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這之後的幾十年裏,張乾二院士與廈門大學化學系結下了不解之緣,先後在廈門大學擔任講師、副教授、教授、化學化工學院院長,憑藉個人在化學領域的突出成就,1991年張乾二當選爲中國科學院院士。就在5月3日20時33分,突然傳出一個噩耗,中國科學院院士、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授、物理化學家張乾二離世,這意味着又一個共和國“巨星”隕落,成爲今年來離世的第15位國寶院士。

就在5月3日20時33分,突然傳出一個噩耗,中國科學院院士、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授、物理化學家張乾二離世,這意味着又一個共和國“巨星”隕落,成爲今年來離世的第15位國寶院士。

張乾二院士出生於1928年8月15日,福建惠安人,從其出生的年代可以發現,他的同年成長歲月正趕上了國家戰火不斷、內外交困的時期,但即便如此,張乾二依然堅持上學尤其偏愛化學;1947年,成功考上廈門大學化學系;1951年,又考上廈門大學化學系研究生。

噩耗傳出,又一位“共和國巨星”隕落,已是今年離世的第15位院士

在這之後的幾十年裏,張乾二院士與廈門大學化學系結下了不解之緣,先後在廈門大學擔任講師、副教授、教授、化學化工學院院長,憑藉個人在化學領域的突出成就,1991年張乾二當選爲中國科學院院士。

張乾二院士,一生大部分的時間都花在了化學研究與教學上,致力於結構化學和量子化學領域的研究,即便是在局勢動盪的年代,他也沒有放棄化學研究,於上世紀80年代完成的休克爾矩陣圖形方法已被寫入《結構化學》教科書。

噩耗傳出,又一位“共和國巨星”隕落,已是今年離世的第15位院士

在教學方面,張乾二也有自己的看法,始終認爲未來的科技發展是年輕人,尤其是在在30至40歲之間,年輕的科學家應該不囿於傳統勇於挑戰現實和人生,同時告誡年輕的科學家,科研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沉下心來甘於寂寞,沉下心來做學問,如此纔能有所收穫。

噩耗傳出,又一位“共和國巨星”隕落,已是今年離世的第15位院士

可能在很多人看來,科學家很多方面不同於常人。但事實上,他們也是普通人,也有人生的悲歡離合,張乾二院士就曾陷入過人生低谷,經歷過妻亡子散的痛苦,但他沒有頹廢喪氣,反而振作起來,在科研領域不斷前行。

噩耗傳出,又一位“共和國巨星”隕落,已是今年離世的第15位院士

​截至目前,除了張乾二院士之外,2020年纔過去5個月,已有14位院士相繼離世。1月,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著名葉輪機械與動力工程專家蔣洪德;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神經藥理學家池志強;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加速器物理學家方守賢;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物理學家李方華。2月,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生態學家孫儒泳;中國工程院院士、機械製造與自動化專家段正澄;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藥學家周同惠;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公路工程專家沙慶林;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農業工程學家蔣亦元。

3月,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大地測量學家、教育家寧津生;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李道增;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植物資源與植物化學家周俊;中國工程院院士、骨科專家盧世璧。4月,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化纖領域奠基人鬱銘芳,共計14位國寶院士相繼逝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