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明·沈德符的《萬曆野獲編·戮子》中說:“有子不才,屢戒不俊;”一個人明知道自己犯錯了,但是依然屢教不改,這種人到最後都不會有好下場。

千百年來,很多人爲了利益不擇手段,爲了金錢垂涎一生。就算知道自己已經處於犯罪的邊緣也不會止步於此,甚至觸犯了法律,也不會回頭,因爲在巨大利益的吸引下,會喪失判斷的能力。

在中國就有這樣一個人,爲了利益不擇手段,後來他的行爲變成了驚天巨騙。僅初中畢業,通過僞造24億價值的文物,騙貸款6億,最終成爲了“中國大陸富豪之一”他就是謝根榮。

鋌而走險

謝根榮出生在浙江杭州,上世紀80年代在中俄的邊境做服裝貿易生意,因此獲得了第一桶金,足足有千萬。到上世紀90年代,謝根榮又開始發展啤酒業,還在北京市房山區建立了北京燕山華爾森集團。1995年,謝根榮又轉移了重心,開始在房地產行業發展。

當時的謝根榮僅僅初中畢業,因爲有着豐富的商業頭腦,所以成爲了一個十分精明的商人。2000年,就收購了中鼎公司手中的“東華金座項目,”而這次收購活動成爲了謝根榮命運的轉折。當時他從銀行大量借貸,謝根榮並沒有履行自己的還貸職責,等樓盤完工後,用這些錢過起了揮霍無度的生活。

很快,謝根榮的公司就面臨着破產的風險,可能還要負起騙貸的責任,爲了能繼續過這種揮霍無度的生活,他決定鋌而走險,僞造文物。

僞造文物

面對銀行的質疑,只要證明他有能力償還貸款,就不會有人來找麻煩了。謝根榮靈光一閃,決定利用外界對他的形象定位,塑造了一個熱愛古董收藏的富豪慈善家形象。他將重心放在了古代皇帝及部分近臣以金線縷結的玉衣,也被叫做“金縷玉衣”。這種玉衣十分珍貴,出現在西漢文景時期,流行了400年。

到現在爲止,全國也僅有金縷玉衣20餘件,無論是哪一件都是做工精密,玉片、金絲來做成的,讓人驚歎。正是因爲這個文物的珍貴,所以它的價值也是不言而喻的,謝根榮看中了這一點,於是他就委託北京中博雅文物鑑定中心鑑定委員會主任牛福忠爲自己打造了兩套“金縷玉衣”。只需要將一些散落的玉片串起來,作出金縷玉衣的結構外觀,然後再找一些專業人士來鑑定,給“金縷玉衣”估價,這樣便打造成了物超所值的文物。

矇騙過關

金縷玉衣打造成功以後,謝根榮又花了大價錢請來了有聲望的專家進行鑑定,最後,這一件所謂的“金縷玉衣”被估價24億,鑑定報告放在金縷玉衣的旁邊,顯示其珍貴。

後來,他向當時質疑他假貸的銀行行長顏林壯等人展示了這兩件金縷玉衣,還給了很多虛假的報表材料。謝根榮說,這一件文物是極其珍貴的,全世界都稀少,而自己卻擁有兩套,且估價24億。這一狀況,也讓顏林壯等人相信了謝根榮有還貸的能力,也相信了謝根榮之前所僞造的555份房貸合同,即使此次貸款高達6.6億元。

2003年,謝根榮被評爲中國富人排行榜的第163名。但是當時沒有人想到,這個所謂資產高達7億的謝根榮,背後竟然做了這麼多喪盡天良的事情,他的成功是用罪惡和欺騙換取而來。

東窗事發

維熙《第十個彈孔》中說:“他知道紙是包不住火的”。是的,紙包不住火。

在錯誤的估計謝根榮的還款能力後,顏林壯等人決定繼續向謝根榮提供貸款,想盤活“東華金座”項目,可是這一次,謝根榮騙貸的事情逐漸的被發現了。但是此時的顏林仕等人,如果要承認謝根榮騙貸,那就等於承認了自己監管不力,犯下了錯誤,他們只得繼續給謝根榮貸款,完成樓盤。

可惜這時的謝根榮還不知道悔改,他繼續用騙貸的錢揮霍,但是最終還是暴露了。

後來紙包不住火,謝根榮的罪行最終被公之於衆,鑑定專家也承認,當時鑑定金縷玉衣時確實有所大意,他們並沒有仔細的鑑定。

最終謝根榮得到了自己該有的懲罰,謝根榮最終還是爲自己的惡果買單,被判了無期徒刑,而當時包庇他的顏林壯等人也遭受到了該有的懲罰。這一場荒唐的騙局,最終也落下了帷幕。

結語

僅僅初中畢業就成爲了商業巨頭,多年後設下瞞天過海的騙局,利益矇蔽了他的雙眼,衝昏了他的頭腦,最終也走上了一條不歸路。現在社會,一定要給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避免誤入歧途。

參考資料:

《萬曆野獲編·戮子》

《第十個彈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