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朝的乾隆皇帝,一生写过4万多首诗,也不知道武亦姝储备了多少首乾隆的诗,这个产量多不多呢,要知道在《全唐诗》中,一共收录了唐诗48000余首,诗人2200多人。乾隆活了80多岁,按4万多首诗的产量来算,一天起码得写一首诗以上,这绝对算得上非常勤快的诗人了。

清朝的乾隆皇帝,一生写过4万多首诗,也不知道武亦姝储备了多少首乾隆的诗,这个产量多不多呢,要知道在《全唐诗》中,一共收录了唐诗48000余首,诗人2200多人。乾隆一个人的产量就快赶超整个唐代了。当然,这4万多首诗可能并非全都出自乾隆之手,但后人统计时,这些诗都署了他的名字,那就自然归为乾隆所写的了。

乾隆活了80多岁,按4万多首诗的产量来算,一天起码得写一首诗以上,这绝对算得上非常勤快的诗人了。但产量虽高,质量却真的不敢恭维。也被网友戏称为“瘾大技术差”。其实乾隆诗写的不好也是有原因的,乾隆是清朝的第六位皇帝,入关后的第四位。

以前满清入关之前都说满语,学的是满族文化,对他们来说,学习汉文化绝对是个非常难的苦差事。而且中华几千年的文化底蕴也不是那么容易了解学习的。不像李白、杜甫等诗人的作品,很多都被收录在现代九年义务教育的课本上。而乾隆的4万多首诗,只有一首被收录进了小学课本里,这首诗就是《飞雪》。

个人觉得这首诗对于小学生来讲,最大的好处就是好背,好记。其实关于这首诗,还有一个小故事。这发生在乾隆南巡杭州的时候,杭州下起了大雪,他带着官员一起去西湖赏雪。对于乾隆这么勤快的诗人来讲,遇此美景怎么能不吟诗一首呢,然后张口就来:“一片一片又一片,三片四片五六片,七片八片九十片……”。

个位数都用完了,乾隆咋个收尾?那可是会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的事。随即其中一个大臣报告:想一起助助兴是否可以?骑虎难下的乾隆当即批准。于是“飞入芦花都不见”名句由此产生,这首诗也被选入语文课本。至于当时是哪个大臣加上去的已无处可寻,但这首诗的终极作者是乾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