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公衆號:微畫吧

微信號:HUABA-APP

如果你覺得藝術家都是孤獨的,那就就大錯特錯了!下面小編就帶大家瞭解一下,那些藝術家和他身邊的嬌妻,都有哪些不爲人知的唯美愛情故事?那幅畫又是爲嬌妻而畫?

我們先來看看國外大師們的妻子

都長什麼樣?

維米爾

維米爾的《在窗前看信的少婦》現藏於德國德勒斯登國立藝術收藏館。畫中描繪一少女獨孤一人看信的身影,畫面以冷色或單色爲主,以濃墨重彩去存託人物;氣氛儘管孤寂淡但有着時間被凍結的永恆溫暖。而畫中模特被學者認爲可能是他的妻子卡特琳娜。

席勒

席勒作品最後一個時期所創作的作品幾乎都是以妻子夏洛特爲原形。而作品《妻子肖像》中的柔和的線條、明快的色塊也與畫家其他作品中刻板粗獷的繪畫風格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不僅使人深思,畫家的妻子爲其生活和藝術創作究竟帶來了什麼樣的影響。

倫勃朗

倫勃朗的第一任愛妻沙斯姬亞逝世之後,身心俱疲的倫勃朗結識了小他20歲的亨德瑞克,年輕善良的韓德瑞克溫暖了他的心,倫勃朗像描繪沙斯姬亞一般,又開始以韓德瑞克爲模特兒,創作一些質樸的作品,當她懷有身孕時,仍主動泡進冷水中,做出畫家希望的姿態,令人感受到她那溫厚的人品。

魯本斯

“胖女人”大師,天才藝術家,外交家魯本斯一生可謂是風光無限,其婚姻也可謂幸福美滿。第一任大美人妻子去世後,1630年12月,魯本斯娶了正值豆蔻年華的妻子海倫,海倫不僅爲他生兒育女,還給他的藝術灌注了更多靈感。此時魯本斯大量出色的歷史和肖像畫,都是以這位性感天生尤物有關。

莫迪裏阿尼

在莫迪裏阿尼的筆下,一直都有一位女主角:他的妻子珍妮·海布特,兩人的愛情已成爲巴黎街巷的動人故事。在莫迪裏阿尼畫中的珍妮始終是被描繪得高貴、憂鬱、楚楚動人,有一種優雅的病態美。當莫迪裏阿尼死後的第二天,珍妮也帶着八個月的身孕跳樓殉情去繼續這份愛情。

畢加索

1917年,畢加索爲一個俄羅斯芭蕾舞團設計佈景時,愛上了出生名門的芭蕾舞女演員歐嘉。女神進入畢加索的生活後,前期友人自殺帶來的傷痛也漸漸的減輕,持續三年藍色時期的憂傷從此他轉向了玫瑰紅時期。1918年他們正式結婚,婚後家庭生活的幸福和天倫之樂的溫馨使他進入了新古典主義時期。

莫奈

莫奈一生中畫的所有的人物肖像全部是以卡美伊爲原型,卡美伊比莫奈小9歲,年輕的兩人一見鍾情。莫奈在愛妻臨死前,忍痛畫下了她最後的樣子。莫奈死後,遵照他的遺願被安葬在卡美伊的身旁,和他心念的愛人永遠在一起。

夏加爾

夏加爾的畫筆只爲妻子蓓拉奏出天籟般的樂音。22歲的慘綠青年邂逅了少女蓓拉,他意識到,她是命運對他的恩賜:“她的沉默,她的眼睛,一切都是我的。她瞭解過去的我、現在的我,甚至未來的我。”在她無邪的目光中,他的心生了翅,在天空和大地之間飛翔。他等着她成長。蓓拉去世後,夏加爾有好多年不再拿起畫筆。

下面我們再來看看

中國的畫家們

是怎麼描繪自己的

妻子的?

楊飛雲——老婆比他出名

楊飛雲說“畫她(佟芃芃)很方便,想怎麼畫就怎麼畫”,油畫家楊飛雲無疑是最愛畫老婆的一個人,在他的作品中,老婆佟芃芃或裹着紅色頭巾端坐,或側身倚在椅子上思索,淡然的表情在畫家的筆下極其生動,這大概就是夫妻之間的默契吧。

楊飛雲作品《那時我們正年輕》

佟芃芃是我大學校友,在藥學系,個子不高,總是和一個同樣高的女孩兒結伴上課、喫飯,見過她們被什麼蟲子嚇一跳,見過她們在要遲到的路上氣喘吁吁地跑,也見過她們真誠地爲水平不高的排球賽使勁加油……芃芃那種不設防的純淨神情是青春芃芃的典型標誌。那時候只知道她畫畫很棒,快到畢業的時候才聽說,她要嫁的是著名的楊飛雲。同宿舍有個女孩兒早諳世故,幾經愛情挫折,說起芃芃的愛情一臉心儀:“芃芃說了‘一畢業就結婚,什麼儀式都不辦,把被子抱到楊飛雲宿舍就行了……’”

——楊飛雲

冷軍——畫老婆更省事兒

冷軍是超寫實主義畫家,超寫實到了每一根毛髮和每個毛孔都能再現的程度!因此其創作每一幅畫必定都要極具耐心,模特當然也是越熟悉的越好,況且老婆羅敏也確實是一位美女,任何人看了都會覺得養眼。2005年9月,歷時5個月的《肖像之相—小羅》終於完成。受到冷軍影響,羅敏在廣州美院進修,畢業後,執着於藝術創作的小羅回到武漢,兩人的感情也迅速升溫,並結爲秦晉之好。

冷軍妻子羅敏

在2010年北京中國保利藝術品秋季拍賣會上,冷軍以夫人羅敏爲模特的油畫《肖像之像—小羅》以3136萬高價成交,刷新其個人作品世界拍賣紀錄。夫人羅敏說,做模特的日子十分枯燥辛苦,每天早上八點開始作畫,一個姿勢就得保持一整天。如果某一塊未完成,冷軍會一直不停地畫下去,有時收筆已是深夜。冷軍雖然姓冷,卻是位熱情、友善而幽默的老師,完全沒有名家的氣勢。爲了讓她不犯困,緩解她的辛苦,冷軍找來很多電影碟片讓她看。一位模特曾透露:冷軍還有一個絕活,就是可以一邊畫畫一邊背出大段大段的電影臺詞,聲音、語調都模仿得惟妙惟肖。 ...

徐悲鴻——蔣碧薇和廖靜文都當模特

徐悲鴻好第一任夫人是蔣碧薇,第二任是廖靜文。蔣碧薇十二歲由父母做主與人訂親,十七歲到上海,遇到了徐悲鴻,與徐悲鴻私奔至日本。但最終仍在日常爭吵中結束了婚姻。——而後徐悲鴻對女弟子孫多慈的才能頗爲欣賞,師生感情甚篤,不久墜入愛河。悲鴻刻一印章曰“大慈大悲”,即暗合二名字在內。

徐悲鴻妻子蔣碧薇

廖靜文說,遇見悲鴻,“改變了我的一生”。僅僅相濡以沫七個年頭就與悲鴻陰陽兩隔。“因爲他是中國如此傑出的一個人物,遇見他、陪伴他、爲他生下兩個孩子,這對平凡的我來說真是意外的幸運,尤其是每當我想起他生前那麼鍾情於我,都忍不住要流淚。”廖靜文曾寫作《徐悲鴻的一生》一書,在廖靜文的筆下,徐悲鴻先生就是大師,就是偶像。徐悲鴻假畫事件硝煙還未散盡,關於《蔣碧薇女士》是真還是假我們也先不探究。就來說說這位國畫大師對老婆的鐘愛:蔣碧薇女士雖然並沒有陪伴徐悲鴻終老,可在其筆下也是無數次描摹無數次再現,現在一些拍賣公司都會以蔣碧薇女士爲模特的畫作爲亮點吸引參拍。廖靜文女士也被徐悲鴻作爲模特,不過似乎描繪肖像的更多一些。

陳逸飛——模特老婆就是不一樣

陳逸飛雖然有過不少浪漫緋聞,但是最終在他筆下出名的還是她的第二任老婆模特宋美英。這位年紀比他小二十多歲的年輕妻子,在造型方面可是比其他幾位專業許多,以其老婆爲模特的畫作也華麗許多。

陳逸飛第二任老婆模特宋美英

宋美英撰寫的《逸飛視界》回憶了她和陳逸飛的戀愛婚期:第一次約會是在1998年3月12日,那一年,上海的春天來得似乎比往年要早得多。2000年,“新絲路”組織了一次“中國文化美國行”文化活動,當時我被派到美國去演出。逸飛那個時候也正好在美國。有一天,我們在一起喫飯,他突然問我,你帶私人護照了嗎?我說:“出國怎麼能不帶護照呢!”他就跟我說:“我們結婚吧,明天就去註冊,好嗎?”一切來得那麼突然,又似乎在意料之中。2005年4月陳逸飛去世後,宋美英與陳逸飛長子陳凜之間隨後發生遺產糾紛。11月宋英正式就陳逸飛遺產糾紛問題向法院提起訴訟,雙方最終達成庭外和解。

劉小東——老婆也是藝術家

劉小東和喻紅無疑是藝術圈內夫妻的典範——年齡相符,是校友,都有自己的藝術抱負,也就是有共同語言。在劉小東的筆下,喻紅也如她的藝術氣質一樣變得撲朔迷離甚至有些抽象,不過藝術家之間的事情,大概都是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吧。

在90年代初王小帥有一部電影《冬春的日子》黑白膠片上流動的是這樣一個故事:兩個年輕的畫家畢業後留校任教。生活很拮据也看不到未來後來女人選擇了出國而男人最終進了精神病院。這部影片在1999年被BBC評爲自電影誕生以來的一百部佳片之一也是惟一入選的中國影片。電影的主角是王小帥原先在美院附中的同學畫家劉小東、喻紅夫婦。喻紅說:“電影記錄的就是我們那個時期的生活。《冬春的日子》基本上是我們的真實情況,只不過結局不同。”

周春芽——這是我們愛的印記

周春芽說,其實,自己的婚姻對自己創作影響很大,他曾爲第一個妻子創作過肖像畫,也爲第二個妻子創作過《A型血的女人》。

《紅人》及《桃花與紅人》系列油畫對於現在的夫人霜霜,周春芽言語裏很是感激:“爭取吧!爭取第三次婚姻能堅持下去。霜霜對我的創作幫助很大,除了幫我收集素材,對我精神上的安慰和鼓勵相當大。《桃花與紅人》系列油畫可以說就是我們愛的印記。”

何多玲——翟永明不可替代

彝族的美女啊,簡直驚爲天人。男人女人都漂亮,骨架很大,氣度高傲,走起路來上身紋絲不動。彝族美女穿着長裙,遠看就是貴夫人的感覺。”何多苓和認識不到半年的詩人翟永明結婚,雖然二人最後以分手收場,但何多苓以翟永明爲模特畫的肖像畫,卻永遠地留在了人們的記憶中。那個濃眉、大眼,形象突出而尖銳的女詩人,不僅成爲何多苓最不可取代的模特,也成爲他這一生繞不開的話題。

翟永明

再談到這段情,何多苓卻多了顧慮,“作爲肖像,從視覺上來說,翟永明的肖像是無法取代的。但她是一個特別不願意被別人談論的人,尤其是從我嘴裏說出來,所以我一直很謹慎。而且有很多事還是她不願意被證實的。我們倆的事兒,她一個字都不會提。”何多苓與翟永明與2004年前後離婚,何多苓至今未再婚。

吳冠中——妻子成全我一生夢想

吳冠中說我一生只看重三個人:魯迅、梵高和妻子。魯迅給我方向給我精神,梵高給我性格、給我獨特,而妻子則成全我一生的夢想,平凡,善良,美。1991年的早春,朱碧琴突然病倒了,病情很嚴重,是腦血栓。自從朱碧琴病了之後,吳冠中就沒辦法作畫了。

朱碧琴畫像

由於醫院離家很遠,他年事已高,來回搭公交,孩子們不放心。他只能減少去醫院的次數,這讓他感到心裏很不舒服,以他那種急性子,又怎麼能是在家裏坐得住的人?沒有妻子這個保護傘陪在身邊,他心裏像貓抓般難受。朱碧琴的病情後來發展到了老年癡呆症,她時而清醒,時而糊塗,過去的記憶幾乎全沒了,她唯一記得的就是丈夫畫畫的事情。喫飯的時候,吳冠中一定要朱碧琴和他坐在同一張小桌上,有她在身邊,這房子纔像一個完整的家。

編輯

或閒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