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燦,這個名字大家可能都很陌生,但他有兩個戰友,您一定不陌生,就是彭老總和黃公略。彭老總和黃公略的戰友有很多,爲什麼要提李燦呢?很簡單,李燦當年曾跟彭老總、黃公略並稱“三傑”,你說牛不牛?

李燦跟彭、黃二人都是湖南人,17歲參加了湘軍,當時彭老總就是他的班長。有意思的是,李燦讀過書,就經常教彭班長認字,這個班所在的營還有個文書,名叫黃公略,三個人志同道合,情同莫逆。李燦的性格跟彭老總很像,嫉惡如仇,最看不得窮人受苦。湖南南縣有個地主,平時欺男霸女,百姓敢怒不敢言,都背地裏叫他“活閻王”。李燦聽說後,拍着桌子說,什麼活閻王,老子要把他變成死閻王!李燦帶着幾個人,把“活閻王”揪了出來,插標遊街,對百姓們說:誰敢再欺負你們,你們就提我李燦的名字!我的槍子不多,但槍斃幾個地主惡霸足夠了!周邊的土財主們都把李燦當成“活閻王”,只要聽說李燦來了,二話不說,卷着金銀細軟就溜了。

1927年,時任第五師第一團團長的彭老總準備參加革命。很多人都反對,只有李燦站出來支持彭老總,說:老彭走的路是對的。然後就是著名的平江起義。我們都知道平江起義有“三巨頭”:彭老總、黃公略、滕代遠,其實還要加上李燦。李燦當時是第一團士兵委員會總代表,級別和那三人是一樣的。紅五軍成立後,李燦任軍委委員,跟彭老總、滕代遠並列。紅五軍上了井岡山後,李燦繼續在井岡山一帶打地主,讓反動分子聞風喪膽。當時的井岡山一帶,無人不知李燦的大名,百姓們再窮,只要聽說李燦的部隊來了,都會把自己的口糧分給部隊一半。部隊要擴軍,鄉親也都把子弟送到李燦所在的紅五縱隊,說跟着李燦準沒錯。紅五縱隊在1929年9月還不到1000人,但幾個月後,紅五縱隊就擴大到了6000多人。

(圖:李燦在井岡山上的雕像)李燦在紅軍的地位也不低,最高當過紅三軍團紅八軍軍長,政委是何長工。請注意,當時紅一軍團和紅三軍團總共5個軍,其中紅三軍軍長是黃公略,紅四軍軍長是林總,紅五軍軍長是鄧萍,紅十二軍軍長是伍中豪,基本上都是元帥、大將的級別。李燦之前路過江西瑞昌時,被敵軍伏擊,受了重傷,組織想讓他去上海看病,但李燦不想去,說現在是關鍵時刻,我怎麼能當逃兵?組織“強行”讓何長工出任軍長,把李燦“趕”到了上海。李燦到了上海後,醫生檢查說,你的肺病已到了晚期,再不治療就來不及了。李燦來的時候,身上帶了600塊錢,根本不夠用,組織又給他匯了400塊,但沒想到半路被人騙走了。當時是1932年初,日軍正在上海發動“一·二八事變”,中國第十九路軍正跟日寇打得如火如荼,李燦就對人說,我已時日不多,要死就死在抗日戰場上吧!但在去前線的路上,李燦卻被一個特務盯上了,特務得知他是紅軍高級將領,立刻將其逮捕。

國民黨說,只要你聲明退出紅軍,就不殺你,還給你冶病。李燦冷笑道,我要是怕死,當初就不會參加紅軍了,現在更不會去抗日前線了,恨只恨不能死在抗日前線,卻死在了你們手裏!國民黨從李燦嘴裏沒有得到一點有價值的消息,只好將他殺了,年僅31歲。當時形勢很亂,李燦犧牲的消息一直沒有傳出去,直到建國後,大家才知道,李燦早已遇害將近20年了。彭老總對李燦的死也非常痛惜,經常對人說:一個黃公略,一個李燦,實在太可惜了!(注:黃公略犧牲於1931年9月,比李燦還早了幾個月)試想,如果李燦和黃公略沒有過早犧牲,以他們的資歷和能力,1955年授銜時,至少都應該是大將的人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