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片退耕还林白茫茫的土地上,一排排大果沙棘幼苗身披亮晶晶的银条,就像列队的士兵,亭亭玉立的站在那里。田间地头簇拥着百余人闪动的身影,踏着积雪,不时有人向技术人员问询,为大果沙棘苗拍照。在这银装素裹的季节里,一幕幕引人入胜的场景,让人们驱走了寒气。 10月30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林木种苗工作现场会在吉文林业局召开,来自林区19个林业局分管营林工作的副局长、营林科长、苗圃主任现地参观吉文林业局退耕还林沙棘造林地。

沙棘是一种落叶性灌木或亚乔木,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植物之一,可以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轻工、航天、农牧渔业等国民经济的许多领域。据营林处主任迟兆敏介绍,大果沙棘具有极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是一种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珍贵树种。大果沙棘4-5年结果,盛果期为10-20年,种植株行距为2米×3米,每亩可种植110株,雌雄比例为14:1,每株树可产30-50斤果实,每亩可产3000—5000斤果实,并能实现挂果越冬,大大降低采摘成本和成熟果实的损耗,每斤果实按市场价3元计算,每亩可实现收入9000—15000元。去年黑龙江省加格达奇沙棘果收购价每斤5元,最高时每斤7元,今年有收购者每斤提前交3.5元预购沙棘果实,现已涨为每斤5元收购。收购的沙棘果大量出口到德国、日本,也有国内加工。林区的寒冷正是发展沙棘产业的优势,挂果越冬效果更好,果实品质更佳。是优越于其他地区的得天独厚的优势。

实行退耕还林以来,吉文局今年将大果沙棘作为退耕还林的重要树种,计划退耕还林至少1万亩。通过2—3年的时间,引导农户将现有林权证范围内1998年以前开垦的农地也退耕还林。为实现这一目标,9月28日至30日,吉文林业局协调吉文镇、托扎敏乡、宜里镇,组织132名农户到附近的黑龙江省加格达奇区种植户处参观学习大果沙棘种植技术。该种植户从2008年开始种植大果沙棘,种植面积3公顷,2017年销售收入26万元,近几年每年都有二十多万元的收入,通过听取他的介绍,让农户实地感受,引导他们自愿退耕还林的积极性。林业局出台扶持政策,凡今秋明春有意退耕还林种植大果沙棘的,林业局将免费为其提供苗木。同时,林业局为种植户提供每斤0.5元保底收购价,按亩产3000斤计算,每亩也可收入1500元,远高于种植农作物每亩300元的收益,消除了农户们的后顾之忧。

今年,吉文局己购进120万株2年生沙棘扦插苗,计划陆续种植12000亩大果沙棘。目前,已经完成近5000亩沙棘造林。力争使吉文生态功能区内林权证范围内的农地全部退耕还林,让大果沙棘不仅改善生态环境,而且为吉文地区带来火红的沙棘产业,致富产业。(毛虎壮 周全伟)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