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灿,这个名字大家可能都很陌生,但他有两个战友,您一定不陌生,就是彭老总和黄公略。彭老总和黄公略的战友有很多,为什么要提李灿呢?很简单,李灿当年曾跟彭老总、黄公略并称“三杰”,你说牛不牛?

李灿跟彭、黄二人都是湖南人,17岁参加了湘军,当时彭老总就是他的班长。有意思的是,李灿读过书,就经常教彭班长认字,这个班所在的营还有个文书,名叫黄公略,三个人志同道合,情同莫逆。李灿的性格跟彭老总很像,嫉恶如仇,最看不得穷人受苦。湖南南县有个地主,平时欺男霸女,百姓敢怒不敢言,都背地里叫他“活阎王”。李灿听说后,拍着桌子说,什么活阎王,老子要把他变成死阎王!李灿带着几个人,把“活阎王”揪了出来,插标游街,对百姓们说:谁敢再欺负你们,你们就提我李灿的名字!我的枪子不多,但枪毙几个地主恶霸足够了!周边的土财主们都把李灿当成“活阎王”,只要听说李灿来了,二话不说,卷着金银细软就溜了。

1927年,时任第五师第一团团长的彭老总准备参加革命。很多人都反对,只有李灿站出来支持彭老总,说:老彭走的路是对的。然后就是著名的平江起义。我们都知道平江起义有“三巨头”:彭老总、黄公略、滕代远,其实还要加上李灿。李灿当时是第一团士兵委员会总代表,级别和那三人是一样的。红五军成立后,李灿任军委委员,跟彭老总、滕代远并列。红五军上了井冈山后,李灿继续在井冈山一带打地主,让反动分子闻风丧胆。当时的井冈山一带,无人不知李灿的大名,百姓们再穷,只要听说李灿的部队来了,都会把自己的口粮分给部队一半。部队要扩军,乡亲也都把子弟送到李灿所在的红五纵队,说跟着李灿准没错。红五纵队在1929年9月还不到1000人,但几个月后,红五纵队就扩大到了6000多人。

(图:李灿在井冈山上的雕像)李灿在红军的地位也不低,最高当过红三军团红八军军长,政委是何长工。请注意,当时红一军团和红三军团总共5个军,其中红三军军长是黄公略,红四军军长是林总,红五军军长是邓萍,红十二军军长是伍中豪,基本上都是元帅、大将的级别。李灿之前路过江西瑞昌时,被敌军伏击,受了重伤,组织想让他去上海看病,但李灿不想去,说现在是关键时刻,我怎么能当逃兵?组织“强行”让何长工出任军长,把李灿“赶”到了上海。李灿到了上海后,医生检查说,你的肺病已到了晚期,再不治疗就来不及了。李灿来的时候,身上带了600块钱,根本不够用,组织又给他汇了400块,但没想到半路被人骗走了。当时是1932年初,日军正在上海发动“一·二八事变”,中国第十九路军正跟日寇打得如火如荼,李灿就对人说,我已时日不多,要死就死在抗日战场上吧!但在去前线的路上,李灿却被一个特务盯上了,特务得知他是红军高级将领,立刻将其逮捕。

国民党说,只要你声明退出红军,就不杀你,还给你冶病。李灿冷笑道,我要是怕死,当初就不会参加红军了,现在更不会去抗日前线了,恨只恨不能死在抗日前线,却死在了你们手里!国民党从李灿嘴里没有得到一点有价值的消息,只好将他杀了,年仅31岁。当时形势很乱,李灿牺牲的消息一直没有传出去,直到建国后,大家才知道,李灿早已遇害将近20年了。彭老总对李灿的死也非常痛惜,经常对人说:一个黄公略,一个李灿,实在太可惜了!(注:黄公略牺牲于1931年9月,比李灿还早了几个月)试想,如果李灿和黄公略没有过早牺牲,以他们的资历和能力,1955年授衔时,至少都应该是大将的人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