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由於遠離中原,且又有高山阻隔,所以在古代的時候,福建社會經濟發展滯後,生產力水平相對於中原地區來說,非常之低下。參考文獻:《福建古代社會經濟發展的幾個問題》。

說起福建,大家第一感覺便是“東南沿海的一大省份”,經濟發達,十分繁榮。但是你知道嗎,在古代的時候,福建的存在感卻很低,每當有戰事的時候,戰爭雙方都不會將這裏視爲是兵家必爭之地。即便是在抗日戰爭時期,日軍也只是佔據了福建沿海的幾個城市而已,對其內陸地區鮮有染指。
這樣看來的話,就會覺得比較奇怪了,同樣是屬於東南沿海的省份,爲何福建就如此的沒有存在感呢?爲何在古代就是個兵家“不”爭之地呢?在筆者看來,有如下兩個原因;

一、地理位置尷尬
福建地處我國東南,遠離中原地段,它東面臨海,其餘三面皆環山。境內山嶺聳峙、溪流縱橫、河谷盆地交錯,山地丘陵佔到全省總面的95?素有“東南山國”之稱。
但由於遠離中原,且又有高山阻隔,所以在古代的時候,福建社會經濟發展滯後,生產力水平相對於中原地區來說,非常之低下。在商代末年的時候,福建地區纔開始向青銅器時代過度,但即便如此,青銅農具的使用數量並不多,仍還在使用石頭工具進行農業生產。由此可見其落後。

魏晉至唐五代時期,福建的經濟纔開始進入到了發展時期,當然,相較於戰事連連的中原地區來說,福建還是很穩定的,畢竟在任何時候,穩定都是社會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條件。正因如此,福建才吸引了衆多因戰亂而流亡至此的北方漢人。
他們給當地帶來了中原先進的農業生產工具,技術和文化知識,從而很好地推動了耕作方式的變革,同時從根本上改變了原來生產落後的狀態。但還是由於其地理位置特殊,福建雖然在宋代以後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但始終並未像中原地區的其他省份一樣富庶。就像老話說的:“要致富先修路”,福建尷尬的地理位置加上技術水平落後,使得從中原通往此地的陸路交通並未達到足夠之暢通。

二、戰略地位不高
同樣是因爲地理位置的緣故,使得其戰略地位並不高。雖然說福建臨海,適合開展海上貿易,但是在古代的時候,皇帝們對這個地方都沒有太大興趣。至於搞海上貿易,還是一度拒絕的,就拿明朝時期來說,就曾頒佈過“片板不準入海”的禁海令,所以開通海上貿易在當時並不現實。
再者來說,古代的衆多中原帝國,所依賴的稅收大頭是“農業稅”,而不是“商業稅”。雖說福建有十分之一的區域是耕地,但是這些區域有着一個非常大的缺點,那就是沒有縱深,沒有上游腹地。這就是使得它不能成爲像珠三角或者是長江三角那樣大的集散地。更何況,福建離開了沿海,就是山地,中原帝國想在此地徵稅,所花費的成本非常之高,所以根本不划算。對於古代的統治者來說,福建就像是一塊雞肋。

所以我們會發現,古代的統治者治理福建的最佳方式,就是採取“本省自治”,也就是交給當地的族長管理即可,不必派官員前往。當然了,想要統治該地區,只需要控制住沿海的幾塊沖積平原即可,其餘的內陸丘陵則不用花費太多精力去管轄。
綜上所述,便是福建爲何在古代存在感如此之低的原因所在了!寥寥數筆,僅供參考!
參考文獻:《福建古代社會經濟發展的幾個問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