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平原王曹叡因母親甄夫人死非善終,心中一直憤憤不平,魏文帝曹丕也很清楚兒子的不滿。曹魏太和元年,蜀漢建興五年(227年)四月,曹叡下詔在洛陽營建祖廟,施工中從地下挖出一塊玉璽,上面刻有“天子羨思慈親”六個字,曹叡一看又想起了母親甄皇后,以太牢之禮到宗廟祭告。

魏文帝曹丕曾引經據典寫了一本《典論》,這是我國最早的文藝理論批評專著,也顯示了這位曹魏開國皇帝的文學成就。
不過,《典論》也預示着曹丕對妻子文昭皇后甄氏的不滿,最終引發家門爭鬥,兒子曹叡也遭到牽連,成爲曹魏王朝的著名公案。
《典論》裏有玄機
東漢建安二十二年(217年),魏王、丞相、冀州牧曹操的次子魏太子曹丕寫了《典論》一書,其中《內誡》一章裏寫道:
“司隸馮方女,國色也,世亂避地揚州,袁術登城,見而悅之,遂納焉,甚愛幸之。諸婦害其寵。給言將軍以貴人有節志,但見時宜數涕泣,示憂愁也,若如此,必長見敬重。馮氏女以爲然。後每見術輒垂涕。術果以爲有心志,益哀之。諸婦因是共絞殺,懸之於廁梁,言其哀怨自殺。術誠以爲不得志而死,厚加殯斂。袁紹妻劉氏甚妒忌,紹死,殭屍未殯,寵妾五人,妻盡殺之。以爲死者有知,當復見紹於地下,乃髡頭墨面,以毀其形,追妒亡魂。戮及死人,惡婦之爲,一至是哉!其少子尚,又爲盡殺死者之家,嬪說惡母,蔑死先父。行暴逆,忘大義,滅其宜矣。紹聽順妻意,欲以尚爲嗣,又不時決定。身死而二子爭國,舉宗塗地,社稷爲墟。上定冀州屯鄴,舍紹之第。餘親涉其庭,登其堂,遊其閣,寢其房。棟宇未墮,陛除自若,忽然而他姓處之,紹雖登蔽乎?亦由惡婦。”
這一段話悅史君大概翻譯一下,就是曹丕對袁紹袁術兄弟家的女人很是看不慣,認爲她們一點都不賢惠,還助紂爲虐。
可曹丕的原配甄夫人,就是袁紹次子袁熙的前妻,曹丕這個話,實在是不好的預兆啊!
漸行漸遠
東漢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魏王、丞相、冀州牧曹操逝世於洛陽,魏太子曹丕從鄴城至洛陽繼任魏王、丞相、冀州牧,改建安二十五年爲延康元年。
魏王、丞相、冀州牧曹丕沒有封甄夫人爲王后,卻進封妾室郭女王爲夫人,封號等同於甄夫人。
東漢延康元年(220年)六月,曹丕率軍南征,甄夫人留駐在鄴城。
同年十月,漢獻帝劉協禪讓帝位給曹丕,曹丕登受禪臺稱帝,改元黃初,定都洛陽,史稱魏文帝。
魏文帝曹丕繼位後,甄夫人被留在鄴城,沒有冊立她爲皇后,而是帶郭夫人來到洛陽,進封貴嬪,地位僅次於皇后。
曹魏黃初元年(220年)十一月,曹丕以河內郡山陽邑(今山東菏澤鉅野縣)萬戶奉漢獻帝爲山陽公,行漢正朔,用天子禮樂。
退位爲山陽公的劉協把兩個女兒許配給曹丕,郭貴嬪和李貴人、陰貴人等人也得到曹丕的寵愛,甄夫人越發感到失意,不免流露出一些怨言。
含冤去世
曹魏黃初二年(221年)四月,漢中王劉備在成都登基稱帝,改年號爲章武,史稱蜀漢昭烈帝。
同年六月,魏文帝曹丕聽說甄夫人有怨言後,派遣使者將甄夫人賜死。
使者出發後,曹丕召見樂安人周宣問道:“我昨夜夢青氣自地屬天。”
周宣大驚失色:“天下當有貴女子冤死。”
曹丕一聽,知道周宣說的那個被冤死的高貴女子,就是甄夫人,趕緊派人去追趕使者,但甄夫人已經死去,只好葬在鄴城。
甄夫人死後,兒子齊公曹叡被牽連,不但沒有及時被立爲皇太子,還因此被貶爲平原侯。
曹魏黃初三年,蜀漢章武二年(222年)三月,平原侯曹叡被進封爲平原王。
同年九月,曹丕冊立郭貴嬪爲皇后,詔令平原王曹叡奉郭皇后爲母。
兒子忍辱繼位
平原王曹叡因母親甄夫人死非善終,心中一直憤憤不平,魏文帝曹丕也很清楚兒子的不滿。
曹丕先後想要冊立曹叡的弟弟東海定王曹霖、元城哀王曹禮爲皇太子,但在羣臣或明或暗的反對下,皇太子之位始終未定。
曹叡作爲曹丕的長子,也很明白自己的尷尬處境,開始恭敬地侍奉曹丕和嫡母郭皇后,以此博取帝后二人的歡心,郭皇后也因自己無子,對他慈愛有加。
曹魏黃初七年,蜀漢建興四年(226年)五月,曹丕病重,臨終之際冊立曹叡爲皇太子。
曹丕死後,皇太子曹叡即位,是爲魏明帝。
追諡皇后改葬
魏明帝曹叡即位後,尊郭皇后爲皇太后,追諡母親甄夫人爲文昭皇后。
曹叡派司空王朗持節以三牲之禮到文昭皇后甄氏陵墓前祭祀,又專門爲她修建寢廟。
曹魏太和元年,蜀漢建興五年(227年)四月,曹叡下詔在洛陽營建祖廟,施工中從地下挖出一塊玉璽,上面刻有“天子羨思慈親”六個字,曹叡一看又想起了母親甄皇后,以太牢之禮到宗廟祭告。
此後,曹叡又多次夢見母親甄皇后,於是對各位母舅按親疏排出順序,分別予以任用,賞賜累計達到萬兩之巨。
甄皇后的母親張氏去世後,曹叡披麻戴孝親自參加了姥姥的葬禮,朝中文武百官陪同致祭。
曹魏太和四年,蜀漢建興八年,東吳黃龍二年(230年)十一月,曹叡覺得母親甄皇后的陵墓規格不高,便委派甄皇后的侄子甄像以太尉的身份,持皇帝節杖到鄴城,祭告土神,改葬甄氏於朝陽陵。
有司再次升級
曹魏景初元年,蜀漢建興十五年,東吳嘉禾六年(237年)夏,朝中掌管禮樂祭祀的官員議定七座宗廟的排列順序,分別祭祀曹魏的列祖列宗。
同年冬,朝中掌管禮樂祭祀的官員又上奏魏明帝曹叡:
“蓋帝王之興,既有受命之君,又有聖妃協於神靈,然後克昌厥世,以成王業焉。昔高辛氏卜其四妃之子皆有天下,而帝摯、陶唐、商、周代興。周人上推後稷,以配皇天,追述王初,本之姜嫄,特立宮廟,世世享嘗,周禮所謂‘奏夷則,歌中呂,舞大濩,以享先妣’者也。詩人頌之曰:”厥初生民,時維姜嫄。‘言王化之本,生民所由。又曰:“閟宮有侐,實實枚枚,赫赫姜嫄,其德不回。’詩、禮所稱姬宗之盛,其美如此。大魏期運,繼於有虞,然崇弘帝道,三世彌隆,廟祧之數,實與周同。今武宣皇后、文德皇后各配無窮之祚,至於文昭皇后膺天靈符,誕育明聖,功濟生民,德盈宇宙,開諸後嗣,乃道化之所興也。寢廟特祀,亦姜嫄之閟宮也,而未着不毀之制,懼論功報德之義,萬世或闕焉,非所以昭孝示後世也。文昭廟宜世世享祀奏樂,與祖廟同,永着不毀之典,以播聖善之風。”
這些官員還真是摸準了曹叡的心思,他們從先秦時代祭祀帝王的母后說起,認爲曹叡給甄皇后單獨修建寢廟還不夠,而是應該讓甄皇后的寢廟世世代代享受祭祀,和祖宗神廟享受同等的待遇。
曹叡當然完全同意,下詔宣佈母親甄皇后的寢廟和另外七座宗廟享受同等祭祀禮儀,並將此規定銘刻於金鼎,藏之於金櫃,傳示子孫後代。
曹魏景初三年,蜀漢延熙二年,東吳赤烏二年(239年),曹叡去世,與母親甄皇后在另一個世界相聚。
悅史君點評:甄皇后很不幸,因爲她的丈夫魏文帝曹丕在登上九五之尊後,就把她賜死;可甄皇后也是幸運的,她的兒子魏明帝曹叡始終沒有忘記母親,用盡一生去恢復母親應該擁有的一切。
曹魏蘭陵侯、司徒王朗對甄皇后的一生有句評論,悅史君認爲很貼切:“伏惟先後恭讓著於幽微,至行顯於不言,化流邦國,德侔二南,故能膺神靈嘉祥,爲大魏世妃。雖夙年登遐,萬載之後,永播融烈,后妃之功莫得而尚也。案諡法:‘聖聞周達曰昭。德明有功曰昭。’昭者,光明之至,盛久而不昧者也。宜上尊諡曰文昭皇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