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冬天的降臨,溫度的下降,又有一個話題被抬上舞臺。

冬天來了,電動汽車需要“熱車”嗎?

相信在冬季用車時,燃油車主們的第一個動作就是熱車。因爲傳統燃油汽車經過一夜的休眠,發動機機油會沉澱到油底殼,導致缸內沒有足夠的機油潤滑,點火後也很難快速達到正常的工作溫度,直接上路行駛可能會加速發動機的磨損。因此,適當的熱車可以讓機油充分地在發動機內部進行潤滑。

網上有一種說法:電動汽車是靠電能來驅動的,沒有燃油汽車那麼“嬌氣”,冬天不需要熱車,開就是了!只是續航里程會因溫度低而大打折扣。

今天,EV來了告訴大家,電動汽車也是需要“熱車”的,不“熱車”,甚至會更加影響電動汽車在冬季的續航表現。只是電動汽車在“熱車”的時候不能原地怠速,而是要以低速行駛的方式來達到熱車的目的。

原因在於,電動汽車在原地不動的時候,電池是幾乎不工作的,只有緩慢行駛起來,才能讓動力電池包裏的冷卻液逐漸升溫,幫助電池工作。

至於爲什麼說會更加影響電動汽車在冬季的續航表現,是因爲直接猛烈駕駛會導致電動汽車的耗電更大、提速偏慢。而如果在電池“熱”起來之後再加速,消耗同樣的電量,提速效果會比“冷電池”更好。

最後,提醒大家,切忌在極端寒冷天氣下駕駛電動汽車,因爲零下25度時鋰電池可能就會被凍結,從而導致不能充電或電力失效的情況,這時候就算“熱車”也沒有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