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七十一回,發生在漢中之戰期間,相關人物分別爲趙雲、曹操和劉備。原文如下:

卻說張郃、徐晃領兵追至蜀寨,天色已暮;見寨中偃旗息鼓,又見趙雲匹馬單槍,立於營外,寨門大開,二將不敢前進。正疑之間,曹操親到,急催督衆軍向前。衆軍聽令,大喊一聲,殺奔營前;見趙雲全然不動,曹兵翻身就回。趙雲把槍一招,壕中弓弩齊發。時天色昏黑,正不知蜀兵多少。操先撥回馬走。只聽得後面喊聲大震,鼓角齊鳴,蜀兵趕來。曹兵自相踐踏,擁到漢水河邊,落水死者,不知其數。趙雲、黃忠、張著各引兵一枝,追殺甚急。

操正奔走間,忽劉封、孟達率二枝兵,從米倉山路殺來,放火燒糧草。操棄了北山糧草,忙回南鄭。徐晃、張郃紮腳不住,亦棄本寨而走。趙雲佔了曹寨,黃忠奪了糧草,漢水所得軍器無數,大獲勝捷,差人去報玄德。玄德遂同孔明前至漢水,問趙雲的部卒曰:“子龍如何廝殺?”軍士將子龍救黃忠、拒漢水之事,細述一遍。玄德大喜,看了山前山後險峻之路,欣然謂孔明曰:“子龍一身都是膽也!”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夏侯淵死後,曹操親自率部來到漢中與劉備決戰。劉備手下將領張著探知曹軍糧草囤積在北山一帶,黃忠提出率部前去燒燬曹軍糧草。諸葛亮唯恐有失,令趙雲前去協助。此後,黃忠遭遇曹軍埋伏,陷入重圍,趙雲殺入敵陣將黃忠就會軍營。不久後,曹軍主力逼近,趙雲巧設“空營計”迷惑曹操,最終突然殺出,令曹操措手不及。趙雲終於以少勝多,重創曹操。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便是趙雲巧設“空營計”時的措施,叫做“偃旗息鼓”, 意爲放倒戰旗,停止擂鼓,比喻軍隊隱藏行蹤,不暴露目標。這句成語的最早出處是《三國志•趙雲傳》注引《雲別傳》中的“而云入營,更大開門,偃旗息鼓”。

首先要說明的是,小說中的這則故事並非作者的虛構,而是出自真實的歷史記載,在《三國志•趙雲傳》注引《雲別傳》中就有這個故事的歷史原貌,小說家幾乎是原封不動地將這一記載放到了《三國演義》當中。

從這個故事的歷史原型也可以看出,趙雲不愧是劉備陣營中非常罕見的智勇雙全之將。按照《三國志•趙雲傳》注引《雲別傳》的記載,曹操的確將糧草囤積在北山之下,黃忠領兵偷襲,趙雲擔任的是接應任務。而當黃忠沒有按時回營時,趙雲立刻親自前去探查,並因此在萬軍叢中救出了黃忠。

之後,趙雲更是沉着冷靜,巧設“空營計”,在沒有得到任何友軍的支援下打退了曹軍主力。該傳稱:“公軍驚駭,自相蹂踐,墮漢水中死者甚多。”這也是趙雲軍旅生涯最爲輝煌的一次勝利,也體現出趙雲智勇雙全的性格特點。令人遺憾的是,能力如此出衆的名將竟未能被劉備重用。假如趙雲能夠被劉備委以重任留守荊州的話,孫權想要偷襲荊州恐怕就難以實現了(當然,這僅僅是一種假設)。

參考書籍:《三國志》、《三國演義》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