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條關於寫給未來親家的朋友圈火爆網絡,一位媽媽用比較戲謔的方式,寫出了家長們輔導孩子寫作業時的苦惱↓

  這位媽媽說,自己女兒有房有車有保險,以後結婚給嫁妝包酒席,可以不要彩禮,禮金全給孩子。

  緊接着話鋒一轉,提出了唯一的要求↓

  

  能不能現在就接走,

  把作業輔導一下!!!

  很快,朋友圈裏家有兒子的媽媽也出了一版本↓

  親愛的未來親家,有空也過來看看你女婿,最近他又長高了,又帥了,有房有車有保險會游泳,婚禮全包,禮金全給孩子,可以入贅,過年去哪家都行。

  唯一的要求也是↓

  

  能不能現在就接走,

  把作業輔導一下!!!

  現在就接走,把作業輔導一下。

  現在就接走,把作業輔導一下。

  

  

  媽媽們給親家寫起信來已經“情真意切”到這種地步,這究竟是有多打怵陪孩子寫作業啊?甚至有個別家長被爆因爲輔導作業而出現了不同程度上的身體不適反應。有家長苦笑:別人家寶寶上學要錢,爲啥我家寶寶上個學卻是“要命”呢?

  輔導孩子寫作業真的這麼困難嗎?那些能輕鬆搞定孩子的家長又是怎麼做的?

  小編想,他們會這樣回覆——

  回未來親家書:

  

  親愛的未來親家,你好啊!

  聽說你最近因爲輔導娃寫作業的事兒苦惱不已,誰不是經歷過或者正在經歷呢?

  我也曾經懷疑,我跟愛人學習都不錯,孩子這看着題目就發愣,寫一寫作業就偷偷玩起來的毛病到底像誰呢?這孩子,如果真不喜歡學習,將來我們可以讓他做什麼呢?是不是應該再給孩子想想別的出路,給孩子多點兒選擇?可是,不管怎麼選擇,文化水平總是硬實力,這可怎麼辦?

  我常常這麼想,但從來沒有真正放棄過孩子。就像孩子需要學習一樣,我也一直在努力摸索更好的方法來陪孩子寫作業。我不僅希望能和孩子一起把題目弄明白,更希望這個過程能儘量愉快,孩子和我們可以沒有任何一方受到身體或者心靈的傷害。

  雖然我們總說自己被氣得如何如何,可我們都明白,最容易受傷的還是孩子。

  陪寫作業就像是咱們家長自己給自己留的“作業”,不管學校有沒有要求,負責任和放心不下孩子的爸媽多多少少都會過問。這是我們自己的責任感使然,也希望這份心意能真正成爲孩子學業的助力。

  這是我這幾年不斷閱讀教育文章和自己親身體驗總結的陪寫作業祕籍,希望對你家也有用。

  1

  陪寫作業,並不意味着分分秒秒死盯着

  我聽說,有的家長喜歡盯着孩子寫作業,一旦發現有問題,或字寫錯、寫歪了,一邊幫孩子塗擦,一邊批評、埋怨、責怪孩子:“怎麼搞的,又做錯了,總是改不掉。”“說過多少遍,就是記不住,氣死人!”

  在這種緊張、焦慮的氛圍中,孩子的學習興趣和能量之門很難打開。這個時候,家長再怎麼說教孩子都聽不進去,也改不過來。

  其實,不妨首先過問一下有多少家庭作業,然後叫孩子自己去做,我們在一旁拿本書讀讀,或者輕手輕腳地做自己的事,別輕易去打擾孩子。

  等孩子做完作業,再去檢查檢查。孩子低年級時,重點檢查字跡是否寫端正,孩子讀高年級時,重點檢查孩子做題思路。

  2

  孩子拖拉、磨蹭怎麼辦?

  聽說你家孩子寫作業不專心、愛拖拉,有時幾道題也能做半天?這些辦法你試一試!

  

  把作業碎成小目標,一次十幾、幾十分鐘。

  

  先了解一下孩子的作業量,自己估計一個完成時間,然後徵詢孩子,如“語文40分鐘能做完嗎?數學30分鐘能做完嗎?”

  若發現孩子寫作業時有不專心做的表現,只要不是太過分,讓他動一動就好。如果孩子注意力不大集中,有拖拉的行爲,父母可在旁邊提醒一下,如“已經做了15分鐘了,加油!”

  

  催促要得法,安撫的語氣最合適。

  

  發現孩子做作業拖拉已經到了必須制止的地步時,可以到孩子身邊,用手撫摸他的頭,問“是不是遇到了難題做不下去了,要不要爸爸/媽媽幫你一下?

  這樣可以把孩子的注意力拉回到學習上。通常情況下,孩子會說沒有難題,這時父母要表現出一種平靜的神情:“相信你很快會做完的,爸爸/媽媽等着你好嗎?”

  千萬彆氣急敗壞地質問:“你怎麼這麼愛走神?你有多動症嗎?”最怕咱們說得多了,孩子把氣話當成評價,自己都相信了。

  

  可以直接提要求,但強硬也得講道理。

  

  如果上述兩種方法都沒用,那麼換這種方法試試:事先了解孩子的作業量,然後直接提出完成的時間,如今天的語文作業不多,用20分鐘可以做完,數學稍多點兒,用35分鐘時間可以做完。

  咱們也要說到做到,在執行這一規定時,情緒要平靜,不能發火。規定的時間也要充分考慮到孩子的能力和作業量,而不是故意規定一個孩子不可能達到的時限,讓孩子頻頻體驗挫敗感。

  總之,要讓孩子明白:爸媽說話是算數的,不是鬧着玩的。這種方法是不得已而爲之,帶有強迫性,事先要與老師取得聯繫,請老師做好配合。

  3

  真需要“露一手”時,我們該怎麼給孩子講題?

  可能很多爸媽生氣還不是因爲孩子磨蹭,而是輔導作業的時候發現自己眼裏簡簡單單的題目,孩子怎麼弄都不會。我覺得,爸媽作輔導和點撥是必要的,只是在輔導、點撥時要講究技巧:

  

  讓孩子反覆讀題

  

  許多題目不難,只是孩子缺乏耐心閱讀原題,往往只看了一遍感到不會做、很難,這是一種消極的心理暗示。如果父母總是遷就孩子,立即告訴他如何做,甚至將版式列好,就會使孩子養成遇到問題不思考、依賴他人解決的壞習慣。

  正確的方法是:“媽媽相信你,只要多讀幾遍原題,你會做出來的。”當孩子做出來以後,父母要高興地稱讚:“我說過吧,仔細讀題就會做了。”這種鼓勵式的讀題法能夠“逼”出孩子主動學習的興趣,從而獲得自信。

  

  用例題作輔導

  

  對於孩子經過思考也沒做出的題目,父母也不要直接告訴他原題的解法,最好是根據原題編一個相似的例題,與孩子一起分析、討論,弄懂弄通例題,再讓孩子去做原題。

  一般弄懂了例題,孩子多半會做原題,如果仍不會做原題,那麼要再回到例題的討論與計算上。經過幾個來回,只要父母耐心引導,孩子一定會做原題的。這種做法雖然父母要麻煩一些,但能夠訓練孩子舉一反三的遷移能力。

  

  只講關鍵點

  

  對於有些難題,父母一時也編不好例題,那麼,可以就這個原題分析它的關鍵點在哪裏,找到什麼條件就好解題了,讓孩子根據父母的提示去思考、列式計算。而不能將算式直接列出來,或告訴孩子第一步做什麼、第二步做什麼……如果這樣輔導孩子,那麼他的解題思路不容易打開。

  最後,還有兩點提醒你,陪孩子寫作業,有兩個禁忌,記住了就能平息自己的好些怒火——

  1、忌高估孩子的理解能力。孩子就是孩子,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終究與我們不同。打個比方,到這個年紀,你也有過一本書今天讀完明天就忘的時候吧?對這種情況,我們也只能無奈,畢竟年齡擺在那裏。其實對孩子何嘗不是?他們正在學習對他們的年齡來說足夠難的知識了,爲什麼我們不能多一些耐心呢?

  2、忌急躁。一定要耐心,如果孩子實在理解不了,不妨讓他第二天請教老師,回家後再讓孩子給你講一遍,這樣不僅可以看出孩子明白與否,還可以從中理清老師講題的思路。

  總之,車你先收着,房你也先收着。

  如果孩子們優秀,這些他們自己總會掙來,甚至能掙得比這些多得多;如果他們不學無術、一事無成,那麼咱們留了再多車房,買了再多保險,也會始終爲他們操心。咱們辛辛苦苦惹氣挨累的,都是爲了讓他們優秀啊。

  好吧,孩子正喊我聽寫呢!

  最後一句話,咱們共勉——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也是最好的老師。

  讓我們一同找到最對的那把鑰匙,

  帶着智慧和愛共同開啓孩子這把鎖吧!

  本文編輯 | 齊曉君

  責任編輯 | 齊曉君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