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黃霑的全部作品,都表現了中國的情事,中國的格調,中國人的態度,好不誇張的說,他的詞曲作品雖然加入了世俗的光影,雖然冉進了粵語的方言,但依然純然是中國傳統的一支餘脈。無論是家國情懷,還是小情大愛,無論是江湖兒女笑看風雲的灑脫,還是人生如夢夢如人生的醒悟,他都將這種精神和情懷嵌入了歌詞中,所以他的作品既透露着儒家文化的積極進取、道家的超邁逍遙和佛家的隨緣而安,又表現出中國傳統的辯證的思辨精神。

相信大家都知道張明敏在1984的“春晚”上身穿淺色中山裝,一臉肅在地唱起那首《我的中國心》。那是內地第一次目睹海外的中國歌手,口音不同、唱法不同、形象不同。給了觀衆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我的中國心》唱出了所有海外遊子的心聲,通過歌聲使得人們都信了:雖然即使生在異國他鄉,但什麼也改變不了中國人的愛國心,什麼也改變不了中國人萬里歸鄉的嚮往。

因爲《我的中國心》歌曲的知名度,內地人漸漸開始對黃霑有了印象。而黃霑也卻如寫《我的中國心》一樣,有一顆愛國的中國心。黃霑的全部作品,都表現了中國的情事,中國的格調,中國人的態度,好不誇張的說,他的詞曲作品雖然加入了世俗的光影,雖然冉進了粵語的方言,但依然純然是中國傳統的一支餘脈。他的歌詞裏有大量的中國詩詞的遣詞和句話,他的曲純然是國樂民樂曲風的延續。

對於九歲就移民香港,幾乎在粵語英語文化中生活了一輩子的人來說,有這樣的視野、胸襟和情懷,真的很耐人尋味。比如在黃霑最突出的代表作品中便可看出:《上海灘》的主題曲“浪奔浪流”,“淘盡了世間事,亦未平復人間爭鬥”的態度,正式蘇軾在《赤壁懷古》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的態度。

比如有着戲夢紅塵的文人態度的《倩女幽魂》,便有知名樂評人“愛地人”曾稱,《倩女幽魂》將東方古典的宿命主題,融入到略帶陰氣的旋律氛圍裏。而這首作品最大的成功之處,就在於在言鬼的主題之外的別有一番洞天,可以說是“中國風”的經典範例。而在1988年,張國榮在自己個人演唱會上,還特意打扮成片中的模樣表演了《倩女幽魂》這首歌,足以證明這首歌的魅力。

像《倩女幽魂》這樣的歌曲,黃霑所做數不勝數。無論是家國情懷,還是小情大愛,無論是江湖兒女笑看風雲的灑脫,還是人生如夢夢如人生的醒悟,他都將這種精神和情懷嵌入了歌詞中,所以他的作品既透露着儒家文化的積極進取、道家的超邁逍遙和佛家的隨緣而安,又表現出中國傳統的辯證的思辨精神。

只是一代鬼才早已逝去,不知道一個人在那邊的他是否會覺得恐怖,畢竟在他曾在接受楊瀾採訪時曾說,當一場盛大的演出之後,狂熱的觀衆散去了,華麗的佈景撤下了,耀眼的明星們回家了,場內只剩下一盞照明的工作燈。這時,你走上舞臺,在一片寂靜冷清中看到自己的影子,聽到自己的回聲,那是很恐怖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