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要點

我們傾向於這個階段市場的邏輯略有變化,從類似14-15經濟下行,政策不斷加碼寬鬆模式轉化爲經濟可能見底,政策總體維持的模式,而這容易使得市場風格從相對偏成長往價值藍籌回擺。而在市場微觀資金方面,從我們和客戶交流情況看,這個階段的增量資金的重要部分將來自於保險的補倉,前期漲幅有限的價值藍籌股也將成爲重點關注對象。

綜合考慮目前整體環境,我們預期市場短期仍會慣性上衝,由於經濟趨勢目前還難以確認,此後大概率會在新的平臺維持震盪格局等待基本面繼續配合,4月底公佈的PMI數據以及5月中旬公佈的社融信貸等數據能否維持趨勢基本穩定將是重要因素。綜合考慮一季報、經濟金融數據及預期、市場此前表現,增量資金,我們認爲在當前環境下,前期漲幅較小的價值藍籌股會有一輪補漲行情,這可能會造成指數上漲,但多數個股賺錢效應有限的局面。

行業上重點關注化工、銀行、地產等,主題上重點關注一帶一路、燃料電池、上海自貿區、長三角一體化等。

風險提示:

1. 美股下跌風險;

2.全球經濟超預期下行;

3.貨幣政策寬鬆不及預期。

正文

市場在3月休整之後,本週重回升勢,成功突破了3200點重要心理關位。我們在3月發佈報告《整固之後,等待基本面》,當時我們認爲評估市場將呈現震盪格局,後續上行需要等待基本面數據配合。此後,統計局公佈PMI數據強勁反彈,創六個月新高,該數據顯著超越市場預期,市場也充分吸收了對該數據的樂觀解讀:經濟見底可能提前。投資者綜合3月其他方面因素也修復了此前對3月社融信貸的悲觀預期,這使得市場突破上行。

綜合考慮目前整體環境,我們預期市場短期仍會慣性上衝,由於經濟趨勢目前還難以確認,此後大概率會在新的平臺維持震盪格局等待基本面繼續配合,4月底公佈的PMI數據以及5月中旬公佈的社融信貸等數據能否維持趨勢基本穩定將是重要因素。結構上,綜合考慮一季報、經濟金融數據及預期、市場此前表現,增量資金,我們認爲在當前環境下,前期漲幅較小的價值藍籌股會有一輪補漲行情,這可能會造成指數上漲,但多數個股賺錢效應有限的局面。行業上重點關注化工、銀行、地產等,主題上重點關注一帶一路、燃料電池、上海自貿區、長三角一體化等。

1、中美貿易磋商不斷接近共識達成

中美貿易磋商繼續釋放積極信號,有利近期市場風險偏好。據新華社4月6日報道,4月3日至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與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財政部長姆努欽在華盛頓共同主持第九輪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雙方討論了技術轉讓、知識產權保護、非關稅措施、服務業、農業、貿易平衡、實施機制等協議文本,取得新的進展。雙方決定就遺留的問題通過各種有效方式進一步磋商。另據彭博新聞社網站4月5日報道,特朗普稱,中美雙方要達成貿易協議可能還需要幾周的時間,但雙方正在取得進展,以便達成一項可能“非常重大”的協議。特朗普4月4日在白宮表示,可能需要四周時間來爲協議制定框架,還需要兩週時間來完善細節。

綜合分析,我們認爲中美在貿易磋商問題上正在延續“相向而行”,我們傾向於中美貿易磋商馬拉松已經進入類似最後一公里,目前進展總體順利,對近期市場風險偏好是有利支撐。

2. 國內經濟短期改善,政策維持穩健

我們總體傾向於在春節錯峯效應影響之下,經濟數據呈現短期改善,但是從中期來看,國內以及全球經濟下行壓力猶存。

短期來看,受春節錯峯效應影響,3月各項經濟金融數據有望短期改善。由於去年年春節在2月16日而今年春節在2月5日,導致去年節後影響分散在2-3月之間,而今年春節後影響主要集中在2月,造成2月同比數據低而3月同比數據偏高。事實上,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就2019年1-2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答記者問中就曾指出,春節時間的變化就會對1月份、2月份的一些經濟指標的同比和環比增速帶來一些擾動,甚至有時候對3月份的指標也會帶來影響。此外,今年地方專項債發行提前,也使得基建項目啓動較去年更早。目前來看,發電耗煤和粗鋼產量等生產數據受基數效應影響較爲明顯。

一方面,受經濟短期改善,通脹預期抬頭等因素影響,短期對貨幣寬鬆預期不應太高,當前更多是維持寬信用的導向,政策加碼時間的重點觀察期在6-7月。

結合未來一段時間MLF到期,以及財政繳款等因素對於資金面造成的衝擊,我們認爲有望在6-7月間看到央行下一次政策寬鬆的邊際變化,其中6月6日和7月23日分別有4630億和5020億元MLF到期,規模爲年內最高,疊加6月季節性資金壓力以及7月財政繳款大月,市場流動性壓力較大,存在央行通過降準等政策手段補充市場流動性的必要性,而降息作爲央行最爲重要的貨幣政策工具,可能會在經濟承受更大壓力後纔會使用。

因此,我們傾向於這個階段市場的邏輯略有變化,從類似14-15經濟下行,政策不斷加碼寬鬆模式轉化爲經濟可能見底,政策總體維持的模式,而這容易使得市場風格從相對偏成長往價值藍籌回擺。而在市場微觀資金方面,從我們和客戶交流情況看,這個階段的增量資金的重要部分將來自於保險的補倉,前期漲幅有限的價值藍籌股也將成爲重點關注對象。

3. 繼續關注“一帶一路”主題新階段

3.1. “一帶一路”關鍵時點臨近

今年4月下旬,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峯論壇將於北京召開,據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兩會期間透露:本屆論壇的主題是“共建‘一帶一路’、開創美好未來”,核心是推動“一帶一路”合作實現高質量發展。本屆論壇將有三個鮮明特點:一是規格更高。預定出席的外國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人數將明顯超過首屆論壇,目前已有包括近40位外方領導人在內的上百個國家代表確認與會。二是規模更大。屆時將會有來自100多個國家的數千名各界代表與會。三是活動更豐富。將舉辦12場推動務實合作的分論壇,還將首次舉辦企業家大會,爲工商界對接合作搭建平臺。

“一帶一路”是我國頂級外交戰略,政策層級高,市場影響大。在“一帶一路”關鍵時點臨近的當下,我們建議大家在4月高度關注“一帶一路”主題。

3.2. “一帶一路”歷經5年築基,影響力初顯

自2013年秋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首次提出以來,經過夯基壘臺、立柱架樑的5年,“一帶一路”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僅2018年就有60多個國家加入“一帶一路”倡議,目前已有124個國家和29個國際組織同中方簽署了“一帶一路”合作文件。

於此同時,“一帶一路”倡議還與東盟互聯互通總體規劃、非盟2063年議程、歐亞經濟聯盟、歐盟歐亞互聯互通戰略等多個區域發展規劃和合作倡議實現戰略對接,形成促進互聯互通、支持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合力。

五年來,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基礎設施建設上開展了大量合作,有效提升了這些國家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其中鐵路聯通水平表現突出,中歐班列近年來呈現爆發式增長:2011年中國班列全年開行17列,年運送貨物總值不足6億美元;到2018年全年開行6363列,年運送貨物總值達160億美元。中國與沿線國家間的互聯互通也帶動了外貿的加速回暖。世界銀行等國際機構最新研究表明,“一帶一路”合作將使全球貿易成本降低1.1%—2.2%,推動中國—中亞—西亞經濟走廊上的貿易成本降低10.2%,並促進2019年全球經濟增速至少提高0.1%。

3.3. “一帶一路”倡議在歐洲實現重要突破

近期,隨着第二屆國際合作論壇的到來,中國與歐洲多國的合作快速升溫,爲“一帶一路”合作迎來了一個小高潮。主要成果有:

  • 中國和意大利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諒解備忘錄。
  • 中國和盧森堡在博鰲亞洲論壇2019年年會期間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諒解備忘錄。
  • 摩納哥表示願積極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
  • 中法簽署了第三方市場合作第三輪示範項目清單,並啓動了第三方市場合作基金。
  • 德國和歐盟領導人表示願將歐盟“歐亞互聯互通戰略”與“一帶一路”深度對接,開展創新性合作。

意大利是第一個與中國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諒解備忘錄的G7國家。意大利的決定無疑在衆多歐洲國家中投下一枚“震撼彈”。而在歐洲有着巨大影響力的德法兩國也一改對“一帶一路”的抵制態度,積極表態源於中方合作,有望在歐洲帶來一系列連鎖反應。中歐近期的一系列外交動作表明,“一帶一路”倡議已經在歐洲實現了重要突破,未來有望進一步在歐洲多國落地,開闢更爲廣闊的合作空間。

3.4. “一帶一路”關注三大主線

我們建議“一帶一路”重點關注三大主線:一是受益於“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基礎設施建設,有望獲得新訂單增長的“一帶一路”基建鏈,包括海外工程、建材、機械設備、交運等領域;二是受益於互聯互通建設,讓我國優勢產能借勢輸出的高鐵、通信設備、電力設備等行業;三是“一帶一路”向西合作的重要樞紐新疆和海上絲綢之路的核心廈門,這兩大區域主題機會。

綜合考慮目前整體環境,我們預期市場短期仍會慣性上衝,由於經濟趨勢目前還難以確認,此後大概率會在新的平臺維持震盪格局等待基本面繼續配合,4月底公佈的PMI數據以及5月中旬公佈的社融信貸等數據能否維持趨勢基本穩定將是重要因素。綜合考慮一季報、經濟金融數據及預期、市場此前表現,增量資金,我們認爲在當前環境下,前期漲幅較小的價值藍籌股會有一輪補漲行情,這可能會造成指數上漲,但多數個股賺錢效應有限的局面。

行業上重點關注化工、銀行、地產等,主題上重點關注一帶一路、燃料電池、上海自貿區、長三角一體化等。

注:本報告數據如無特別說明,均來源於wind。

免責聲明

本報告僅供安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的客戶使用。本公司不會因爲任何機構或個人接收到本報告而視其爲本公司的當然客戶。

本報告基於已公開的資料或信息撰寫,但本公司不保證該等信息及資料的完整性、準確性。本報告所載的信息、資料、建議及推測僅反映本公司於本報告發布當日的判斷,本報告中的證券或投資標的價格、價值及投資帶來的收入可能會波動。在不同時期,本公司可能撰寫併發布與本報告所載資料、建議及推測不一致的報告。本公司不保證本報告所含信息及資料保持在最新狀態,本公司將隨時補充、更新和修訂有關信息及資料,但不保證及時公開發布。同時,本公司有權對本報告所含信息在不發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資者應當自行關注相應的更新或修改。任何有關本報告的摘要或節選都不代表本報告正式完整的觀點,一切須以本公司向客戶發佈的本報告完整版本爲準,如有需要,客戶可以向本公司投資顧問進一步諮詢。

在法律許可的情況下,本公司及所屬關聯機構可能會持有報告中提到的公司所發行的證券或期權並進行證券或期權交易,也可能爲這些公司提供或者爭取提供投資銀行、財務顧問或者金融產品等相關服務,提請客戶充分注意。客戶不應將本報告爲作出其投資決策的惟一參考因素,亦不應認爲本報告可以取代客戶自身的投資判斷與決策。在任何情況下,本報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無論是否已經明示或暗示,本報告不能作爲道義的、責任的和法律的依據或者憑證。在任何情況下,本公司亦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報告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

本報告版權僅爲本公司所有,未經事先書面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複製、發表、轉發或引用本報告的任何部分。如徵得本公司同意進行引用、刊發的,需在允許的範圍內使用,並註明出處爲“安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中心”,且不得對本報告進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

安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對本聲明條款具有惟一修改權和最終解釋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