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鎮因青白瓷之美

  成爲唯一一座皇帝賜年號爲名的城市

  景德鎮原名昌南鎮,公元1004年(景德元年),燒製的青白瓷光致茂美,冰肌玉骨。

  宋真宗喜愛至極,特賜年號景德爲鎮名並沿用至今,青白瓷被冠以景德鎮“瓷魂”之美譽,亦爲景德鎮成爲“世界瓷都”奠定了堅實基礎。

  其釉色介於青白之間,青中閃白,白裏顯青,透光見影,有“饒玉”之稱。在《景德鎮陶錄》中稱其爲“假玉器”,這個“假”非但不是貶義,反而是對青白瓷無上的褒獎。

  以景德鎮爲代表的青白瓷創燒於五代,兩宋時期達到鼎盛,著行海內,風靡全球。面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概述了其綽綽風姿。

  宋人雅風崇玉,講究精緻典雅,青白釉在細密透亮的薄胎上流動,似風之飄逸,如絲之柔軟。

  釉薄處隱約煥白,積釉處蓄意雅青,這讓以素爲美的宋風爲之傾倒。青白瓷也成爲了皇室御用、高官貴胄茶會之物,士人墨客書房茶廳雅物,是文人雅士渴求享有的“奢侈品”。

  《文會圖》局部 宋·趙佶(宋徽宗)

  唐代茶聖陸羽一生嗜茶,對茶器頗有研究,在《茶經》一書中評價青白瓷“如玉如冰”;

  詩人李清照《醉花陰》詞中提到:“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詞中的玉枕指的就是色質如玉的宋代景德鎮窯青白瓷枕

  陶瓷鑑定專家馮先銘先生在《中國陶瓷》中讚譽:“景德鎮青白瓷,居宋代六大瓷系首位。”

  青白瓷之美,美在似玉非玉,青白兩色散漫暈染,如藍天白雲之變幻,萬物美妙皆有因。

  青白瓷以玉石、瑪瑙、玉髓等珍貴之物碾粉入釉,搭配獨特優質細膩的景德鎮原礦高嶺土,才得如此美玉般質感。

  青白瓷釉面潤澤,明澈盈麗,純淨雅緻容不下一絲雜質。落灰、掉渣、釉料不純、溫度不佳都會影響其髮色與完整。

  且青白瓷胎薄如紙,透光見影,燒製中易變形,廢品率高,可謂“一窯生,一窯死”,乃陶瓷製作中難度極高、要求極爲苛刻的瓷種。燒製成功的珍品,輕輕敲彈,會發出清脆悅耳的樂器聲音。

  成本高、燒製難,讓工匠望而生畏,在各朝代崇尚花俏繁複的時候,青白瓷如同出水芙蓉,清雅脫俗。青白瓷的稀有,也讓其逐漸成爲收藏品與貢瓷,只有少數人能有幸珍藏賞玩。

  而今市場上青白瓷仿品甚多,佳品寥寥,鋪天蓋地的青白瓷仿品,無一例外有形無神,蒼白無力,毫無氣質可言,更不要說能從器物上感受宋人半點的精緻典雅之情趣 。

  文人常以玉比德。

  青白瓷青中顯白,

  白中泛青的色澤,

  正合於儒家的中庸之道

  青白瓷取之於平淡無奇之物,

  付之水火則天成,

  素雅潔靜之態正合道家之境;

  青白瓷淡雅含蓄的光澤、

  純淨無暇的釉色,

  皆合於空靈的佛家禪情意趣。

  “瓷素茶寂琴破音”,極美極妙,手執青白瓷茶器飲茶,那如冰似玉光滑的觸感,那如湖水般如夢似幻的釉色,恍然不分是玉是瓷。格物致知,修身養性,由器及心的感受那種淡泊質樸的味道。

  青白瓷釉色潤澤淡雅,光潔如鏡,似玉非玉而勝玉,這是景德鎮高嶺土與原礦釉料,經過烈火洗禮之後的冷靜徹悟。

  青白瓷胎薄質堅,並不脆弱,輕輕敲彈或手託兩隻青白瓷器相碰,會發出清悅之音,餘音嫋嫋。

  李陽春,陶瓷藝術家,青白瓷技藝傳承人。

  自幼耳濡目染,浸膩於窯火的世界反覆摩挲,一次青白瓷前的驚鴻一瞥,讓他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隻身投入青白瓷研究與燒製,越是投入的多,對青白瓷的喜愛越是激烈。

  2001年,李陽春先後創辦了“成窯”青白瓷品牌,建立了“成窯陶瓷研究所”,彙集高校教授、瓷廠老藝人、各地研究員二十餘人。

  不斷挖掘整理、研究探討青白瓷歷史文化、燒製工藝,結合科學技術與現代審美,還原宋元青白瓷原料配方,終於重現宋人美學之頂,景德鎮“瓷魂”之青白瓷。

  李陽春堅持使用天然礦物原料

  雖天然之物調配的釉料穩定性弱,

  但他通過釉料成分分析,

  改良篩選工藝,

  利用科學方法進行窯爐改造,

  自成一套升降溫曲線,

  大大縮小了青白瓷易變形而造成的廢品率,

  終結青白瓷“一窯生,一窯死”的定律。

  李陽春因難見巧,他燒製的青白瓷瑩潤精細、晶亮透徹,玉質感遠勝以往,美感自然天成,清新高雅,被業內權威人士譽其爲青白瓷的全新高度。

  “成窯”品牌也因其燒製的青白瓷,被評爲非物質文化遺產青白瓷技藝示範性生產基地。

  青白瓷之妙,妙在半刀泥技藝。半刀泥,上承宋代影青、清代雍正、乾隆刻花的技法,師古不泥古,景德鎮匠人追求卓越,推陳而出新的技法。

  青白瓷半刀泥紋樣,講究線條深淺變化,虛實相間,濃淡相宜靈動跳脫,奔放瀟灑,輕快酣暢如行雲流水,可謂鬼斧神工。

  半刀泥技法對手法要求極高,薄胎上雕刻立體紋樣,多一分力則破,少一分力則無立體效果,非多年之工不可妄自下刀。

  更奇妙之處是,雖杯身有半刀泥雕刻,但手撫摸而過,器物光滑無瑕,並無凹凸之感。

  青白瓷簡潔流暢,優美細膩,在如玉純淨的釉面上,有着若隱若現的手工刻劃吉祥紋樣,讓人單純的品味材質本性之美,體會手工生命尤美。

  茶席上擺開青白瓷茶器,簡潔、乾淨、單純,沒有多餘的裝飾。

  手執美器,觀湯飲茶,審美體驗在愈來愈接近本色時提純,重回樸素的格調,以茶滌煩。

  讓素肌玉骨的美器進入茶人空間、文人生活,盡享精緻典雅之生活美學。

  李陽春老師攜親制青白瓷全網首發,全程實制、實燒,現場直播裝窯及開窯。

  另會爲您的茶器寫上私人訂製底款,讓您所押極致青白瓷爲世間唯一,並配精美包裝、收藏證書,送禮極佳,自用皆宜。

  此次押窯優選兩款半刀泥主人杯,如意僧帽公道杯和宋風荷韻蓋碗,均由青白瓷技藝傳承人李陽春老師傾力打造。

  主人杯斗笠盞、束腰盞兩款器型,採用半刀泥工藝,刻劃吉祥紋樣,半刀泥深淺變化當中,體會李陽春老師獨特的匠心及追求卓越的態度。

  如意僧帽公道杯,造型優美,細節講究,片口設計,經多次試驗修改,出水流暢,斷水利落,手柄爲如意造型,有手柄的公道杯,近些年頗受茶友喜歡。

  宋風荷韻蓋碗,撇口設計實用不燙手,葵口設計,冷豔外露而不做作,如青蓮出水,一塵不染。

  李陽春老師燒製青白瓷雖已極大提高成品率,但仍有小几率出現次品。

  但請您不必擔心,如果您不幸押到次品,我們會額外補送一隻同款無瑕疵珍品,保證您穩賺不賠。

  爲您私人訂製底款,下單時請留言告知訂製底款內容限兩字以內,統一使用小楷紅料寫於器物底部。

  如無訂製要求,則默認“成窯”底款。讓您擁有專屬唯一的青白瓷茶器。

  配備精美包裝盒、

  “成窯”出品及收藏證書,

  傾力打造收藏級敬獻茶友,

  如此美器,送禮極妙,自藏皆宜。

  爲了讓您擁有更好的押窯體驗,

  我們將使用德邦快遞全國包郵,

  讓產品安全、快速的送達您的手上。

  與青白瓷的一見如故

  本是可遇而不可求

  成窯本着對細節的挑剔與用者的體貼

  卻能使人與之在一眼一觸一嗅間

  如晤舊識

  青白瓷看似簡潔平凡

  卻處處細膩

  溫馨提示:

  11.3~11.17 期間下單,

  可以私人定製落款(2個字)

  需要的請備註,

  非定製底款默認“成窯”

  私人定製落款的產品,

  將在11.28日陸續發貨,

  具體如下圖。

  青白瓷押窯

  匠粉專享價

  ¥:599元起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