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上海最近辦了個“戲曲春晚”,就在國際旅遊度假區Maxus大通音樂谷。

在這場以“戲韻中華•劇薈川沙”爲主題的“川沙之夜”戲曲晚會上,

全國最有名望的戲曲藝術家,

17個劇種曲種

23位文華表演獎得主

39位梅花獎演員

39位白玉蘭戲劇表演獎得主

3位曲藝最高獎牡丹獎得主

16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匯聚一堂。

茅善玉 馬曉暉:情景詩畫《紫竹情韻》

趙志剛 陳湜:越歌《這裏是川沙》

李佩泓:京劇《穆桂英掛帥》

吳亞玲 蔣建國:黃梅戲《天仙配》

蔡正仁 魏春榮 張軍 餘彬 周雪峯 雷玲:

崑劇《長生殿》

邢娜:淮劇《浦東人家》

晚會上,

長三角戲劇聯盟項目基地揭牌。

當天,

“川沙戲曲藝術展示中心”、

“茅善玉滬劇藝術傳習所”、

“趙氏工坊”越劇藝術工作室也同時揭牌。

以後,對戲曲感興趣的小夥伴

可以去這些固定場所打卡啦!

先去川沙戲曲藝術展示中心看看吧

“川沙戲曲藝術展示中心”位於新川路北市街,是川沙古城的核心地段。

正門是高達5米的仿古門樓建築,飛檐翹角;緊接着就是寬4.5米,高3米“照壁”。

當中是120平方的演出的場地,參觀者可在此品茶、聽戲、休憩;演出的戲曲舞臺有60平方米,極具江南民宅風格,檯面寬敞,坐在臺下任何角落,舞臺演出一覽無餘。

“川沙戲曲藝術展示中心”重點打造“滬劇展示中心”,進入“滬劇展示廳”,序廳以現代化上海城市建築剪影以及錯落有致、大小相協的曲調名稱爲設計元素,一股清新之風撲面而來!

展項設置視聽多媒體,帶來一場視聽盛宴。在這裏,通過聲、光、電演繹滬劇《雷雨》,將真實的建築模型與虛擬人物影像進行完美對接,虛與實結合,帶給參觀者以強烈的視覺對比。

“越劇展示廳”,一縷江南絲竹之音飄飄蕩蕩而來,勾勒出煙霞交翠、花雨生香的江南水色,突出了越劇細膩抒情、柔美秀美的特點。

展項以場景還原的藝術手法,再現了當年的戲臺,讓越劇各流派於此地尋根溯祖,迴歸本源。戲臺上演繹的是各流派的經典曲目,參觀者可用鼓槌擊鼓切換曲目。

步入“璀璨星空”展區,右側的羣星牆,越劇傳統曲目如璀璨繁星閃耀於浩渺的夜空,《紅樓夢》《梁祝》《西廂記》《祥林嫂》是越劇的經典。四個故事在亭臺樓閣間唱唸傳播,四種心境打破時間的限制、空間的距離,進行着彼此之間的“隔空對話”。

落戶川沙的“趙氏工坊”也出現在“戲曲藝術展示中心”,在這裏呈現大幅的劇照,輔助以立體字話語,仿若戲中人正在與戲外人對話,將故事娓娓道來,左側展示兩位藝人與趙氏工坊的藝術成就。右側設置長條劇照牆,輔助以多媒體讓參觀者瞭解更多相關信息。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