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5世紀末美洲成爲歐洲的殖民地,這段歷史無比血腥,除了死於槍炮屠刀,還有大量美洲原住民死於歐洲殖民者帶去的各種致命疫疾,主要是天花,還有麻疹,流感,鼠疫,瘧疾,白喉,斑疹傷寒和霍亂。當代著名美國曆史學家麥克尼爾在《瘟疫與人》一書中指出,傳染病是決定人類歷史進程的一個重要因素。

3月11日,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賽在日內瓦的例行記者會上說,新冠肺炎疫情已具有大流行特徵。

截至北京時間3月21日,中國以外的世界地區已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超過19萬例,其中意大利、伊朗、西班牙、德國、美國、法國6個國家累計確診病例已破萬。美國股市更是罕見出現10天內4次熔斷,令人遙想20世紀30年代美國“大蕭條”的噩夢。緊急狀態下,全球很多都市的喧譁和熙攘被空曠寂寥取代。

當代著名美國曆史學家麥克尼爾在《瘟疫與人》一書中指出,傳染病是決定人類歷史進程的一個重要因素。微生物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之一,傳染病是微生物與人類相互作用的結果。致病微生物引發的傳染病曾導致人類的大量死亡,甚至造成國家的衰落、文明的消亡,微生物也塑造了人類文明與人體自身。回首歷史長河,一些疾病的大流行影響了人類歷史的進程。

十四世紀的黑死病和西歐崛起

公元14世紀中葉,一場鼠疫席捲歐洲,奪走了數千萬人的生命,幾乎毀滅了當時歐洲人口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從1347年至1352年,瘟疫從中亞傳播到中東,然後又陸續侵襲了北非和歐洲,幾乎主要的歐洲城市都遭受到瘟疫的襲擊。那場瘟疫也被叫做黑死病。


歐洲黑死病。

經過鼠疫的腥風血雨,歐洲不少封建國家從滿目瘡痍中重生,開始向現代社會、商業經濟方向邁進,爲日後西歐崛起和稱霸世界做了鋪墊。

因爲大量青壯年死於鼠疫,農村勞動力銳減,封建領主莊園佃農和農奴奇缺,動搖了封建佃農制的根基。勞動力供不應求,人工昂貴,直接推動了工具改良和技術創新。社會經濟現代化、增加技術發明投資、鼓勵海外擴張,在這三塊基石上,西歐迅速強大,成爲世界最富強的地區。

天花成爲歐洲殖民美洲的幫兇

15世紀末美洲成爲歐洲的殖民地,這段歷史無比血腥,除了死於槍炮屠刀,還有大量美洲原住民死於歐洲殖民者帶去的各種致命疫疾,主要是天花,還有麻疹,流感,鼠疫,瘧疾,白喉,斑疹傷寒和霍亂。


天花肆虐美洲。

1518年,西班牙軍隊進攻阿茲特克人的重鎮特諾克替蘭的關鍵時刻,特諾克替蘭暴發了天花,阿茲特克首領及許多軍士因染上天花而死亡,阿茲特克人陷於一片驚恐之中。西班牙人因此一舉攻克並摧毀了阿茲特克的首府。顯然,如果不是天花侵襲阿茲特克人,西班牙人不可能輕易在墨西哥取得勝利。

黃熱病和美國領土的擴張

18世紀末,法屬殖民地連續爆發反抗法國殖民統治的黑奴反叛,1801年雙方言和,反叛領袖杜桑?盧維杜爾成爲海地共和國首腦。但宗主國政局乾坤顛倒,拿破崙稱帝,隨後決定出兵海地鎮壓反叛,奪回殖民統治大權。數萬法軍登陸海地,在戰場上所向披靡。

這時,黃熱病開始在島上法國人之間流行。法軍官兵、殖民當局官員、醫生和水手共5萬人死於這種傳染病。

在海地被瘟疫擊敗後,拿破崙不但放棄了海地,還放棄了在北美大陸的殖民野心。出兵海地慘敗兩年後,法國政府把210萬平方公里的北美殖民地賣給年輕的美利堅合衆國,美國國土面積擴大了一倍,史稱"路易斯安那購地案"。

瘟疫和明朝的終結

明朝長達近三個世紀,前期國力強盛,始於明成祖永樂三年的鄭和下西洋,使明朝的政治文化影響力輻射整個東亞、東南亞地區。

然而明朝末年,中國華北地區出現鼠疫,史學界有觀點認爲這是壓倒明朝的最後一根稻草。鼠疫襲來時,還伴隨頻繁的旱災和蝗蟲災,農田顆粒無收。餓殍遍野。

明末朝廷貪腐嚴重,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風起雲湧,清軍虎視眈眈,饑荒和瘟疫成爲滿清滅明的“助攻”。

病毒改變了且正在改變千百萬人的生命軌跡,變化有短期也有長期;在全世界範圍,影響可能更加深遠,有些甚至不可逆,人類歷史的軌跡或許因此而改變。

本文鏈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0/03/21/6879834.html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