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十月初七(2018年11月14日)恭逢唐代密宗祖师善无畏三藏纪念日!

唐代高僧。(公元637~735)唐代高僧。中印度摩伽陀国人。甘露王的后裔,十三岁继承焉荼国王位,后出家,向达磨掬多学习密法。玄宗开元四年到长安。先住兴福寺,后住西明寺。为唐代密宗胎藏界的传入者,与金刚智、不空合称开元三大士。译有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七卷、苏悉地羯经三卷等重要密续典籍。或称为输波迦罗。

善无畏 (公元637 - 735年),梵名Śubhakara-simha,出生于东印度乌荼国,也就是现在的 Orissa,刹帝利种姓。 为释尊的叔父甘露饭王的后裔。十三岁登王位,施行仁政,深得军民爱戴,后因诸兄嫉妒其能而引起内乱。善无畏勇猛镇暴,曾被流箭所伤,但仍大赦其兄,并让出王位。因感悟世间无常,乃毅然出家学道。

退位后,善无畏到印度南方海滨参学,修"法华三昧",并游历诸国,修行禅观。之后又到中印度摩竭陀国那烂陀寺,礼昙无德 Dharmaguptaka (又译为达摩鞠多,有说即是龙智) 为师,专研三藏教理及密教奥义,得受密法灌顶,被尊为"三藏阿阇黎"。

弘传密教 受命译经

善无畏到长安后,唐玄宗让他住在兴福寺,不久,又迁入西明寺,三番两次慰劳问候,并赐予物品,异常丰厚。

开元五年(公元717年),玄宗诏善无畏于西明寺菩提院译经,善无畏奏请让名僧参与翻译。朝廷批准后,他先译出《虚空藏菩萨能满诸愿最胜心陀罗尼求闻持法》一卷(沙门悉达译语,无著笔受缀文),呈上玄宗。玄宗深加赏叹,又下诏将善无畏所带梵文经卷全部送到内府保存。这《虚空藏菩萨能满诸愿最胜心陀罗尼求闻持法》一卷,就是从《金刚顶经》梵本中摘取出来的。

早在善无畏来大唐以前,有僧人无行西游天竺,求得很多梵文经典,归国时,刚到北印度,就不幸去世了。所有经卷,由同行者带回长安,存放在华严寺中。善无畏偕同一行禅师,到华严寺检阅这些经卷,挑选了数本,尤其检到《总持妙门》一典,是过去没有翻译的。

开元十二年,善无畏随驾入东京洛阳,奉诏于福先寺译《大日经》。此经梵本有十万颂,善无畏撮摘其要,译出《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七卷(沙门宝月译语,一行笔受缀文),译得上符佛意,下契根缘,此即唐密根本经典是也。又译出《苏婆呼童子经》三卷、《苏悉地羯罗供养法》三卷等,并作《大日经》诸咒梵汉对译,悉昙之学由此而兴。

善无畏祖师性爱恬简、静虑怡神,时常开授禅观,奖劝初学。见其仪形者,如莲华敷于眼界;禀其言说者,如甘露润于心田。经常有人因其教导而超然自悟、境界提升。

善无畏又是一位能工巧匠。在印度时他曾聚沙为塔,镕银起塔,到大唐后,又铸铜为塔,手成模范,妙出人天。一次,他在寺院里开炉准备铸造,僧人们觉得庭院狭隘,担心扇起风来,酿成火灾,善无畏笑着说:“大家不必惊怕,我知道不要紧呵!”铸炼那一天,果然大雪纷飞,灵塔铸好出炉时,雪花满地,美景如画,众僧皆称叹不已。

一次,邙山有大蛇出来伤人。善无畏找到这条大蛇,对它说:“你想祸害洛阳城吗?”说罢,以梵语咒数百声,不久蛇就死了。传说这蛇就是安禄山侵犯洛阳的预兆。

善无畏还精擅绘画,他画的曼荼罗,精妙异常,长期在宫中流传。

善无畏三藏,系中国首位系统翻译密教经典者,共翻译28部53卷。为弘扬密教,阐释教理,传授仪轨,他在东、西二京设置道场、开坛授法。其传承者有大兴善寺沙门一行,入室弟子有宝畏、明畏,俗弟子有著名文学家李华,还有从学者宝思、智严、温古、义林、喜无畏,以及新罗(今朝鲜)僧人玄超、不可思议,日本僧人道慈等。一行整理善无畏的讲授口诀成《大日经疏》20卷,为解释《大日经》之根本论典。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