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爲此,李奇微吸取被志願軍迂迴穿插的教訓,迅速在縱深地區建立了5道防線,將南朝鮮軍隊的8個師擺在第一線,美、英軍在第二線,並大部集結於漢城周圍及漢江南北地區之交通要道上,擺出一副守則守、不能守則隨時準備撤退的姿態。事實上,“聯合國軍”遭到志願軍第二次戰役的沉重打擊後全線崩潰,他們沒有料到武器裝備如此低下的志願軍,戰鬥力如此頑強,利用夜戰和近戰的優勢,全面擊潰17國聯軍,美韓聯軍主力被迫撤至“三八線”及其以南,暫時轉入防禦。

史海拾記
【筆記君按:抗美援朝,又稱抗美援朝運動或抗美援朝戰爭,是20世紀50年代初爆發的朝鮮戰爭的一部分,不僅僅指中國人民志願軍參戰的階段,也包括中國人民支援朝鮮人民抗擊美國的羣衆性運動。這一場戰爭的硝煙雖然早已散盡,關於這場戰爭的原因、經過和結果,不斷有新的史料做出判斷,讓我們一起走進歷史的隧道,重新回到那激越的年代。】
19501231日至l95118日,爲打破美國政府“先停火,後談判”,爭取喘息時間再捲土重來的陰謀,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發動了第三次戰役,突破“三八線”,將“聯合國軍”趕至“三七線”水原一帶。
事實上,“聯合國軍”遭到志願軍第二次戰役的沉重打擊後全線崩潰,他們沒有料到武器裝備如此低下的志願軍,戰鬥力如此頑強,利用夜戰和近戰的優勢,全面擊潰17國聯軍,美韓聯軍主力被迫撤至“三八線”及其以南,暫時轉入防禦。但是,敵人退到“三八線”就不再退了,他們在橫貫朝鮮半島約250公里的正面和60公里的縱深組成了兩道基本防線。

此時,敵人營壘內部籠罩着一派失敗情緒,英、法等國和美國在戰爭意見上分歧嚴重。但是美國政府從其全球戰略出發,決意繼續進行戰爭,並且公開對中朝人民進行核訛詐。1214日,美國操縱聯合國通過了成立“朝鮮停戰三人委員會”的決議,鼓吹先停火後談判,企圖誘使我軍停戰,爭取喘息時間。同時杜魯門宣佈“全國進入緊急狀態”,擴大徵兵計劃,大幅提高軍工生產,進一步加強美國的軍事力量。26日,美國陸軍副參謀長馬修·李奇微接任美軍第八集團軍司令。

此時,“聯合國軍”(包括南朝鮮軍隊)的總兵力爲34萬餘人,一線兵力爲5個軍l3個師另3個旅約20餘萬人。但敵軍的士氣已經降低至開戰以來的最低點,李奇微將其形容爲一支“驚惶失措的軍隊”。爲此,李奇微吸取被志願軍迂迴穿插的教訓,迅速在縱深地區建立了5道防線,將南朝鮮軍隊的8個師擺在第一線,美、英軍在第二線,並大部集結於漢城周圍及漢江南北地區之交通要道上,擺出一副守則守、不能守則隨時準備撤退的姿態。此外,美軍第10軍在大田、大邱、釜山地區整頓,並轉歸第八集團軍統一指揮。

1227日前,志願軍6個軍和人民軍3個軍團共30餘萬人(其中志願軍23萬人)在戰役發起前一週開始祕密佔領進攻出發陣地。第二次戰役後志願軍還沒有得到及時整補,後勤補給在美軍空襲下十分困難。這時部隊僅勉強補充了彈藥,國內運糧僅能滿足部隊最低需求的四分之一,靠朝鮮政府發動羣衆借糧給志願軍,才解決了一時之需。各部隊戰鬥人員的缺額,靠抽調勤雜人員補充。
全軍雖十分疲勞,但士氣高昂,充滿勝利信心。

原創碼字不易,若覺得有收穫,轉發給更多人瞭解歷史!打賞自由,都是鼓勵,謝謝您!!若您對這段歷史有所瞭解,歡迎留言交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