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叶蓁这一支唯一还有一点“亮光”的是,袁克有的长子袁家兴,在父亲出走天津的那一年,只有14岁的他参加了解放军,并成长为一位优秀的优秀指战员,而他的弟弟袁家旺当时只有9岁,靠乞讨为生活下命来,得到政府的关照,成家立业,并一直照顾着自己的母亲于茹英,直到于茹英1973年去世。不知道为什么,袁克有从小并没有和自己的母亲叶蓁以及哥哥袁克捷生活在一起,1928年之前,他一直生活在河南,那里不仅有袁世凯的住宅府第,还有袁世凯的陵墓袁林。

老百姓有句俗语: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

叶蓁,袁世凯六姨太,出身大户人家,在南京城里与袁世凯次子袁克文相遇,两情相悦,本来要嫁给袁克文的,却阴差阳错嫁给了比自己大25岁的袁世凯,还为袁世凯生下二子三女。女儿的事,我们今天就不说了,只说两个儿子,袁克捷和袁克有。

袁世凯1916年去世,留下遗嘱:“儿子每人分现款一万余元,各种股票八千余股,加上每人分房二十余间,合计可得二十余万元。女儿们每人分现款七千余元,其它财产无份。母亲们各随自己的子女度日,不给钱财。”那个时候,袁克有还在叶蓁的肚子里没出生,所以没有分到钱财。这就是说,属于叶蓁一支的遗产本身就少了一份,而叶蓁这个人不太会过日子,没多长时间,就将钱花完了,随大儿子袁克捷生活,日子过得很艰难。当时,一家人的生计靠袁克捷与他的两个儿子袁家震、袁家威在街头卖冰糖葫芦维持,袁克捷的妻子也可能是因为经济困难与袁克捷离了婚。

1955年前后,叶蓁与袁克捷、袁家震、袁家威4人一起移民宁夏,来到今银川贺兰的京星农场。这时候,袁克有已经不在人世了,活了还不到40岁。我们在这里先说他。

不知道为什么,袁克有从小并没有和自己的母亲叶蓁以及哥哥袁克捷生活在一起,1928年之前,他一直生活在河南,那里不仅有袁世凯的住宅府第,还有袁世凯的陵墓袁林。但1928年之后,这些都被冯玉祥抄没,11岁的他没地方去了,就投靠了袁府先前一位叫徐东海的管家,寄居在了安阳市裴家巷72号院。


当时,徐东海的生活也不十分富裕,没办法,袁克有就在裴家巷挂了一块“袁林管理所”的牌子,以此为名义,募集一点钱维持生活。然而,这毕竟非常有限,远不够生活的开支,于是暗地里,他便变卖“袁林”的树木,企图增加一点微薄的收入,但日子过得依然十分艰难。

1934年,袁克有17岁,在徐东海的张罗料理下,他与一个叫于茹英的东北姑娘结了婚。这时候,袁克有大约想努力改变自己的生活,但在那个乱世里,他却很不幸地染上了抽大烟的恶习,接下来的日子就变得可想而知了,家里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等米下锅却没米下锅。后来,为了混口饭吃,袁克有参加了当地的民团。1949年4月安阳解放,袁克有被解放军俘获。依照当时的政策,对被俘人员进行教育、学习后,愿意参加解放军的留下;不愿参军的,发路费走人。袁克有没参加解放军,领到路费,却匆匆去了天津。


这一年,袁克有32岁,已是4个孩子的父亲:长子家兴、长女家惠、次子家旺和幼女家君。他没有给于茹英和孩子们任何消息,径直走了,以至于家人最终都不知道他是死是活。他这么做,主要是因为袁世凯的其他后人大多在天津,想要投靠他们。

在天津没多长时间,袁克有便去世了,原因有两点:一是当时袁家后人没有人能够“照顾”得了他;二是他自己并不爱惜自己,抽烟喝酒,不注意饮食,弄垮了身体,引发胃出血、食道癌等疾病。据说,他曾经很胖,但在1953年去世时,瘦得只剩下了皮包骨头,当时被停放在太平间里,没人知道他是谁。后来,袁世凯的第十五子袁克和来到医院,才确定那个去世的人就是他——袁克有。


再说袁克捷。这个人脾性很好,对母亲也非常孝顺,不爱说话,干活也踏实。到宁夏后,起初没有人知道他们的身世,日子过得也算平静,后来,被知道了,人们总爱与他们开些玩笑,有人甚至说他的母亲是“皇后娘娘”、他是“皇子”。但即便如此,农场的领导对他和家人都非常照顾,农场当时实行供给制,他的母亲不在劳力之列,他呢,表现也非常积极。

1958年下半年,袁克捷同大伙一起平田整地,中间休息时,不爱与人扎堆的他同往常一样,独自去他处休息。上工后,他没来,有人想喊他,但又有人说他好歹也算是个“皇子”,落到这步田地不容易,就别喊他了,让他多睡上一会儿。直到中午收工,他是还没有来,大伙就去找他,只见他蜷着身子躺在沟里,已去世多时了。


袁克捷的去世给了母亲叶蓁很大打击,当年,叶蓁也离开了人世,家里只剩下了袁家震和袁家威,两人年龄都不是很大,看着亲人们一个个地离去,在心理上难以承受,于1959年秋双双从京星农场出走。后来,人们听说袁家震在内蒙古磴口县放羊,袁家威在海拉尔林场当了伐木工人,但这也只是听说,至今,没有人完全掌握他们的具体行踪和生活状况。

枭雄一世的袁世凯,至少在六姨太叶蓁这一支落了个凄凄惨惨,如果当年在洞房里,叶蓁发现自己嫁的人不是袁世凯,并能将它说出来,也许现实就会成为另外的模样。人世间悲剧的真正酿成往往在于发现错了,还不去说,更别说去改了。在叶蓁这一支唯一还有一点“亮光”的是,袁克有的长子袁家兴,在父亲出走天津的那一年,只有14岁的他参加了解放军,并成长为一位优秀的优秀指战员,而他的弟弟袁家旺当时只有9岁,靠乞讨为生活下命来,得到政府的关照,成家立业,并一直照顾着自己的母亲于茹英,直到于茹英1973年去世。

哲人们说,人生其实是个过程,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个过程有好有坏、有幸福与不幸,而要在这个过程中,想摆脱前人的影子是非常艰难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叶蓁这一支能有袁家兴的“亮光”,是值得人们点赞的,因为亮着的至少是在自谋生路与自我奋斗中的价值和精神,而这只有对、没有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