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村“三变”改革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是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重大创新,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重要引擎,对于进一步发展农村生产力、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积极探索“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实现路径,依托良好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努力探索“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农村“三变”改革,如今,一幅幅美了乡村富了群众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城口大地徐徐铺展开来。  

奋进岚溪推进“三变”改革。 记者 孔德萍 摄

探索“三变”改革新路

岚溪223户集体经济成员领到股权证 

岚天乡岚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成立大会现场。 岚天乡 供图

11月7日,记者走进岚天乡岚溪村,连片的彩叶一山绵延至另一山,一栋栋民房错落有致彰显着古朴气质,漫天雪花从天而降,落在林间与彩叶共舞,落在房顶为屋裹新妆,寒冷的天气如约而至,但岚溪村1组村民廖贵桥家中却是暖洋洋的。 

    “今年,我们把原来的房屋进行了改造,闲置的房间在旅游旺季可以接客,还开了小餐馆,加上卖菜的收入,一年可以挣个七八万,再也不愁妻子看病和孩子上学的钱了。”廖贵桥开心地说。 

2014年,廖贵桥被评为建卡贫困户,妻子患有白血病,孩子在外上学,没产业、没收入、没出路,每月还必须支付高昂的医疗费和学费,“三没”的窘状叠加在他一个人身上,一度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如今的底气源于当地乡村旅游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   

廖贵桥所居住的岚溪村,地处大巴山腹心地带,地处偏远,信息闭塞,交通不便,属典型的高山区、深山区、石山区,素有“九分山水一分地”之称。全村3个村民小组,223户,户籍人口889人,主要居住区海拔1000-1300米。以前,岚溪村由于能种植的土地稀少分散,经济结构单一,很多年轻人不得不外出打工,留下老人和儿童,导致岚溪村成了名副其实的“空壳村”。然而自2017年岚溪村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以后,一切都变了样。 

2017年7月,岚溪村在乡党委政府的带领下,积极探索“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发展新路径;11月,该村被确定为全县首批13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试点村之一,由此拉开了这个小山村走向乡村振兴的序幕。 

经过几个月的迅速行动,完成了清产核资、股权界定、股权量化等程序,进一步确权确股、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引进市场主体、盘活资产,2017年底,全村有大巴山乡村欢乐谷、大巴山水上乐园、草籽沟休闲观光步道等可经营资产8个,估价439万元。今年2月6日,岚天乡岚溪村召开股份经济合作社成立大会,该村163名农户代表、驻村工作队、村五职干部及本土人才等20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该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成立,223户集体经济成员领到了股权证。 

激活农村“沉睡”资源 

增产增值增效释放乡村活力

岚天乡岚溪村“民房”变“民宿”。 岚天乡 供图

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这不单单是岚溪村人民的美好愿景,更是岚溪村集体经济的奋斗目标。2017年以来,岚溪村不断培育壮大涉农市场主体,有效盘活农村“沉睡”资源,推动“人、地、钱”等资源要素释放活力。 

岚溪村作为全市首批启动农村“三变”改革的试点示范村,凭借落红溪慢时光驿站、大洪溪乡村欢乐谷、堰塘湾岚溪水园、孙家坝露营基地等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办有大巴山森林人家近30家约400张床位,另外有闲置房屋200余套约600间。 

激活农户闲置民房增产增值增效。岚天乡结合乡村旅游和民宿发展,组织实施“三变”+民宿改造,引导岚溪村集体和闲置房屋农户(房东)与市场经营主体,三方构建“经营主体+村集体经济组织+房东”的合股联营机制,按照“发布公告—民房确认—方案设计—组织施工—共同验收—统一经营—兑现分红”等七步流程改造民房,逐户签订合作协议,共同确定民房改造设计方案,统一组织改造施工,统一运营民宿。受益将按股份进行分配,其中,建卡贫困户将得到不低于6%的年度固定分红,切实促农增收。 

 该村参与民房变民宿项目的闲置民房共计225套,分3年改造完成。截至目前,已完成改造100余套,整体运营情况良好。廖贵桥就是在岚天乡岚溪村启动农村“三变”+民宿改造之后,第一批吃上“螃蟹”的人,闲置的民房变成了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对于今后的发展,他充满了信心。 

激活基础设施增产增值增效。过去,受基础设施落后的影响,不少群众最大的心愿就是搬出去,再也不要回来,如今,这片“沉睡”了多年的土地逐渐被盘活,不少外出多年的村民又不约而同地选择回来了。近年来,岚天乡坚持“基础设施建设跟着产业走”,以促进乡村旅游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引进市场主体进一步撬动社会资本,通过合股联营的方式把乡村旅游项目打造成为“拉得来,留得住,带得走”的综合性体验园,确保财政投入资金不仅能够给群众带来社会效益,更能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岚溪村结合乡村旅游发展,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夫妻树”“记忆老家”“水上乐园”“大巴山欢乐谷”“慢时光驿站”等景点修建观光步道、观景台、垂钓平台、废旧物件展示中心,激活旅游资源,增加群众经济效益,收到良好效果。 

激活农业产业和农村电商增产增值增效。用好“九分山水一分地”是促农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岚溪村针对辖区农业产业基础薄弱情况,引进农业开发公司,采取“市场主体+村集体+农户”开展合股联营荞麦扩繁场基地建设和三产融合示范项目,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并通过与电商平台开展合股联营,让产生的效益实现利益分红。 

在此基础上,岚溪村还把“三变”与“三治”、基层党建、脱贫攻坚和乡村旅游有机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推进“旅游+”行动计划  

绿水青山变成百姓金山银山

岚天乡岚溪村掠影。 记者 孔德萍 摄

春赏山花夏避暑,秋观彩叶冬玩雪,溶溶月下载歌舞,八方游客同欢聚,是如今岚溪村的真实写照,也是岚天乡的一个缩影。岚天乡生态环境良好、民俗文化浓厚,钱棍舞、狮子舞、车车灯、薅草锣鼓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镶嵌在其千亩高山草场、万亩原始森林、百座古朴村落间。优越的生态资源,决定了岚天发展的本底在生态、根基在乡村、特色在民俗、基础在农林、出路在旅游。 

近年来,岚天乡按照合力打好旅游发展攻坚战的要求,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打造全域旅游精品,建设全面小康样板”为工作统揽,深入实施“生态立乡、农林稳乡、旅游富乡”发展战略,扎实推进“旅游+”行动计划,积极推广“岚生风光,天生美景”岚天新内涵,着力打造“巴山记忆,乡土岚天”旅游形象,围绕建成“全国知名的大巴山乡村旅游目的地”目标,聚力建设“大巴山乡村旅游特色小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乡、全域旅游示范乡、乡村旅游脱贫示范乡、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切实让岚天的乡村更加美丽、产业更加兴旺、生态更加宜居、生活更加美好。 

“我们将在乡党委政府的带动下,立足资源禀赋,策划有特色、有市场前景的旅游经营项目和农旅融合项目,积极稳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不断促进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生态增值、资产增值。”岚溪村党支部书记谢朝登说。 

推动乡村“三治”融合   

夯实乡村振兴加快发展“本底”

近年来,岚天乡紧紧围绕建设“和美岚天”,不断培育乡风文明,统筹推进全国文明乡镇、全国卫生乡、国家生态乡、全市全域旅游示范乡等“四乡同创”建设,扎实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大力开展新乡贤、文明家庭、脱贫光荣户等岚天典范评选活动,建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条街和民俗文化走廊,岚溪村覃正芬、刘定海夫妇分别荣获市级劳模、市级钱棍舞文化传承人,岚天乡也成功创建成为全国文明村镇。 

 岚天乡岚溪村。 记者 孔德萍 摄

“过去,群众思想保守,滥办无事酒、不赡养父母等不正之风时有发生。”谢朝登坦言,刚开始发展村集体经济组织时,就连自己都质疑过,甚至是不理解,但在工作开展过程中,看到党委政府一班人的亲力亲为和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思想得到了解放,为了群众的利益,为了村级事业发展,作为村干部的我,必须起好带头作用率先解放“脑袋”。 

今年4月,村里实施一个“一事一议”项目时,受到一名群众的施工阻拦,要求以实际价格4倍的“天价”进行土地有偿征用,谢朝登立即到场开展工作,以村规民约制度劝导农户,“村级集体经济人人参与,人人共建共治共享……如果你要以4倍的价格才能支持村集体事业发展,那么村集体经济产生效益时,也以1/4的比例对你进行分红……”通过耐心细致有效的思想工作,很快说服了该名群众,并得到其他群众的一致拥护。 

奋进岚溪推进人才振兴。 记者 孔德萍 摄

其实,该村在解放群众思想过程中,还通过建队伍引领示范、建制度引导规范,成立“新乡贤”“生态护林员”“巴山巧媳妇”等10余支队伍,以自己的嘉言懿行垂范乡里,用学识专长和创业经验反哺乡土,带动了乡风向好、民风向上,开启了“村级党组织管理为核心、乡贤软治理为辅助”的基层社会共治新模式。 

憧憬着乡村振兴的美好未来,岚溪村干部群众纷纷表示,将以农村“三变”改革为抓手,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引领农村产业脱贫,拓宽村民增收致富渠道,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让更多百姓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 

供   稿: 县新闻中心

记  者:孔德萍

本期编辑:邓丹丹 往 期 精  彩

城口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你关心的问题在这里可以找到答案!

必看 | 城开高速的最新进展,超全报道,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我欠城口一首诗,诗词歌赋带你看遍城口美景!

”高清版城口”电脑壁纸来袭!喜欢你就pick me~

识别二维码

更多精彩内容在等你哟!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