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紀60年代後期,隨着冷戰的加劇,美蘇兩國在發展軍備上的投入熱情持續“高燒不退”,蘇聯的核武器讓美國十分忌憚,但蘇聯在此期間開發的高空高速截擊機和蘇聯嚴密的防空網讓美國人傷透了腦筋。要想摧毀蘇聯境內的戰略核設施,就必須另闢蹊徑。在此背景下,一款有史以來外形最奇特的戰略轟炸機出現了,它就是B—2隱身戰略轟炸機。
B—2是美國諾斯羅普公司聯合波音公司研製的一款遠程隱身戰略轟炸機,它的首次試飛是在1981年,1989年,B—2正式服役。作爲世界上目前唯一一款隱身戰略轟炸機,B—2在隱身性、整體氣動外形和武器系統等方面都具有先進水平。

隱身性是B—2最大的特點,它的隱身性是通過飛翼型氣動外形和隱身材料來實現的。爲了達到最大的隱身性,B—2放棄了傳統飛機的垂直尾翼和水平尾翼,轉而採用了翼身融合技術的飛翼型氣動外形,這讓B—2的正面雷達反射面積只有0.1平方米。B—2的機身塗料採用的是由雷達吸波材料,不過這種塗料價格不菲,據說B—2塗一次塗料的錢夠買一架小型飛機了。

B—2看起來就像一個w型的“飛餅”,因爲它既沒有垂尾,也沒有平尾,這樣的氣動外形在很多人眼裏是無法理解的,那麼它是怎樣轉向的呢?麻生理工大學的天才們早就考慮到了這個問題,他們設計了一種同時兼具減速和偏航能力的減速板,諾斯羅普官方給出的名稱是“減速板—方向舵”。這個裝置可以向上下兩側張開,在兩側機翼的減速板做不對稱開裂時,B—2就可以轉向了。

裝備4臺F118大推力渦扇發動機的B—2的最大載荷達到了23噸,它的彈艙設置在4臺發動機的中間。出於隱身性的考慮,B—2沒有設置機身外掛架,不過它的掛載能力還是十分強大。在執行核打擊任務時,B—2可以在內置旋轉掛架上攜帶16枚核炸彈或16枚帶有核彈頭的空射巡航導彈。而在執行常規打擊任務時,B—2可以攜帶多達82枚集束炸彈或8枚激光制導炸彈。
B—2服役10年後趕上了科索沃戰爭,1999年5月8日對很多中國人來說都是無法忘記的一天。在這一天,北約戰機“誤炸”了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而投放炸彈的正是B—2轟炸機。(來源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