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研究蚂蚁60年,被称为「当代达尔文」,现在他又揭开了创造的根本奥秘

在万维钢的精英日课中,他重点推荐了一本名为The Origins of Creativity的书。这本书是现年89岁高龄的“社会生物学之父”爱德华·威尔逊,于去年刚刚在国外问世的新作,也是他的第30本著作。

我们常说“薛定谔的猫”“巴甫洛夫的狗”,以此传颂这些大神们举世无双的成就。不得不说,“威尔逊的蚂蚁”同样是与它们比肩且名震全球的研究。曾靠着基于一只蚂蚁展开的追问,爱德华·威尔逊就拿下了普利策奖。

其在社会生物学领域的研究,更是在当年引起了“愤怒”和“骚动”,其影响程度完全可以与1859年达尔文所引发的反应相媲美。这也是为什么人们称他为“当代达尔文”。

很荣幸和也很值得,湛庐独家策划出版了这本The Origins of Creativity的中文版,威尔逊的第30本著作——《创造的本源》。

点击上方小程序,即可购买《创造的本源》

与市面上其他讲述“创造”或者“创造力”的书不同,《创造的本源》延续了威尔逊一如既往的大融通的笔锋,贯穿了多门学科、横跨了多个领域,用科学碰撞艺术,直指创造的源头。

1.

这是一本什么书?

宏观视野,击穿100万年

《创造的本源》是一本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大师著作:

以科学和人文的双重纬度,给你读懂创造的全新视角;

不局限于人类自身的历史观,以极其宏大的视野,击穿了人类100万年的演变发展,让你更好地理解了创造如何产生、繁盛这一问题。

探索创造的本源,拯救人文科学

创造从何而来?

什么阻碍了创造?

什么促进了创造?

……

在这本书你都将得到答案,这本书的主题不是关注在“创造“这种行动,而是创造力的起源和本质。

并且,在作者看来,今天的人文学科死板且狭隘,是因为未能认识到自己的进化根源。而拯救人文学科要靠古生物学、人类学、心理学、进化生物学和神经生物学这“五大领域”。通过研究这些不同的领域,科学家们才能将美学和文化进化与能解释其原因的深层基因进化联系起来。

2.

这本书出自谁手?

社会生物学之父:从玩蚂蚁的男孩到蚂蚁研究的权威

爱德华·威尔逊出生于1929年,是当今生物学界当之无愧的翘楚,被誉为“社会生物学之父”。威尔逊在众多领域成就卓越,如果非要给他贴上标签的话,除了“进化生物学家”之外,“终身博物学者”、“多产作家”、“倾尽心血的教育家”或者“高调的公共知识分子”大概也同样适用。

他是一位殿堂级的科学巨人。《自然》杂志评价他“既是世界级的科学家,也是伟大的写作者”。《时代》杂志评选他为“全美最具影响力的25人之一”,同时,也授予他“世纪人物”的称号。

在这一切广泛而深刻的贡献之中,威尔逊的名声和成就就是建立在他对蚂蚁的研究之上的。威尔逊从6岁开始玩蚂蚁,从事蚂蚁研究60余年,其关于蚂蚁通信和蚁群社会结构的相关发现,奠定了他蚂蚁研究的权威地位。

知识的巨人:从社会生物学到知识大融通

除了在社会生物学的杰出成就,晚年的威尔逊致力于建造一座横跨科学与人文这两种文化的桥梁,实现知识的大融通。他发自内心地认为,“科学和人文艺术是由同一台纺织机编织出来的”,几个世纪以来的科学进步,已经足以让我们试着从神经科学、心理学和演化生物学的角度来理解人性,阐释人类的文化行为模式。

面对即将到来的社会和科技巨变,只有知识大融通的计划,才能赋予我们一种透过迷雾,分析和预测的强大力量,也才能真正解决宗教冲突、道德推理的含混,最终理解人类存在的意义。

3.

这本书有什么用?

掌握创造的5大途径

在创造力稀缺的当下,威尔逊提出的5大途径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创造如何产生、更好地解决创造如何繁盛等问题。这5大途径分别是:借助隐喻、寻找原型、探索荒岛、运用讽刺、重振哲学。

语言、隐喻、原型等人类的特有的元素都带有遗传特质,而不同表达方式则带有不同的文化特征。如果没有语言,人类就与其他动物无异。如果没有隐喻的表现手法,人类就仍然是一群野蛮人。而原型通常由全人类熟知的故事和图像组成,是人类共同情感基础的一部分。甚至包括人类独有的讽刺,这些都是刻在我们代代遗传基因中的科学与人文融合,然后激发创造力的最佳印证。通过威尔逊充满回忆和故事的描述,我们能够愈加深刻地体会到,科学和人文是可以合二为一的,也应该合二为一。

学会跨学科看待问题

查理·芒格有一句名言:“你手里有一把锤子,看什么都是钉子。”其实,如果你的大脑中只有一个思维模型,你的视野是狭隘的,所以你会扭曲现实,直到它符合你的模型为止。就像一个手里拿着锤子的人,看到的全世界都是钉子。

在这本书中,从蚂蚁社会到寻找万物之理,威尔逊向我们展示了多学科认识社会的全新角度。跨学科交叉,不局限于人类的历史观,个性鲜明的立论足以从不同角度启发读者。同时,也更能让我们深刻理解到当今社会多维度体验的重要价值。

4.

这些大咖都在读

1

财讯传媒集团战略官/苇草智酷创始合伙人段永朝:社会生物学鼻祖威尔逊的《创造的本源》一书,以恢弘的视野、跨学科的功力,提出了一个宏伟的命题:重振哲学。全书篇幅虽短,但语言流畅、魅力十足,堪称融汇科技与人文思想的佳作。

2

华大基因CEO尹烨:又读大师新作,读罢心有戚戚焉。和之前的《半个地球》和《人类存在的意义》相比,深度、广度显然更胜一筹。书中有着更多的跨学科交叉,不局限于人类自身的历史观,个性鲜明的立论足以从不同角度启发读者。如能把诸子百家和王阳明心学等东方元素融入到两次哲学启蒙中,相信会更具张力和引人深思。

3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刘华杰:透视美日欧所谓“自由贸易”的虚伪性大博物学家威尔逊也是科学家,而且是有学识、有远见、负责任的那种科学家。他的思想不用说,千年一见,他的文字也愈发晓畅、隽永。

4

浙江大学教授,畅销书《上帝的手术刀》《生命是什么》作者王立铭:每一个人都是一部活着的自然史。在这个神奇的星球上,我们生存、探索、创造。生物学大师威尔逊从一个全新的维度,向我们阐释了创造的本质,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创造如何产生、如何繁盛这一问题。

-END-

新媒体编辑:Lily

· · · 大家都在看 · · ·

11More  More11

我们研究了120名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这5个习惯让他们受益终身

如何利用每天下班后的「黄金时间」?

这项能力,决定了你人生的高度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