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圍繞實體企業的高質量發展,李保芳以茅臺的實踐和實際,與在座的國內實體行業大家,探討了三個關鍵詞——“品質、品牌、品格”。李保芳說,從“愛我茅臺,爲國爭光”,到“中國茅臺,香飄世界”,茅臺的品牌發展,伴隨着企業成長,一步一步從赤水河谷、多彩貴州走向了神州大地,乃至全球範圍。

原標題:李保芳博鰲縱論高質量發展:品牌力量不應該也不能夠靠“國酒”加持

“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就是把最簡單的堅守做到最有價值的水平”,12月2日,茅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保芳應邀出席2019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主論壇圓桌會議時,就傳統“老字號”製造業分享自己的觀點。

“儘管茅臺不是世界‘五百強’,但是他們擁有的品牌美譽度顯而易見。”論壇發言嘉賓、格力電器董事局主席董明珠在總結髮言中專門以茅臺爲例,來聊什麼是高質量發展的核心。“企業的發展是核心。品質的背後,是誠信。”

“茅臺會始終圍繞品質、品牌、品格,老老實實、認認真真地做好實事、做強實業。”李保芳的觀點獲得很多企業家的認同。

1、2019,對茅臺具有里程碑意義

“於茅臺來講,能在現場聆聽紅旗、格力等來自不同領域的知名企業分享經驗,將是我們一次非常寶貴的學習機會。”李保芳致辭謙遜,流露出對企業交流的重視。

對於行將結束的2019年,李保芳用了“茅臺發展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來形容,並用了三件事做了進一步闡述。

“我們經歷了企業歷史上影響最廣、力度最大的治理與調整,在健全完善現代企業治理上,邁出了極爲重要的一步。”

“我們全面啓動了‘文化茅臺’建設,在推動茅臺高質量發展上,初步找到了新的內核。”

“我們即將完成營收1000億目標,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規劃,開啓嶄新的征程。”

李保芳說,所有這些,於茅臺來講,都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也將提示茅臺,以完全不同於以往的站位與標準,繼續埋頭苦幹,把企業做強、做精、做久。

據瞭解,茅臺提出的“三個一”目標,即“股價過一千元,市值過一萬億,銷售過一千億”,已實現前“兩個一”,因此受到媒體廣泛關注並紛紛報道“茅臺現象”。

圓桌會上,李保芳對此給出了自己的解釋:改革開放41年來,中國白酒行業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有一個週期起伏。週期交替之時,往往會誕生新的行業領軍者或者“黑馬”。幸運的是,在過去幾次行業起伏中,茅臺都抓住了機會,成爲週期調整的獲益者。

“當中,有很多很重要的因素。但最爲關鍵的是,我們一直在堅持,努力把最簡單、最淳樸的堅守,做到最好的水平。”李保芳認爲,這也是本次論壇的主題,創新與高質量發展的靈魂與要義所在。

  2、“品質”二字永遠不會過時

圍繞實體企業的高質量發展,李保芳以茅臺的實踐和實際,與在座的國內實體行業大家,探討了三個關鍵詞——“品質、品牌、品格”。

提到品質,李保芳說起了茅臺的一件舊事。

20世紀50年代建廠之初,茅臺一度因追求產能,走過一段彎路,導致茅臺酒的品質出現短暫波動。這件事,當時引起了極大關注。中央政府調集各方專家,給茅臺“把脈、會診、開方”,幫助茅臺歸納、提煉、總結茅臺工藝,爲茅臺後期的發展,形成了重要指導,打下了重要基礎。

“從那時起,不管外部環境如何變化、茅臺酒供應如何緊張,我們都沒有因規模、利益或是市場,而放鬆一點對品質的要求。”李保芳說,茅臺人對品質的苛求,對質量的苛刻,已經成爲“文化茅臺”的招牌之一。

李保芳透露說,茅臺不僅花巨資,用於老酒的儲備和高科技設備採購,還投入了非常大的時間、人力、機會和資金成本,用以培養高技能水準、高技術水平的專業技術人員和一線產業工人。

“今天我們可以講,面對未來,茅臺在產品研發與品質保證層面,已經做好了相當儲備。”李保芳說,“這是茅臺酒從年產幾百噸到四萬多噸,能夠始終保持同樣的口感、風味與品質的關鍵所在。”

貴州茅臺三季報表顯示,2019前三季度的研發費用比2018年同期增加329%,由以往的1520萬元,提升至6515萬元。

“‘品質’二字,任何時候都不會過時。”在李保芳看來,包括茅臺在內的中國高品質白酒,具有一定的“逆週期”特性。相較於歐洲的白蘭地、威士忌,以及東亞近鄰日本同行在全球酒類市場上的成功,中國白酒更應始終秉持匠心,集中精力、持之以恆做好品質,不能因爲市場“熱”而有任何放鬆或是沾沾自喜。

李保芳致辭沒有侷限於白酒行業,更延伸至中國製造。“我們所需要做併力求做到最好的,首要一定是對品質的潛心與專注。只有讓精雕細琢、精益求精,成爲整個行業的普遍價值共識,纔有可能讓中國製造的影響力跨越國界,成爲全球市場上的高競爭力者。”

  3、放棄“國酒”商標是品牌建設另一種選擇

致辭中,李保芳專門提到2018年茅臺放棄“國酒”商標註冊申請的來由。

說及這個重大決定,李保芳說,這是茅臺在品牌建設上的另一種選擇。“我們冷靜思考過,在消費越發多元、理性、成熟的今天,茅臺的品牌力量,不應也不能靠‘國酒’的加持,而要尊重並契合廣大消費者和社會公衆發自內心的認同與接受。事實上講,茅臺的口碑,離不開自1951年到現在漫長而有效的積累,離不開一個又一個消費人羣的悉心培育,也離不開我們經年累月圍繞品質與文化所做的推廣與塑造。”

李保芳說,從“愛我茅臺,爲國爭光”,到“中國茅臺,香飄世界”,茅臺的品牌發展,伴隨着企業成長,一步一步從赤水河谷、多彩貴州走向了神州大地,乃至全球範圍。

“文化傳播與市場服務需要直擊人心,”李保芳列舉茅臺近年來所做的一系列文化品牌活動時這樣認爲。

國慶節前,茅臺主動出面,協調聯絡在上海“開市客”(Costco)投放茅臺酒。茅臺的出現,給這家著名的美國超市帶來了超高的人氣。

Costco一位高管說過的一句話讓李保芳印象深刻,“我知道茅臺在中國很受歡迎,但是沒有想到會這樣受歡迎”,在李保芳看來,這是一句非常生動的品牌總結。

“華爲也好、小米也好,都做到了直擊人心。前者在於適應了形勢,後者在於契合了需求。”李保芳認爲,不管是白酒行業,還是整個中國製造,品牌的塑造與推廣,關鍵是要沿着正確的方向做正確的事。

4、品格:打造和輸出“中國製造”價值鏈

品質與品牌之外,李保芳還提到了品格。這也是茅臺高管首次在重大場合明確提出,要打造和輸出一種全新的、更有說服力的“中國製造”價值鏈。

據瞭解,1951年國營化至今,茅臺從山村小作坊起家,經歷了早期工業化改造,從計劃經濟工廠向市場化企業的轉型,實現了從地方國營企業向公衆股份公司的發展與壯大。身爲傳統制造業的一員,茅臺深知做好一家企業的艱辛與不易。

李保芳致辭中引用了馬歇爾的觀點,稱高質量發展除了企業自身之外,還應形成一種正的“外部性”, 以感恩之心,行敦品之事。

如何行敦品之事,茅臺提出做好自己、做出水平。

“這些年,我們一直在圍繞主業,認認真真做好這瓶酒。說到底,酒生產出來了,最爲重要的是要讓消費者買過去、喝下去。”李保芳說,這也應當是所有做實體的企業終極目標。一定意義上講,按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這就是企業的“自我實現”。

不管是一汽、格力,還是茅臺,或是在座的其他兄弟企業,李保芳認爲都需要有一種強烈的使命感,爲“中國製造”超越時空、語言、文化界限和壁壘走出去,而矢志努力的格局、擔當與責任。

“從茅臺的角度,我們期待能共同以品質爲基、以文化爲魂,圍繞產品、治理、品牌等角度,打造和輸出一種全新的、更有說服力的‘中國製造’價值鏈。”李保芳致辭最後提出的新銳觀點,現場實體經濟同行用熱烈的掌聲回應了茅臺人的這一表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