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諸多承受這種痛苦的人,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反應和做法,魯迅面對母親給自己挑選的這位自己並不喜歡的夫人時,說她是母親給自己挑選的禮物,自己只能選擇供起來,於是他給了原配夫人應有的尊重和客氣,可是對於女人而言,需要的從來不是自己夫君的客氣與尊重,而是愛。朱安到後來也明白,無論她怎麼做,都走不進先生的心,所以她選擇了安心侍奉公婆,愛先生之所愛,選擇了做魯迅口裏的母親給的禮物,哪怕這份禮物一生也沒有等到主人的拆封。

林夕有句歌詞叫做“你是我等了半生未拆的禮物”,被廣大網友譽爲表白佳句,可若是這份禮物一生都不曾被拆開過,想必對禮物而言,便不是幸福,而是痛苦了。禮物的意義大約便是等待主人的拆封,得到主人的歡心,給主人帶來幸福感和愉悅感,若是連拆都不曾被拆,那於它而言,所有的歡樂該如何去尋?


魯迅的原配夫人朱安,對於魯迅而言,先是他的禮物,後來是他的遺物,卻從來就不是他的妻子,從來沒被當做一個人,他說他的妻子,叫做許廣平。無論我們旁觀者對朱安抱有多少同情,都改變不了這場包辦婚姻裏這個最無辜的女人。魯迅與朱安的一生,可以說是糾結的一生。


民國時期處於新舊社會交替的刃口,新舊思想也在不斷地碰撞,包辦婚姻與自由戀愛共存。新知識青年都在追求自由戀愛,追求三觀一致,然而他們的父母爲他們的子女選擇婚姻時依然要求門當戶對,大家閨秀,這就造成了很多人承受了包辦婚姻的痛苦,比如魯迅,比如徐志摩。


諸多承受這種痛苦的人,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反應和做法,魯迅面對母親給自己挑選的這位自己並不喜歡的夫人時,說她是母親給自己挑選的禮物,自己只能選擇供起來,於是他給了原配夫人應有的尊重和客氣,可是對於女人而言,需要的從來不是自己夫君的客氣與尊重,而是愛。


朱安嘗試過,努力過,她是真的喜歡這個比自己小了三歲的丈夫,想走進他的世界,然而封建思想下教育出來的女人,在魯迅眼裏便顯得無知懦弱,更不得他的歡心。愛情從來都是對等的,單方面的付出換不來愛情。朱安到後來也明白,無論她怎麼做,都走不進先生的心,所以她選擇了安心侍奉公婆,愛先生之所愛,選擇了做魯迅口裏的母親給的禮物,哪怕這份禮物一生也沒有等到主人的拆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