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会难以避免地被推上抉择的路口。

如果这个“人”是一国之君,那么还顺带将一个“国家”带进抉择的路口。

向左走?

向右走?

这个抉择很难。

唐玄宗坐享中国封建历史最巅峰,最繁华的时刻。四海升平,百姓安居乐业,往前看,开元盛世就是秦汉以来每一个文人大夫口中所向往的“治世”。往后望,直至物资丰富的现代,我们依旧对那个时代有所向往。

这个时候,有人出来提醒唐玄宗“安绿山”要叛乱。

说这话的人很多,有他最相信的臂膀杨国忠,有他的继承人,还有许许多多人。

向左走?

向右走?

杀安禄山?

信安禄山?

我们都知道,唐玄宗选错了,造就了大唐乃至中国历史上的一幕悲剧。开元之治在他的手里开始,也在他的手里结束。但是大唐盛世,在他的曾祖父唐太宗手里已经开始,却也终结在他的手里。

从那以后,大唐脱下了绫罗绸缎,穿上了粗衣麻布。就像家道中落的二代、三代一样,围着回不去的深宅大院呜咽悲鸣。

但是一国一家一人,时间节点过了,就再也回不去了。在那以后,便是积重难返。

唐玄宗之后,是肃宗、代宗、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目前看资治通鉴看到文宗)

安史之乱给予大唐重重一击,也让读历史的人震惊,原来巨人遭受重击后,衰落速度并不比常人慢。贞观之治不假,开元盛世不虚,隋唐巅峰更是如假包换。但是安史之乱敲下,这么实力强厚的巨人也顶不住,摔倒了。

在那以后,继承人一位接一位,最为头疼的问题只有一个“潘镇割据”。截至唐文宗时,这个“潘镇割据”,其中又以“河北三镇之乱”最是头疼。

开始时还可以剿。唐宪宗时期还一度平定了四川节使度刘辟、镇海节度使李琦,招降了河北三镇,消灭了淮西节度使吴元济、淄青节度使李师道,并且使藩镇相继降服,归顺朝廷。

但是这并没有什么作用。

后来还是开启了可笑的时代——剿吧,能不能剿灭另说,负责剿灭行动的指挥在战争中渐渐坐大,负责支援的周边潘镇趁机壮大自己,还作壁上观,看着朝廷军队去送。

于是到了后面,皇帝相出兵,下面的大臣都拉住。前门驱虎后门进狼,倒不如养着虎,忽略他就好了。这样还省去一笔军费。否则军事一起,花费巨大不说,不能剿灭割据对象还容易暴露朝廷力量中空的特点,惹得观望的潘镇有二心,也跟随造反。即使剿灭了,那么大的功劳总得封个节度使吧?一封,又是一个狼。

皇上,何必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