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年间,有两位当朝宰相不合,并上演了一出智斗大戏,这两位宰相其实都是有大功于李唐王朝的人,可是就是脾气合不来,就好比是清代著名权臣索额图与明珠那样。
唐玄宗于开元元年(713)任用姚崇为宰相,这已是姚崇第三次做宰相了。当朝宰相张说对姚崇再次入相心中十分不安,唯恐这位久负盛名的政坛强手会威胁他的地位,影响他的权力,因此,张说曾数次阻挠姚崇入相,但均未成功。
姚崇何尝不知道张说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但他丝毫不动声色。张说在政坛上遇到这种不顺心的事,心中十分苦闷,有一次,他偷偷地跑到岐王李隆范家中倾吐胸中闷气。不巧,这件事竟让姚崇知道了。
姚崇非常清楚,玄宗即位之后,时时刻刻对诸王怀有警戒之心。玄宗大哥宋王李成器,二哥申王李成义,弟弟岐王李隆范,薛王李隆业,从兄豳王李守礼,他们在朝廷内外都有一定政治影响,都有一些大臣攀附他们,即使他们没有夺取帝位的野心,也有可能被政治野心家所利用威胁自己的帝位,因此,玄宗对诸王在表面上虽极尽兄弟之情,但在暗地里却倍加提防,不仅不让他们掌握实权,而且也防止他们与权臣交往,宰相张说私自去岐王李隆范那里倾诉,显然是犯了玄宗之大忌。
姚崇深知,与张说这场权力斗争是绝对不可避免的,必须抓住张说去岐王李隆范家中的把柄,向玄宗告他一状,把张说从宰相位置上拉下来,才能保证自己的权力不受挑战。
开元元年(713)十二月,有一天上朝,姚崇装着一瘸一拐地走进来,故意演了个跛脚戏。玄宗见他如此走路,忙问:“你脚有毛病吗?”姚崇说:“臣有心腹之疾,不是脚有毛病玄崇不明其意,叫他说出来。
姚崇说:“岐王是陛下的爱弟,张说是当朝宰相。张说竟秘密地到岐王家中去,臣恐怕其中有文章,故心中十分担忧。”其实,姚崇这一心病,更是玄宗所忧虑的,因此一状告中,玄宗立即对张说与岐王的关系警觉起来,玄宗极为迅速,马上罢去张说宰相,贬为相州刺史。姚崇利用玄宗之大忌,不费吹灰之力,便在这一权力斗争中取得胜利。
开元九年(721),姚崇病重,他把两个儿子叫到跟前,嘱咐他们:“在我死后,必须请最善于写碑文的张说写碑文,可是张说一向与我不和,请他为我写碑文,他一定不会答应。我预料,在我去世后,张说出于同僚关系,必然来家吊唁,你们可以在帐前摆出我平生积存的古玩、宝带和珍贵器物。
张说平素奢侈成性,尤其喜爱古玩、珍宝器物。如果他对有的东西左看右瞧,爱不释手,你们便把这些东西赠送给他,并请他为我写碑文,他很难不答应。当他把碑文写好后,先呈送皇帝过目,再迅速在石碑上刻上全文。张公遇事没有我机敏,几天后他必然后悔为我写碑文,一定要回撰写的碑文,你们便领他去看在石碑上已经刻好的碑文,他也就没办法了。”
姚崇对张说的算计有相当高的精度,可谓料事如神。姚崇去世后,张说果然前来吊唁。张说看到帐前摆出的古玩和珍贵器物,留恋不舍不肯移步,姚崇家人便把他所喜爱的器物送给他,他双手接过,兴奋不已。当姚崇家人请他为其父写碑文时,张说再也不好拒绝了。
数日内张说为姚崇写好了碑文,对姚崇一生称颂极详,时人称为极笔。当把碑交给姚家不久,张说就后悔了,赶紧派人到姚家索取碑文,说是撰写的碑文还不够周密,要拿回修改。姚崇儿子按父亲的嘱咐,对张说派来的人说,写好的碑文已经皇帝过目,并已在石碑上刻好,还领使者去看了刻好的碑文。
来人只好回去复命,气得张说捶胸顿足,悔恨不已,半天才吐出一句话:“死姚崇犹能算计活张说,至今才知我的才能和姚崇相差太远了。”的确,张说的才能永远斗不过姚崇,姚崇活着斗不过,姚崇死了也斗不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