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柳葉叨叨 砍柴書院專欄作者

這次,終於輪到葛優上熱搜了!

在最新上映的影片《兩隻老虎》中,葛優出演了一個準備自殺,路上卻遭遇綁架的大老闆,在和“低配”綁匪周旋中,上演了一出有笑有淚的好戲。

電影上映到現在,口碑卻是兩極分化,豆瓣評分只有6.5分,有人說,這碗雞湯我實在喝不下去。

但就像網友們說的,大爺還是你大爺,只要葛大爺在,這錢就掏的值!

葛優到底有多討人喜歡?

七十歲的姥爺說:葛優,那是自己人!

鄰家十歲的小妹妹說,葛優啊,我知道!就是表情包嘛,整天癱着的那個光頭!

確實,看到葛大爺這張臉,就覺得親切、接地氣,他俗氣的好像我家樓下每天買菜做飯,下棋遛彎的大叔一樣。

我們也總能輕而易舉地,在他扮演的小人物身上,看見自己的影子。

而現實中,葛優確實就是這麼一個普通人,特別的俗。

葛優打小就是一普通孩子。

雖然出生在北影大院,父親葛存壯是有名的演員,周圍的叔叔阿姨都是熒幕上的大明星。

但葛優卻一點“星二代”的自覺都沒有。

長相勉強算清秀,性格更是讓爹媽頭疼,一個字“蔫”。

上幼兒園時,每次老師點名讓大家表演節目,葛優永遠都是往後縮的那個。

如果趕上集體上臺表演,他總是左看右看,就是不敢看臺下的觀衆。

在老師同學眼裏,葛優是頂不起眼的,學習成績中不溜,也沒文藝特長,北影廠大院的孩子哪個不是明星氣質?

就葛優蔫了吧唧,沉默的像塊背景布。

所以,20歲這年,在農村當了2年豬倌的葛優,突然回來跟爸媽說,我要當演員。

老兩口大喫一驚,母親施文心私下跟老伴嘀咕:

“小嘎行嗎?他有點蔫,放不開,沒什麼大出息。雖說不難看,也不漂亮,不吸引人,性格又蔫又放不開。”

老嘎大手一揮,反正也沒啥希望,隨他折騰吧。

葛優先是報考北影,一試就被刷了下來。

後來報考青藝,演的自己涕淚交加,老師卻揮揮手,回去吧。

第三次又報考實驗話劇院,結果還是沒戲。

從電影學院、中戲、青藝、國防科委文工團、峨影演員劇團,凡是能讓他成爲演員的地方,葛優幾乎全試了。

無一例外都被刷下來。

看到葛優像是無頭蒼蠅到處亂撞,老爺子知道,兒子這是當真要端演員這碗飯。

葛存壯親自出馬,幫助兒子排練一場《餵豬》的小品。

演自己,葛優自然是如魚得水。

富有生活氣息的表演,終於打動了考官,葛優被全總文工團錄取了。

這一年,葛優22歲。

進入文工團,頂多算是撬開了演員大門的門縫,離葛優真正成名,卻隔了整整十年的光陰。

而這十年,同一時間出道的張藝謀,早已經三座影帝加身,一部《紅高粱》更是讓他躋身國際知名導演。

同一個大院生活的陳凱歌,已憑藉導演電影《孩子王》獲得了金雞獎。

哪怕當時比葛優還小五六歲的姜文,也主演過多部影片,不到三十歲,就拿到了百花獎。

而葛優,還在文工團跑龍套。

沒有固定任務角色,沒有一句臺詞,連姓名也不配擁有,主角驚豔出場,他也就頂多在前後露面打幾個轉。

就這樣,演了十年,也沒人知道葛優是誰。

三十幾歲的大男人了,混成這樣,也着實有點慘。

父母勸他要不轉行當攝影師?好歹也能混口飯喫。

葛優還真不着急,他覺得再等等,“別人都有機會,沒準兒我也有”。

1988年,被稱爲王朔電影年,這一年“鬼才”王朔有四本小說,改編成電影。

著名導演米家山,拿到是《頑主》。

在選角時,副導演給米家山推薦了全總文工團裏一個姓李的演員,可能那位演員沒有單人照,送過來的是一張合影。

那是一張三人合影,米家山說:

“照片上有3個人並坐在牀上,葛優最靠着窗戶,我一眼給他那禿頂給吸引了,我就覺得這個人肯定很逗。”

劇組很快給葛優定了從北京飛往成都的機票,這是葛優生平第一次坐飛機。

和導演見面後聊了兩句,米家山馬上認定《頑主》中的楊重就應該是葛優這樣的。

“說話的時候永遠有點遊離的狀態,慢半拍,但心裏特明白。”

從青春年少到三十而立,入行十年後,葛優終於“熬”到了屬於自己的主角。

《頑主》中葛優飾演的楊重是個看似不務正業,整天瞎琢磨的社會青年。

爲了演好這個面冷心熱的傻boy,葛優開始和臺詞較勁兒,和鏡頭死磕。

一句最簡單的“我走了”,他用各種口氣翻來覆去唸叨;一個推門進屋的動作,他能琢磨出好幾種不同表現,進門先看一下右邊,還是先看左邊,或是再看一眼地,這些都不一樣。

這種近乎耗費生命的“獻舍”式表演,讓觀衆一下子就接受了這個尖嘴猴腮,頭髮謝頂,怎麼看都猥瑣的演員葛優。

1989年,32歲的葛優,憑藉這部電視劇,拿到了金雞獎提名。

第一次有了自己的代表作,第一次在衆人歡呼中露臉,第一次小心翼翼在觀衆的手帕上籤下自己的名字,那個曾經在電影中只能演匪兵甲的龍套演員,終於迎來了人生的第一個高光時刻。

此後三十年,葛優這個名字,一次次被人提起,成爲中國電影史上如何也繞不過去的人物。

而對此,葛優自己卻總是一臉靦腆,摸着光亮的腦袋,樂呵呵的說:

“都蒙上了。”

當多年前一個下午,馮小剛和王朔找上門來時,葛優一定想不到自己此後和喜劇和馮小剛會一直糾纏半生。

那天下着雨,家裏沒人,王朔跟馮小剛在樓下車棚裏等了將近一個小時。

葛優蹬着自行車回來,看到這兩個淋溼的客人,趕忙把他們迎進了家裏。

馮小剛拿出《編輯部的故事》的劇本讓葛優看,並希望他能夠出演男主角李冬寶的角色。

馮小剛看中的就是葛優身上這股子面冷心熱,看似不着四六,其實特真誠的勁兒。

葛優當時已經接拍了一部新電影,導演還是全總文工團的同事。這讓他對馮小剛的邀請有些爲難,馮小剛只能把劇本留下,讓他再考慮一下。

馮小剛走後,葛優看完《編輯部的故事》劇本,自個兒一下子樂了:

這李冬寶不就是說的我自己嘛!

本來還在猶豫的葛優,乾脆把本來答應接拍的劇推掉,去找馮小剛、王朔這幫人了。

《編輯部的故事》一經播出後,立刻火遍了大半個中國。

走在路上,買菜的大嬸大媽拉着他的手就不撒開:“你就是李冬寶吧,你和戈玲處的咋樣了?”

出席頒獎晚會,到了現場,觀衆看見葛優扯着嗓子喊“李冬寶,李東寶”,那陣仗,不輸於現在的飯圈女孩追星。

葛優一下子紅了臉,他還沒被這麼多人一起喊過。

如果說之前演《頑主》是混了個臉熟,現在的葛優,簡直就是爆紅!

他一下成了“葛六億”。

面對突如其來的名氣,葛優還是有些不真實感,皺着眉頭,非常認真地問他媽媽:

“你說當時怎麼就選上我了呢?”

他還是把自己放得很低,始終覺得走紅是靠了一點運氣的。

“也有個機會的問題,有時候一步趕上了,步步都趕上。”

這種面對舞臺鏡頭瞻前顧後,總想着往後縮的蔫勁兒,像極了多年前那個靦腆害羞的小嘎。

5月的戛納,美麗旖旎,暖洋洋的海風,讓葛優感覺有些懵。

走在戛納的大街上,那些陌生的外國人,看到他就呼啦啦圍上來合影,熱情的異國女郎上來就摟着親。

剛結束的戛納電影節,就像一個從天上掉下的大餡餅,一下子砸中了他。

憑藉在《活着》中動人精彩的表演,葛優獲得了戛納最佳男演員獎。

這一年,葛優36歲。

在這之前從沒有一個亞洲人能獲此殊榮,結果卻被一個長相最不似影帝的葛優捧回來了。

一向溫吞吞的葛優,激動地特意從法國打長途電話給葛存壯,扯着嗓子嚷嚷:

“爸,我得獎了,最佳男演員!”

就像葛優自己說的,自從得了戛納影帝,自己開始自信了,腰桿子都要比從前挺了。

但葛優還是那個靦腆的小嘎,見人就躲。

從法國得獎歸來,先是《紐約時報》的記者來北京要採訪他,他說,我又不去美國發展,接受什麼紐約人採訪。

恨鐵不成鋼的葛媽媽說他目光短淺,他嘿嘿一樂,就是不同意。

人家再找他,他就說沒時間,人家問他你有什麼安排呀?他說要去大鐘寺給姥爺買地板革去,就這樣硬是推掉了。

後來法國一家媒體也想採訪他,按說他在法國獲得影帝的稱號,應該接受人家的採訪纔是。

最後他還是不冷不熱地給推掉了。

大衆面前露臉這事,他從來都是能躲則躲。

自從《活着》一片封神,這些年,葛優又陸續出演了許多優秀的影片,尤其是和馮小剛的合作,製造了無數現象級的神作名場面。

無論是票房還是口碑,都吊打同類型演員,終成一代影帝。

人人都愛這個面色白淨、單眼皮、髮量稀疏的中年大叔,有他在的電影,觀衆格外買賬。

而那種內斂剋制,不動聲色的教科書級別表演,被圈內人稱爲葛式幽默。

無論誰,說到葛優,都要誇一句,好演員,真正的藝術家。

但葛優還是那個葛優,對繁華熱鬧保持着天然的警惕和清醒。

在採訪中,談及外界對他的追捧,葛優卑微的像個小學生:

“演員吧,往好裏說,人說你是表演藝術家;但往最不好裏說,人說你是戲子。

我呢,給自己定一個標準,就是戲子,當有人說我是藝術家的時候,我也別暈了。這很重要。”

他比很多同行都更通透:

“誰也別想教育誰,大家都是平等的。”

離了娛樂圈,葛優自己依舊安靜,表演與生活之間彷彿有一道結界,把他的生活和演藝隔了開來。

這麼多年,葛大爺搭過戲的女明星沒有過千也有成百了,但沒聽說他跟誰傳出過一丁點的曖昧緋聞。

有人說葛大爺是“妻管嚴”,其實看葛大爺這些年的做派,那裏是妻管嚴,分明是寵妻狂。

在外拍戲,從來都帶着老婆賀聰,駐紮劇組;遇到吻戲,激情戲,照顧妻子的情緒,能不拍就不怕,不行就借位拍攝。

爲了紀念結婚二十週年,送給妻子價值千萬元的豪華別墅,還給她配了豪華房車。

不拍戲的時候,就窩在家裏陪陪老婆,洗洗衣服,做做飯。

用他自己的話說,開伙的夫妻,才叫夫妻。

妻子賀聰在媒體曝光的照片中,體態臃腫,一副不修邊幅的樣子,許多人爲葛大爺叫屈。

但葛優卻這麼說:

“我們當時的經濟基礎特別不好,誰也不圖誰什麼。

後來有沒有碰見比她好的?肯定有。但我們是在沒名的時候就同甘共苦的,幹不出再婚換人那種事。”

在一次採訪中,記者問葛優覺不覺得生活平淡乏味,葛優卻跟記者聊起這樣一段記憶:

有一陣子一到下午5點多我就犯困,就躺下睡會兒覺。我就發現有幾次,她輕手輕腳地進屋來,坐在椅上,不言語,就看着我睡。

那時候,天剛朦朦黑,我就有種感覺....

“什麼感覺?”

葛優搖着光亮的腦殼,狡黠地說:“真他媽……溫馨。”

這麼多年,觀衆已經接受了這樣一個 “無公害”的男人形象:

看似不着四六,卻比誰都真誠;反應慢半拍,心裏卻賊明白。

他還是不太習慣暴露在大衆場合下,這和他飾演的衆多混不吝的角色大相徑庭,但這卻是葛優一貫的人生底色,就和他小時候一樣,總喜歡躲着。

就說前幾天《兩隻老虎》的發佈會上一件事吧。

《兩隻老虎》無論是論戲份,還是論咖位,葛大爺都是當之無愧的主角,但在發佈會上,葛大爺卻對所有的媒體和觀衆說:

“電影只有一個領銜主演,這部電影的主演是喬杉。”

嚇得新人喬杉連連擺手:

“大爺在,就永遠都是領銜。”

葛大爺卻格外堅持,“原來我就是配角出身的,現在又回到配角,我一點也不糾結,特別愉快。”

比起當今娛樂圈處處可見的撕番大戰,國寶演員葛優卻主動讓番,甘爲新人做配,從不把自己當“角兒”

不爭不搶,不慌不忙,這樣的葛大爺,纔是真的牛掰格拉斯!

這些年,我們在各種訪談、綜藝上,常常是看不到葛大爺的。

但或許,在你家門口的市場,一轉身,就看到這個高高瘦瘦,笑起來蔫壞,又一臉純良的大叔,在買一塊地板革。

沒有老友王朔的混不吝,沒有馮小剛的中年憤青,六十歲的葛優活得更像是一個沒追求的老大爺。

其實活得普通點,也沒啥不好。

就像是多年前,他在《頑主》裏面那句臺詞:

非得繃着塊兒,一副堅挺昂揚的樣子,纔算好孩子呢?累不累?

我不就庸俗了點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