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心的媽媽們,你們可曾注意到寶寶臀紋、腿紋是否對稱?它有可能是髖關節發育不良!是由髖臼和股骨近端的發育異常,以及髖關節的力學不穩定性引起。

髖關節發育不良的發生率爲4-11.5%,大約95%是可逆的,僅約2%的髖關節發育不良需要骨科治療。等孩子學會走路之後,就會出現跛行、盤腿時疼痛。 拖得越久則越難治療,嚴重的還需要截骨。

寶媽需要留意哪些特徵?

1, 6個月以下患兒:

①.雙側臀紋或大腿皮紋不對稱,應當注意的是,正常嬰兒也可出現此類情況。

②.在給寶寶換尿布或洗澡時發現嬰兒的髖關節有彈進彈出的彈跳感要引起重視,

③.寶寶一側腿看起來比另一側稍短,雙腿不等長。

2,6~18個月的患兒:

①.髖關節外展試驗:如下圖,家長可握住嬰兒雙膝關節使其雙側大腿向兩側分開,正常小兒雙腿可打開85~90°(基本可接觸牀面),而患側則明顯活動受限不能接觸牀面。

②.Allis徵,如下圖,小兒平躺,使其雙膝屈曲,腳面着牀,正常者應雙膝處於同一高度,而患病者則雙膝不同高。

3,進入行走年齡的兒童:

若單側脫位,患兒跛行是家長最易觀察到的,若爲雙側脫位則表現爲“鴨步”姿態,臀部明顯後突,步態搖擺。

寶寶小於 4 個月建議採用超聲診斷,因爲此時寶寶的股骨頭完全由軟骨組成,未形成骨化中心。大於 4 個月齡建議採用 X 線平片檢查(準確、輻射很小)。

如何確定治療方案?

治療方案及預後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兩個因素,即病情的輕重和發現疾病開始治療的年齡。

1,在患兒4-6個月以內,首選Pavlik吊帶(外展支具),家長切勿擅自改動。此階段爲治療的黃金時段,需定期B超檢查。

2,6個月--1歲半,單純的髖臼發育不良和半脫位還可以採取佩戴外展支具進行保守治療;而髖關節脫位則需要在麻醉下進行復位(閉合復位),並石膏固定;

3,超過1歲半的患兒常需要手術治療。

小編說:6個月以內的髖關節發育不良早期診斷和治療,能夠以患兒最小的痛苦和損傷取得最好的療效,家長多一點細心的同時,還要定期帶寶寶去體檢哦!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