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爲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擁有世界上最爲久遠的發展歷史,在這段時間裏我們的祖先創造了無數令人驚歎的文物和徇爛多彩的文化,大大的豐富了我國的文化內涵。現代社會隨着考古技術的不斷加強,越來越多珍貴文物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每件都是極爲罕見珍寶。我國的5大鎮館之寶更是價值連城,即便開價10億國人都不願意賣!那麼我國博物館裏有哪5大鎮館之寶呢?

第一、清明上河圖。要說我國那幅古畫價值最高?毫無疑問一定是《清明上河圖》,作爲我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清明上河圖》是北宋畫家張澤端僅存於世的風俗畫,它寬24.8釐米,長528.7釐米,採用了散點透視構圖法生動的記錄了北宋都城汴京的城市面貌和社會各階層百姓的生活狀態,是北宋繁華的見證也是古代經濟面貌的真實寫照,對專家研究北宋文化、經濟、建築等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被評爲國寶級文物,現如今就珍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館內,是世界獨一無二的古畫。

第二、金縷玉衣。金縷玉衣又稱玉匣,是漢代規格最高的喪葬殮服,是採用玉片和金線組合而成的人形玉衣,把人緊緊的包裹在玉衣中,起到屍體永不腐爛,靈魂永不消亡的作用。我國出土的第一件金縷玉衣出土於河北省滿城縣西南1.5公里處的陵山,中山靖王劉勝的古墓內。這件玉衣由2498塊玉片和1.1千克重的金線連接而成,全身長達188釐米,是我國至今爲止發現的保存最完整的玉衣,出土後就珍藏在河北博物館,是極爲珍貴的鎮館之寶。

第三、鑲金獸首瑪瑙杯。人們日常生活中見到的最多的杯子形狀大多都是圓形的,而陝西曆史博物館內卻有一個非常獨特的杯子,1970年時出土於陝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內,是唐朝時期的玉器,高6.5釐米、長15.6釐米、口徑5.9,釐米,杯體爲角狀獸首形,獸雙角爲杯柄,嘴部鑲金帽,眼、耳、鼻皆刻畫細微精確。這個杯子是世上僅有的一件件俏色玉雕,代表了唐朝高超的手工技藝和思想文化,同時也是所有唐代玉器做工最精湛的一件,被列入國寶級文物的行列中。

第四、踏馬飛燕。在我國衆多歷史文物中,踏馬飛燕佔據着極高的地位,因爲它不僅是帶有悠久文化的歷史文物,也是古人奇妙思想下的生產物,更是我國重要的旅遊標誌,被譽爲國寶級文物。1969年,踏馬飛燕出土於甘肅省武威城區的雷臺漢墓中,剛開始踏馬飛燕並沒有得到專家的重視,直到郭沫若一眼相中這件文物,對它的造型讚歎不已,認爲它既有風馳電掣之勢,又符合力學平衡原理,是一件稀世珍寶,這才成爲了雷臺漢墓的標誌。

第五、大禹治水大玉山。玉山制於清代乾隆年前,是中國所有玉器品中用料最貴、耗時最久、雕琢最精、形制最大、氣魄最盛的一件作品,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玉雕作品之一。從這件玉器文物中可以完美的體會到中國玉雕工藝的卓越成就,被譽爲中國玉器中的“魁首”。玉山的製作玉石爲青石,高224釐米,寬96釐米,底座高60釐米,重約5350多公斤,下有數千斤重的嵌金絲銅座。詳細的描繪了我國古代大禹治水的故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