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朝鮮爲完成國家統一任務向韓國進攻,朝鮮軍隊戰鬥力極強,一路向南推進。韓國則一路敗退,最後朝鮮軍隊把韓國軍隊趕到沒有了退路的海邊。眼看朝鮮就要把全部地方都要攻佔,不料此時以美國和其他十幾個國家的組成的軍隊管起了閒事,派兵從仁川進攻,韓國一下子看到了希望。隨後,憑藉聯合國軍的先進武器韓國軍隊經過休整後逐步在戰場上恢復了過來。

不久之後美國人打着聯合國的旗子,仗着武器先進一路向北推進,並一度派飛機轟炸我國東北邊境,很多老百姓都被炸死炸傷。先期組建的東北邊防軍官兵對侵略者非常痛恨,恨不得人人都長着翅膀飛上天去把侵略者的飛機都打下來。

爲了保衛東北邊境的老百姓不被轟炸,爲了抗美援朝,領導人發出命令,組建志願軍幫助朝鮮人民。領導人把東北的邊防解放軍改了名字,隨後他們摘掉臂章帽徽軍銜等標誌,踏着積雪從結冰的江面進入朝鮮。許多剛入伍的戰士不理解,不是參加的解放軍嗎,怎麼到部隊後成了什麼標誌也沒有的志願軍了。其實,不光是新入伍的新兵,就是從長征走過來經歷抗戰和內戰的老兵們也不理解,爲什麼到朝鮮不叫解放軍,爲什麼要叫志願軍。

面對這些不解,志願軍司令彭德懷給了大家答案。如果我們叫解放軍,那麼就是我們國家派過去的,就會讓其他國家的人民誤以爲我們是公開和聯合國軍對抗的,這樣就會在世界上造成不好的影響。如果我們把名稱改成志願軍在去朝鮮,就說明我們都是志願去朝鮮的,是人民的意思,廣大人民志願去的。僅兩字之差讓支援朝鮮更加名正言順,也可以把不利影響降低到最小。

隨後這支隊伍從結冰的鴨綠江上陸陸續續進入到朝鮮,面對侵略者的各種先進武器,這支從戰火中走出來的隊伍一點都不害怕。他們憑藉超人的意志,在暴風雪中和侵略者戰鬥。困了就在雪裏挖個洞休息休息,餓了就喫把炒麪或者啃一口凍土豆,渴了就抓一把地上的雪喫。憑着這股勁,戰士們又把侵略者們趕回了他們的老窩。此時此刻那位叫囂着要在感恩節節前結束戰鬥的將軍正坐着吉普車難逃,他的許多士兵不僅沒喫上火雞,沒喝上紅酒,反而只能在冰天雪地裏聚衆烤火取暖。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