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口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胡氏戳腳拳

作者 金美含

“戳腳”是一種在我國北方流傳以腿法爲主的傳統拳術,是我國傳統武術中的優秀拳種,在實踐中着重於中低腿法的研究和應用,是一個集內外家拳法之長所創立的以中低腿法爲主的拳術體系。

戳腳不僅在北方流傳,在南方也有習練者。由於後繼者的練功體會各有不同和地域條件的差異,戳腳在流傳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不同的風格流派,最有影響的當推河北、北京和東北三大流派,各派既有相似之處,又各有獨特的風格。

胡氏戳腳拳是東北流派的代表之一,由人稱“花槍胡老奉”的胡奉三所創,是在原基礎上發展而成的風格獨特的戳腳拳體系。清光緒年間,胡奉三在河北省饒陽縣的段老緒門下學得戳腳拳,後在張作霖大帥府和奉軍中擔任武術教官。主要教授散手對打,大刀劈砍,長槍拼刺等格鬥技術,張作霖的三公子張學曾等人曾拜在胡奉三門下系統學習。

胡奉三在長期的教學和實戰中,不斷充實和完善原戳腳拳的腿法技術,取長補短,改進不足,同時又總結了許多練功體會和拳理論述。20世紀30年代,在他的兒子胡安祥和一個文人(姓氏不詳)的幫助下,將胡老奉的練功體會和拳理論述進行了系統整理,建立了拳譜和拳術理論體系。當時稱爲“胡家拳”,後來武術界稱之爲“胡氏戳腳”和“東北戳腳文趟子拳”。

過去,由於受“藝不輕傳”等舊思想的影響,胡家拳術很少外傳,同時該拳法實戰性很強,得該拳法者多爲看家所用又不肯輕傳,致使流傳面不廣。雖在武林中很有影響,但也是聽說的多,會練的少。解放後,胡奉三之子胡安祥、胡均祥在營口和瀋陽兩地將該拳傳出。

1981年全國傳統武術大賽在瀋陽舉行,當時,國家發掘、整理武術遺產工作正在開展,大賽教研組特別邀請胡均祥介紹了“胡氏戳腳”並進行了交流,後來又在雜誌上發表文章介紹該拳。遺憾的是,文革期間胡家被抄,拳譜丟失大半,以後經過多方查找,蒐集了一些原譜,可由於長期散落而比較零亂,無法圓全。

2005年,胡家子孫整理胡奉三家族族譜時,特意委託胡家拳術的第三代傳人王丕民協助,將零亂的拳譜進行了重新整理,又充實了一些新的內容,進一步豐富了胡氏戳腳拳的理論體系。由於該拳法源於戳腳門,且體系完整,風格獨特,在戳腳門中獨樹一幟,加之創始人胡奉三已被武術界公認爲東北戳腳的第一代代表人物,所以重新整理家傳拳譜後,正式定名爲“胡氏戳腳”(正名),也可叫“胡家拳”或“東北戳腳文趟子拳”(副名)。

近年來,胡氏戳腳又有了很大發展。後繼者們有的自辦武館,有的在武校任教,有的在賽場拼搏,還有的撰文著書,發表文章。他們以各種形式傳播、展示和宣傳胡氏戳腳拳,使胡氏戳腳拳成爲遼寧乃至東北武林中一個很有影響的拳種。2010年,胡氏戳腳拳被列入營口市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名錄,2012年,營口市胡氏戳腳拳研究會正式成立,爲進一步研究和弘揚該拳法起到了積極作用。

本文選自《營口春秋》2014年第1期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