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盈的叮咚声

人声的反复吟唱

金属镲片敲击

还有阵阵尖叫……

剧场的嘈杂渐息,帷幕升起,霓虹闪烁,万众期待的《睡魔》现身舞台。

戏剧作品《睡魔》改编自德国浪漫主义哥特式恐怖故事大师E.T.A.霍夫曼的同名短篇小说,它同时也是许多其他作品的灵感和主题 。

E.T.A.霍夫曼

E.T.A.Hoffmann

德国浪漫主义和哥特式恐怖故事大师

小说《睡魔》讲述了一个神秘怪诞的故事。据书中所说,每个小孩梦中都居住着一头蠢蠢欲动的睡魔,如果你不够强大,睡魔就会掠食掉你的灵魂。

他是个邪恶的人,当孩子们不上床睡觉的时候,他们会把一把沙子扔到他们的眼睛里,这样他们就会从头上开始流血。他把他们的眼睛放在一个袋子里,带他们到新月去喂养他自己的孩子,他们坐在那里的鸟巢里。他们的嘴像猫头鹰一样弯曲,这样他们就能捡起淘气的人类孩子的眼睛。

——E.T.A霍夫曼《睡魔》

(约翰·奥克斯福德的英译本)

和小说文本给人的感觉一样,戏剧作品《睡魔》的舞美布景也在极力营造一种哥特式的氛围。演员面容被厚厚的油彩覆盖,在富有童话感的同时又带有一丝诡谲。

此版《睡魔》由美国戏剧家罗伯特·威尔逊担任导演和舞美设计,于2017年5月3日在德国雷克林豪森鲁尔戏剧节上首演。

罗伯特·威尔逊

Robert Wilson

“实验戏剧世界的高塔”

美国戏剧家罗伯特·威尔逊被纽约时报盛赞为“实验戏剧世界的高塔”,自上世纪60、70年代起,就以其极度简约、极度注重视听效果的作品风格在世界享有盛名,被认为是开启了剧场艺术新时代的大师。

其作品《拉封丹寓言》剧照

罗伯特·威尔逊的作品极具个人风格,他认为在戏剧表演之中,相较于戏剧文本本身,“看”与“听”也有着同等重要的位置。

“上帝给人眼睛,就是要人去看的。”

他的态度从《睡魔》夸张的妆容便可窥见一斑了,这样的视觉呈现甚至已经成为了他独特的标志。

在这部作品中,罗伯特·威尔逊还第一次与英国戏剧摇滚歌手、歌曲作者安娜·卡维一起工作。

安娜·卡维是一位英国创作歌手和吉他手,她用自己充满戏剧性的摇滚音乐,为剧情和人物营造了多变的音乐配合。

安娜·卡维

Anna Calvi

英国摇滚乐手、创作歌手和吉他手

本剧涉猎的音乐元素丰富而活泼:观众既能听出马戏团音乐和华尔兹的影响,也有显见的70年代地下摇滚音乐的元素;音乐对剧情的表现力相当直白,与叙事融为一体、通过声音精细地操纵观众感受。

♫. ♪~♬..♩

第二十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参演剧(节)目

罗伯特·威尔逊与杜塞尔多夫戏剧院《睡魔》

Der Sandmannby Robert Wilson & Düsseldorfer Schauspielhaus

时间:2018.11.15-17

地点:上海大剧院(人民大道300号)

Shanghai Grand Theatre

乌兰牧骑来沪 | 扎根基层,播种文化

专访乌兰牧骑老队长巴图朝鲁:不落下一个蒙古包

参展项目·开幕 | 与水墨共舞,31位艺术家用作品探寻“水墨概念”

参展项目·开幕 | 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上海 上海——亦师亦友第八届海上画家联展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