決不能揹負不該揹負的名聲,因爲對於一個演藝圈的人人設極其重要。

曹雲金同何雲偉李菁三人離開德雲社發展路線多樣化

三人其實在2011年的時候還一起聚過,當時何雲偉跟李菁參加了曹雲金相聲巡演的——助興演出。此後三人的發展路線也是不謀而合,都是多線發展,相聲爲主的方式。如今此三人離開德雲社,發展還算是順利的。

郭德綱爲何頻頻遭遇社員退社

其實對於社員的退社行爲,對郭德綱的影響也是很大的,一度讓德雲社陷入了低谷之中,而且內部矛盾也突顯了出來,郭德綱表示對於曹雲金真的是“又愛又恨,並且談到他像自己的孩子一樣。

同樣也是傷害自己最深的。”並且多次表示如果他選擇回來,就讓一切隨風而過。可見如今曹雲金已經有了自己的事業與商業前途,回來是不可能了。也只能夠祝福他發展順利。

其實郭德綱對於德雲社的管理應該學習趙本山

我們知道郭德綱跟趙本山雖然不算是同一類型的表演風格,但是他們的目的是一樣的,奪觀衆一笑。雖然兩家的表演方式不同但是在某些方面也是不謀而合的,比如管理措施上都是以門下徒弟爲發展,都有自己的團隊。而且都有自己的公司和相應的表演舞臺,趙本山的劉老根大舞臺可同郭德綱的劇場想對比。

而且趙本山對於徒弟的管理非常好,雖然徒弟衆多,但是很少有徒弟敢與趙本山頂嘴。小瀋陽火得一塌糊塗單飛也失敗了,最終還是迴歸到了趙本山的團隊中去。

可見對於于謙臺上的調侃“離開德雲社的都沒紅”也算是爲鬥觀衆一樂,暗自對於以前的事情進行諷刺。多有一種自嘲的感覺,如今德雲社發展如意中,天也離不開郭德綱多年的苦心經營。對於何雲偉李菁曹雲金等人的單飛郭德綱也做出了比較好的措施應對,俗話說“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江湖之中的恩恩怨怨也將隨風飄去。

正所謂是“種麻得麻,種豆得豆。”要怎麼收穫,先得怎麼栽。所以說種什麼樣的因就會得什麼樣的果,只要不違背生活原則,自然會收到好的效果。

郭德綱能有今天正是“心存善念,天必佑之。”的結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