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志願軍加入抗美援朝戰役之前,已經多次警告美軍不要越過三八線,當時不可一世的美軍沒有把新中國放在眼裏,自然也不會理會中國的警告。結果志願軍加入戰鬥之後,到了美軍一個措手不及,在數次交鋒之中,中國志願軍不怕死不怕戰的精神讓美軍頭疼不已,最終雙方簽訂停戰協議。這一戰讓美軍覺得很恥辱,戰後鮮少有人提及,而這一戰把美國人打到連電影都不敢拍,這是真的嗎?
美軍會在抗美援朝戰役中失敗,一是因爲過分的輕敵,沒有把中國當成可怕的對手;二來美軍打仗太“正統”,雖然有先進的武器,但是中國志願軍和美軍打近戰、夜戰,還有敵後穿插、分割包圍,他們不適應這種打法,需要時間想出應對之策;另外中國志願軍參戰的都是有豐富實戰經驗的部隊,還有優秀的指揮官,擅長隨機應變。基於多重因素,美國沒有拿下戰爭的勝利,只是害怕到電影都不敢拍這件事,並不符合事實。
二戰、越戰都被美國拍成過電影,而抗美援朝戰役大部分是在50到60年代拍攝,雖然傳播度不高,但是細數下來與這場戰役有關的也有40多部作品。如《堅韌的刺刀》就是講述了美軍從前線後撤,又留下一部分隊伍進行後衛之戰的故事,在電影中,並沒有把志願軍的作戰能力給弱化,從美軍的後撤就能知道他們對面對的是強大的對手。總體來說,電影的情節沒有偏離戰爭事實,對志願軍形象的刻畫挺客觀。
歷史事實已經發生,一味地逃避沒有任何意義,因此美國雖然不想回憶抗美援朝的畫面,但是並不代表他們連拍電影的勇氣都沒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