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易揚

11月14日,由廣東省委網信辦主辦的“粵興粵盛 勇立潮頭創輝煌”——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型網絡主題採訪活動走進廣東省中山市,在這裏,界面廣東記者走訪了有着“廣東小崗村”之稱的鯉溪村和廣東省第一個億元村永寧社區,在深入走訪的過程中,記者團深深的感受到了這些樸實的村民身上敢爲人先的改革精神和蘊含的巨大能量。

鯉溪村:敢爲人先的“廣東小崗村”

據瞭解,鯉溪村位於板芙鎮南部,轄區面積約4平方公里,由月角、鯉魚頭、大樹林三個自然村組成,共有6個村民小組。戶籍人口1680人,外來人口4384人,黨員44人,山地與耕地各佔一半,每年集體收入約180萬。

鯉溪村書記吳金耀向採訪團介紹,這裏是全國最早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村之一,有着“廣東小崗村”的美稱。這裏,既有着山清水秀的景色,也有着豐富的文化底蘊和歷史沉澱。

原鯉溪村書記林德成作爲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改革的親歷者和推動者在採訪座談會上動情的講述了40年前的故事。

1976年下半年,鯉溪村支委決定進行改革,目的是解決社員的溫飽問題。改革的方式不是安徽鳳陽小崗村那種“大包乾”, 而是“聯產到勞”。“聯產到勞”的模式除了土地等生產資料所有權歸集體所有外,管理權也有一部分歸集體所有。具體說,就是在統一播撒種子、統一育秧、統一耕田、統一時間施肥殺蟲、統一曬穀、統一分配的前提下,把田地分到各家各戶,插秧除草以及收割由各家各戶自行安排,多於生產隊規定土地的產量也可自行安排。如果承包土地減產了,要負承包責任。不夠產量,就從口糧中扣除,甚至買也要補足;超產部分,全部歸承包者所有。

鯉溪黨支部之所以採用 “聯產到勞”的方式,一方面可以降低可能的政治風險;另一方面在激發羣衆生產積極性的同時,提高了農民的自由度,充分調動了勞動力,極大彌補了鯉溪勞動力短缺的不足。

自古改革都不是一帆風順的,鯉溪亦然。改革在當時至少有一半人是反對的。反對者分爲兩種情況,一是怕擔當政治風險。二是長期形成的惰性使部分社員拈輕怕重。後來,有了領導的引導和思想工作,更有了解決溫飽的渴望 ,尤其是已經改革的生產隊效率立馬提高,給尚在觀望的生產隊以強烈示範作用。1977年上半年, 又有兩個生產隊加入“聯產到勞”的行列。

鯉溪實行“聯產到勞”之後,面貌爲之一新。首先,糧食產量大幅提升,社員飢餓問題解決。實行“聯產到勞”的第一年,最初改革的3個生產隊,產量一下子提高了50%,糧食平均畝產量達到800斤 。糧食產量的大幅提高,不僅使3個生產隊完成了上調任務,還出現了滿足自己口糧外的糧食剩餘,部分社員開始將剩餘的糧食用作飼料,養雞養鴨養豬。羣衆把養大的雞鴨鵝拿去市場賣,賺點錢。改革以前,鯉溪人基本上住的是茅房,到了1980年,磚房、水泥房紛紛出現。

鯉溪的改革變化自然逃不過外界的眼睛。據林德成回憶,當時《人民日報》有記者來鯉溪採訪過。鯉溪很快成爲各大隊、各生產隊學習的樣板。兩年後,全公社內已經有9成生產隊實施了聯產責任制。

今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在採訪座談會上,該村的兩位青年代表也相繼發言,表示要繼承、發揚先輩們敢爲人先的改革精神,並將這些寶貴的財富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去。40年來,以林德成爲代表的鯉溪支委和村民,將農民的淳樸與膽略、堅韌和智慧融於一體,不爲舊思想所束縛 ,切切實實地從實際出發,敢爲天下先,冒着風險大膽地進行“聯產到勞”的改革,不僅推動了農村生產力的解放與發展,更着實地解決了老百姓的飢餓問題,併爲消除貧困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從而影響了板芙鎮、中山市乃至廣東地區的農村改革,其改革的精神與勇氣已成爲中山市乃至廣東省人民一筆重要的精神財富。

永寧:全省第一個億元村

下午,採訪團來到了中山市永寧社區,永寧作爲中山市經濟重鎮小欖的開埠之地,鍾靈毓秀,土地肥沃,有着絕佳的地緣優勢。永寧社區黨委書記伍錦華向採訪團介紹,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永寧人率先興辦村集體企業。迎着改革開放的春風,永寧人乘勢而上謀發展,九十年代鼎盛時期有384家規模較大的企業,造就了一大批本土優秀的企業家,在多個領域爲小欖乃至中山的經濟發展做了出傑出貢獻。

目前,該社區區域面積10平方公里,現有戶籍人口2.9萬多人,其中股份居民1.7萬多人,外來常住人口約3萬人,分12個小區進行管理。永寧社區黨委轄下現有黨支部32個,其中兩新組織黨支部21個,在冊黨員1170多人。2017年,永寧社區地方生產總值超過90億元,社區集體經濟純收入超過3億元股民現金分紅爲7000元/股(計算社保、醫保、衛生、治安等福利在內摺合人均分紅9265元)。

伍錦華表示,1953年,永寧鄉開始走上農業合作化道路,當時的合作社只是單純搞農業生產。集體經濟也十分薄弱,整個永寧集體只有四頭耕牛和一些泥艇,沒有電氣機械,農民勞動全靠一雙手。1957年,永寧集體總收入84萬元,平均每戶293元,人均年收入是66元,七八成的村民每年都超支,生活困難。很多時候,羣衆看病、生孩子、買糧食、買農具都要向信用社貸款。當時的領導意識到,要改善羣衆的生活,就必須要發展生產。

1956年,永寧辦起了第一間手製磚瓦廠,這標誌着永寧開始走上了工農業並舉的創新發展道路。60年代到70年代,其他鄉村尚沒有發展工副業時,永寧已根據自己的土地、人力和技術資源,率先走農工副商消費品合發展的道路,先後辦起了魚苗場、養豬場、金魚場、農副產品加工廠、農油加工廠、木船廠、建築隊等二十多間集體企業。當時種桑養蠶是這裏的一項重要農副業,但種桑樹的土地利用率不高。看到這種情況,當時的領導也想出了辦法,就是利用2000畝桑地種白菜。這樣的效果也很好,當時的總產量達到500多萬斤。但由於白菜的大量集中上市、而且交通運輸也不太方便,很多白菜賣不出去,最後只能倒到魚塘裏餵魚,但是魚也喫不了這麼多,有部分魚也因爲喫得太飽而撐死,這就造成了雙重損失。爲解決這個問題,1975年,永寧投資40多萬元,辦起了蔬菜脫水廠,將白菜進行脫水加工,加工後的白菜乾便於保存和銷售,同時,也解決了當時村裏一些富餘勞動力的就業問題。但由於政策原因,永寧的工副業發展發展比較緩慢。

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實行了改革開放政策。這對推動農村改革方面起了非常巨大的作用。時任永寧黨支部書記李漢章對幹部羣衆說:“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說明我們過去走的道路是對的,我們必須抓緊改革開放的有利時機,把集體經濟搞上去”。永寧是僑鄉,爲了引進外資和先進設備,李書記認真落實僑務政策,熱情接待回鄉探親的港澳同胞,向他們介紹家鄉的建設發展情況和存在困難,積極動員他們回鄉辦廠、支持家鄉福利事業建設。以李漢章爲首的村領導班子思想解放、待人真誠、辦事公道、處事果斷,得到了港澳同胞和客商的信賴,從1979年開始,港澳同胞和華僑回家鄉開辦“三來一補”企業,兩年時間引進外資和生產設備約合300多萬元,新辦了玩具、製衣、五金、尼龍繩等工廠。同時,港澳鄉親也捐資相繼興建修繕學校、幼兒園、衛生院、敬老院,修築橋樑道路等等。這些爲家鄉帶來改革開放急需的資金、技術和先進管理方式,推動家鄉各項事業的發展,在對永寧改革開放初期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其後,永寧也憑自身的積累,相繼建設了磚廠、電鍍廠、蓄電池廠、發電廠、自來水廠等一批廠企。在大力發展工業的同時,永寧大力改善農業基礎設施,發展特色農業。另外,也設專項資金,加大對教育事業和公共福利事業的投入。

80年代到90年代,永寧的中小型工廠如雨後春筍般發展。其中,永寧的集體企業也在這段時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壯大。高峯期,永寧的有384家模較大的集體企業,其中有7家產值超億元。永寧的經濟結構由改革開放以前的以農業爲主逐步變爲以第二、三產業爲主,第二、三產業經濟收入由1978年佔工農業總值的30%左右,到1987年已躍升到佔90%以上,成爲經濟的主體。

1978年—1992年間,永寧工業的總產值以每年遞增數千萬元的速度發展,而在1993年—1999年間更以每年遞增超億元的速度發展。永寧工業的總產值由1978年的291萬元,到1980年的1047萬元,成爲全國聞名的第一個“千萬富翁鄉”;1986年工農業總產值實現了1.076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8861萬元,成爲全省第一個億元村;1987年實現工業總產值超億元,約1.136億元;1992年爲7.8億元,到1993年,永寧工業總產值突破了10億元大關,跨入了全國十大首富村的先進行列。從1993年到1997年,僅用了四年的時間,永寧的工業又躍上了一個新臺階,實現集體企業的工業總產值超20億元。

經過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永寧已呈現了政通人和、環境優美、人民安居樂業的繁榮景象。作爲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的先行地區之一,永寧在歷屆社區班子的帶領下,務實創新,艱苦奮鬥,先後獲得“全國十大首富村”“中國百強村”等48項省級以上榮譽稱號。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