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坐在SUV裏體驗“搖頭晃腦式”的越野嗎?這裏有兩個新鮮的玩意兒,它們夠拉風、夠刺激且充滿了挑戰性。而更重要的是,只要你有膽量,它們的越野能力絕對不輸那些所謂的硬派SUV。

  首先介紹的是被國內玩家稱之爲“單兵坦克”的越野利器,不僅外觀搶眼,開起來的感覺也能讓人大呼過癮,不過它對於體力和技巧有一定要求。

  單兵坦克原名爲DTV Shredder,是由加拿大公司DTV Motor Corporation生產。別看它體積不大,但高機動性、強大的全地形能力以及牽引力,讓這種履帶滑板車可以應用在軍事領域。

  目前共有兩個配置的DTV Shredder在售,我們拍攝的爲高配的XR版本,主要區別在於安裝了大面積的護槓、底部沙板以及車身的塗裝等。

  儘管全地形能力夠強,但在國內的用途主要還是用於平時娛樂,所以對它的便攜性有一定要求。

  另外,由於它的工作環境一般比較惡劣,所以零件和用料方面自然無法偷輕,一切均以可靠性爲第一要素,而這也致使它的自重達到了130kg。也就是說至少需要兩個人,才能把它抬到你的皮卡上。

  雖然便攜性上有一定的劣勢,但它所帶來的樂趣絕對是無法替代的。

  下面主要聊聊關於操控的技巧,單兵坦克的油門是右車把下方的撥杆,與自行車的變速器十分相近。轉向則需要傾斜身體完成,這又與滑板和單板滑雪相同。由此可見,駕駛它也絕對算得上是個體力活,特別是對於初學者來說。

  可以說單兵坦克的操作風格與我們常見的汽車、摩托車等完全不同,它的確需要一定的時間和膽量去逐漸適應,但好在它比較容易上手,並且你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便能感受它的樂趣。

  雖然是身體重心轉移的方式控制方向,但由於履帶車的特點,實際駕駛起來是需要一定速度爲前提的。時速大概超過5km/h後,它的轉向纔會有所反應。

  由於單兵坦克的體積較小,所以在速度過快時切勿使用手柄的剎車,這樣會導致車尾翹起甚至是翻車的危險。而在需要緊急停車的狀況下,只需鬆開油門即可,大面積的履帶與地面摩擦,就能夠帶來足夠的剎車效果。所以在駕駛時,要時刻保持高度的精神集中,隨時掌握前方的路況並做出判斷。

  類似於極限運動的單兵坦克刺激但同樣具有危險性,所以在安全方面的保護除了駕駛者的裝備外,它本身也有着非常細緻的設計。

  與單兵坦克一樣,ATV也可以在越野過程中提供無以倫比的參與感,當然這種參與感可並不僅僅是掛個鎖、動動方向、踩踩油門那麼簡單,就像摩托壓彎一樣,只有給身體加戲才能將載具推到極限,這種狀態才能稱得上是最標準的人車合一。但與滑板式駕駛的單兵坦克不同,春風CFORCE 800要更易於操控且並不需要太多體力與轉向較勁,想想剛剛下肚的午飯和我單薄的身板,ATV纔是明知之選。

  CFORCE 800在外型設計上兼顧了一定的實用性,即便沒有保障車隨行,其車頭與車尾的貨架也可滿足越野穿越時一些必要的載物需求。

  在坐姿方面,車把與座椅的設計基本可以讓駕駛者保持相對直立的騎行姿態,所以即使是長時間騎行,頸部與背部也不會有過多壓力。

  帶有雙活塞卡鉗的碟式剎車可提供出色的剎車效果,其中左手剎車和腳剎爲聯動觸發,而右手位置的前剎相對來說要響應更快,手感也更爲直接。

  在越野賽道的比拼中,爲越野而生的CFORCE 800終於找到了炫技的舞臺,憑藉着發動機的排量碾壓和完備的越野配置,完虐單兵坦克基本已成定局。但實際上,我的野心並不在此,吊打那幾輛硬派大神纔是我與春風的終極目標。

  但在最硬模式下,細碎顛簸會通過座椅對駕駛者發起衝擊,此時正確的做法是重心前傾,採用微站姿的方式駕駛,並通過身體的關節來緩解路面對於人體的干擾,實際上,這與兩輪越野摩托的駕駛技巧十分類似。

  

  編輯點評:雖然在最終圈速上ATV和單兵坦克不佔優勢,但不得不承認依靠重心轉移的操控方式遠比傳統汽車要更有駕駛樂趣。而就在執筆之前,我還藉助着洗衣機上那身吸滿黃土的衛衣來回味幾天前那些令人享受的駕駛細節,這種源自身體的感知力與記憶力,也許大G、牧馬人一生都無緣體會。

  ▼ 更多汽車資訊,請關注愛卡汽車▼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