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虽说是送分题,但不看这个你真做不对…

嘿,各位小伙伴,今天小粉笔要给大家讲的知识点可厉害了,根据各地考试历年真题,这个知识点省考每年必考,它就是中国地理国情。

看到这可能有些同学会担心,每年都考要是错了是不是就拉开分了呀。别怕,这类题目只要学过相关知识点并有记忆,基本等于送分题,今天小粉笔就帮大家总结了相关内容,快背!

中国地理国情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 我国疆域
  • 人口民族
  • 我国的自然环境
  • 我国的自然人文景观

我国疆域

位置

1、从东西半球来看,位于东半球:地理上用西经20°和东经160°组成的经线圈来划分东西半球,可看出我国全部都位于东半球(东经73°-东经135°)。

2、从南、北半球看,位于北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0°纬线),赤道以北全部为北半球、以南全部为南半球,我国的纬度范围是从北纬4°一直到北纬53°之间,我国全部位于北半球。

3、从海陆位置看:

①陆地部分: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

②海洋部分:我国位于太平洋的西岸。

邻国

1、我国陆上领国共14个:比如朝鲜、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无需全部记忆。有5个常考:缅甸、老挝、越南与我国南部接壤;西南地区是神奇的国度印度,与我国接壤;西部有阿富汗与我国接壤。

2、易错干扰项:与我国不接壤的国家有两个,分别是泰国、柬埔寨。

3、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与我国陆地不接壤,但是隔着一片海可以看到的国家有6个,隔着黄海可以看到韩国、隔着海也可以看到菲律宾。注意:具体隔海相望的国家无需记忆,但是数字“6”需要记清。

边界点

我国的疆域范围

1、最北端:在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漠河被称为“不夜城”,因为漠河在夏天,尤其是夏至日(6月22日左右),晚上十点多天都是亮的,稍微黑一会,凌晨两、三点天又亮了。

2、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3、最西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上。

4、最南端:在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我国地理位置最南的城市是三沙市。

领土领海面积

1、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位居世界第三位。注意:世界第一位是俄罗斯;第二位的是加拿大。

2、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国家:梵蒂冈(欧洲),“国中国”,被意大利包围,政教合一的国家(教会在管理)。

3、我国是海陆兼备的国家,除了有陆地还有海洋。我国自北向南依次濒临渤海 、黄海、东海、南海。面积从小到大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我国以黄海的海平面作为海拔0米的基线。

行政区划

1、我国行政区划共有三级,即省、县、乡。注意:《宪法》中明确规定没有市,比如山东潍坊市、安徽合肥市,我国提到行政级别上有市,但是考试问行政区划则没有市。

2、省级行政区常考,三种考查方式:

(1)考查个数:我国目前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具体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注意:台湾属于23个省之一,是台湾省。

(2)考查自治区、直辖市中的细节考点:

①我国的5个自治区(按照成立时间先后顺序):内蒙古(最先成立,194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年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1958年成立)、西藏自治区(最晚成立,1965年)。注意: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②我国的4个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

(3)涉及各个省份的简称问题:一个省级行政区的简称通常是从省的名字中挑一个字,比如北京的简称是“京”,再如黑龙江省的简称是“黑”、吉林省的简称是“吉”、辽宁省的简称是“辽”。但有些省份起名比较特殊,需要重点关注:

河北省:简称“冀”;山西省:简称“晋”;安徽省:简称“皖”;福建省:简称“闽”;江西省:简称“赣”;山东省:简称“鲁”;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四川省:简称“川/蜀”;甘肃省:简称“甘/陇”。

人口民族

人口

1、根据2020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我国大陆总人口突破14亿人,之前已经确定2020年启动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

2、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国。根据《世界人口展望》,“印度人口总数将在2024年首次超过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因此目前人口最多的依然是中国。

3、人口分布:不均匀。人口分界线(星级考点):从黑龙江黑河到云南腾冲连成一条线,这条线的东南部人口稠密。提出者:著名地理学家胡焕庸,因此此线也称“胡焕庸线”。

民族

1、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大约占人口总数的92%。

2、根据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可知:

(1)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人口约1600万人(主要分布在广西),排名第二的是回族,约1058万人,人口分布范围比较广(全国各地都有分布),排名第三的是满族(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人口1038万人。

(2)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少的是塔塔尔族,约3556人,主要分布在新疆境内。

3、民族分布的特点:

(1)主要集中在西南(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西北(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和东北地区(满族、朝鲜族等)。注意:汉族遍布全国各地。

(2)我国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注意:初中地理教科书的两版教材不同,之前是“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现在有些教科书改为“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考试时看到这两种说法都是正确的,不会同时出现。

4.我国世居(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不是人口流动到此处的)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是云南省(25个)。

我国的自然环境

地形地势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类型多样。有山脉、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我国西部海拔高,东部海拔低。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三大阶梯

主要山脉

(1)东西走向: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

(2)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3)西北-东南走向:祁连山。

(4)南北走向: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

(5)弧形:喜马拉雅山脉。

四大高原

【解析】

1、青藏高原:世界海拔最高,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被称为“世界屋脊”。资源和能源非常丰富,尤其是水能、地热能和太阳能。

2、内蒙古高原:我国第二大高原,地势平坦,有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其畜牧业发达。比如蒙牛、伊利的奶源地就在内蒙古高原。

3、黄土高原:土质疏松,一旦下雨,地表被冲刷,所以这里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呈现出的地表形态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4、云贵高原:主要分布在云南和贵州境内,石灰岩分布多,不断被流水侵蚀,形成了喀斯特地貌,比如云南石林和贵州的黄果树瀑布。

四大盆地

【解析】

1、塔里木盆地:塔里木盆地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盆地,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有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尤其是罗布泊地区,大量分布着雅丹地貌,是由风力侵蚀形成。

2、准噶尔盆地:我国第二大盆地,有额尔齐斯河,从南往北流,是我国唯一一条注入北冰洋的河流。考点:“三山夹两盆”是对新疆地形的描述,新疆北部有阿尔泰山,中间是天山,南边是昆仑山,中间有2个盆地,北边是准噶尔,南边是塔里木。天山东侧是吐鲁番盆地(中间低四周高),有我国陆地的最低点——艾丁湖,湖的海拔是-155米左右。

3、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省境内,有丰富的石油、盐、金属矿藏,故被称为“聚宝盆”。

4、四川盆地:主要位于四川和重庆境内,由于地质构造的原因,紫色砂岩不断风化沉积,形成紫色土壤,又被称为“紫色盆地”。四川盆地中有成都平原,物产丰富,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故被称为“天府之国”。

三大平原

【解析】

三大平原全部都在东部地区,自北向南依次相连。

1、东北平原: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是由三江平原(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辽河平原(主要是在辽宁、吉林也有一小部分)、松嫩平原(主要是在吉林)组成。东北平原粮食产量很高,因为其以黑土地著称,黑土是地表植被经过长期腐蚀形成腐殖质后演化形成,有机物含量高,土壤非常肥沃。

2、华北平原:我国第二大平原,比如河北、山东、安徽以及江苏北部,经常作为最大平原的干扰项出现,大家了解即可。

3、长江中下游平原:沿着长江分布,河湖密布,渔业发达,盛产稻米,故被称为“鱼米之乡”。

重要河流

【解析】

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全长6300多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世界排名第三。在我国干流流经11个(数字需要掌握)省级行政区,最终从上海(沪)注入东海。长江支流当中,流域面积最大的是嘉陵江,嘉陵江和长江的交汇处是重庆;长度最长的支流是汉江,汉江和长江的交汇处是武汉。

2、黄河:被称为我国的“母亲河”,中华民族的摇篮,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脉,全长5400多千米,是我国第二长河。黄河干流呈现“几”字形,自西向东,流经9个省级行政区,最终从山东东营注入渤海。考点: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黄河携带泥沙,大量沉积,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流到中下游时,河道变宽,水流速度变慢,河水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高于两岸,形成“地上悬河”。

湖泊

1、淡水湖:五湖四海中的“五湖”指的是江西的鄱阳湖、湖南的洞庭湖、江苏的太湖和洪泽湖、安徽的巢湖。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阳湖。

2、咸水湖:青海湖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咸水湖,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湖是位于西藏的纳木错湖。

岛屿

1、三大岛屿: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最大的是台湾岛。

2、四大群岛:舟山群岛、庙岛群岛、澎湖列岛、南海诸岛。最大的是浙江的舟山群岛。

3、三大半岛(三面环海,一面连着陆地):山东半岛、辽东半岛、雷州半岛,最大的是山东半岛。

我国的自然人文景观

五岳

1、东岳泰山:在山东的泰安,被誉为“五岳之首”。泰山顶部有石刻(五岳独尊)。

2、西岳华山:位于陕西省,都说“自古华山一条道”,比较危险。

3、北岳恒山:在山西省,是“永恒”的“恒”。

4、南岳衡山:在湖南衡阳,是“平衡”的“衡”,经常说“祝某人寿比南山”,南山就是衡山,故南山也称“寿岳(寿比南山)”。

5、中岳嵩山:在河南省,少林寺就在它的旁边。

四大佛教名山

山西的五台山、安徽的九华山、浙江的普陀山、四川的峨眉山,一般考查山名和省份的对应。

四大道教名山

不会直接出题,可能会作为佛教名山的干扰项出现,即湖北武当山、四川青城山、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

四大石窟

甘肃敦煌的莫高窟(最著名的代表是九层楼)、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甘肃天水的麦积山石窟(如考题说三大石窟,可不选此石窟)

六大古都

考试常考别称

西安:西周时期称为镐京,最著名的称号是长安

洛阳:别称洛城、洛邑、“神都”。

南京:金陵、江宁、建康,建邺、石头城、天京

开封:别称中经常带“汴”字,如汴州、汴京、汴梁。

杭州:古代最著名的别称是临安、钱塘。

北京:元代称为大都,以前还称为燕京,近代称为北平。

知识点比较多,一次记下来可能比较困难,小粉笔建议大家收藏起来没事儿就来翻翻看,潜移默化的记在脑子里,送分的题咱可不能不要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